图书介绍

核生化恐怖袭击后心理效应及其应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核生化恐怖袭击后心理效应及其应对
  • 叶常青,徐卸古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5375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核武器-突发事件-心理健康-研究;生物武器-突发事件-心理健康-研究;化学武器-突发事件-心理健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核生化恐怖袭击后心理效应及其应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情景篇3

第1章 绪论3

1.1 历史回顾3

1.1.1 核生化事故性质的突发事件3

1.1.2 核生化恐怖袭击突发事件5

1.2 核生化突发事件及防护的发展趋势9

1.2.1 传统核生化威胁依然存在并有所发展9

1.2.2 核生化突发事件发生形式的新变化11

1.3 应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管理及相关法规11

1.3.1 国外几个主要国家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管理概况12

1.3.2 我国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与法规13

1.4 核生化突发事件的等级划分18

参考文献20

第2章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21

2.1 类型和特点22

2.1.1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22

2.1.2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特点25

2.2 危机管理26

2.2.1 发生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主要方式26

2.2.2 致伤范围29

2.2.3 危害后果31

2.2.4 察觉与识别37

2.3 核与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0

2.3.1 核辐射的种类及其特性40

2.3.2 辐射效应的分类及影响因素41

2.3.3 辐射的确定性效应44

2.3.4 辐射的随机性效应50

2.3.5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生物效应52

2.4 核与辐射危害的防护措施53

2.4.1 隐蔽54

2.4.2 服用稳定性碘54

2.4.3 撤离55

2.4.4 个人防护55

2.4.5 控制进出口通路55

2.4.6 临时避迁56

2.4.7 永久性重新定居56

2.4.8 消除放射性污染57

2.4.9 对食品的干预57

2.4.10 对人员的医学处理57

2.4.11 减轻核与辐射突发事件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58

2.5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心理效应实例58

2.5.1 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58

2.5.2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64

2.5.3 日本福岛核事故71

2.5.4 美国三哩岛核事故77

2.5.5 巴西137Cs失控源辐射事故84

2.5.6 河南杞县放射源“卡源”事件85

参考文献89

第3章 生物突发事件91

3.1 生物突发事件的类型与特点91

3.1.1 相关名词与概念91

3.1.2 威胁人和动物生命与健康的生物突发事件类型96

3.1.3 生物武器的特点99

3.1.4 生物战剂的分类106

3.1.5 生物武器危害及致伤范围107

3.2 危机管理109

3.2.1 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109

3.2.2 危机应对体制112

3.2.3 应对准备113

3.3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16

3.3.1 生物剂的种类116

3.3.2 生物战剂的危害117

3.4 生物武器危害的防范与防护118

3.4.1 生物武器防护和生物突发事件的应对是系统工程118

3.4.2 生物袭击的应对处置119

3.4.3 人员防护123

3.5 生物突发事件实例126

3.5.1 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攻击——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中的细菌战126

3.5.2 只用生物剂的袭击——2001年炭疽邮件事件132

3.5.3 威胁施用生物剂的袭击——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针刺事件140

3.5.4 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暴发流行143

3.5.5 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O104∶H4型大肠杆菌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暴发事件150

参考文献157

第4章 化学突发事件160

4.1 类型160

4.1.1 化学意外事故的类型与特点160

4.1.2 化学恐怖袭击事件的类型与特点160

4.2 危机管理162

4.2.1 化学恐怖袭击的致伤范围162

4.2.2 社会后果164

4.2.3 察觉与识别166

4.3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67

4.3.1 概述167

4.3.2 神经性毒剂167

4.3.3 全身中毒性毒剂171

4.3.4 糜烂性毒剂174

4.3.5 窒息性毒剂182

4.3.6 刺激性毒剂185

4.3.7 失能性毒剂188

4.3.8 剧毒鼠药191

4.3.9 有毒工业物质192

4.4 化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实例197

4.4.1 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案197

4.4.2 俄罗斯剧院人质解救事件198

4.4.3 重庆开县井喷硫化氢中毒199

4.4.4 常德市第一中学特大投毒案199

4.4.5 印度博帕尔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200

4.4.6 新安江苯酚事件200

4.4.7 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谣言201

参考文献202

应对篇207

第5章 风险沟通与危机沟通207

5.1 风险沟通207

5.1.1 概述207

5.1.2 开展风险沟通的步骤218

5.2 危机沟通224

5.2.1 危机沟通的概念224

5.2.2 危机沟通的特点225

5.2.3 危机沟通应遵循的原则227

5.3 风险沟通案例分析230

5.3.1 美国三哩岛事故230

5.3.2 英国疯牛病事件233

5.3.3 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234

参考文献236

第6章 社会心理效应干预的模式与程序239

6.1 核生化突发事件社会心理效应及干预239

6.1.1 事件心理效应的形成239

6.1.2 社会心理效应的干预241

6.2 核生化突发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的干预244

6.2.1 相关知识244

6.2.2 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实施248

参考文献253

第7章 公众社会心理影响的对策254

7.1 公众社会心理影响的预防254

7.1.1 做好专业人员的培训,提供人力资源254

7.1.2 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搞好信息服务255

7.1.3 做好各类救援人员心理影响的救助工作,保持高昂的士气256

7.2 应对灾难性事件的一般心理学方法256

7.2.1 主动、向外、释放和进取的方法257

7.2.2 抑制、退缩、被动和消极的方法257

7.3 以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干预258

7.4 灾难性突发事件后心理障碍的普查259

7.4.1 心理诊断260

7.4.2 心理测验260

7.4.3 社会心理后果261

7.5 灾难性突发事件后短期心理障碍的治疗261

7.6 灾难性突发事件后心理障碍的专业性治疗263

7.6.1 基本原则264

7.6.2 一般步骤264

7.6.3 治疗机理265

7.6.4 常用的心理疗法266

7.7 灾难初期精神卫生保健等级267

7.8 灾后心理康复268

参考文献269

第8章 幸存者和救援人员的心理救助270

8.1 心理救助的基本要求270

8.1.1 心理救助的定义270

8.1.2 心理救助的救助者和受助者270

8.1.3 实施心理救助的时间和地点271

8.1.4 心理救助的基本目标271

8.2 实施心理救助的准备工作271

8.2.1 实施心理救助的准备工作272

8.2.2 识别求助者273

8.2.3 注意文化、民族、信仰和语言的差异性273

8.2.4 关注高危人群274

8.3 心理救助者本身的注意事项275

8.3.1 救助工作前275

8.3.2 救助工作期间276

8.3.3 救助工作以后278

8.4 救助工作的要点278

8.4.1 与受助者接触279

8.4.2 建立安全与舒适的环境280

8.4.3 稳定受助者的情绪292

8.4.4 收集受助者需求的信息295

8.4.5 给予受助者实际的帮助299

8.4.6 联系社会支持系统301

8.4.7 向受助者提供应对的信息304

8.4.8 为受助者联系协助性服务机构313

参考文献315

第9章 突发灾难性事件相关的精神障碍316

9.1 概述316

9.2 个体和群体的创伤性应激反应与转归316

9.3 急性应激障碍317

9.3.1 临床表现317

9.3.2 患病率317

9.3.3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318

9.3.4 处理和预后320

9.4 创伤后应激障碍321

9.4.1 临床表现321

9.4.2 患病率321

9.4.3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322

9.4.4 处理和预后322

9.5 其他常见精神障碍323

9.5.1 焦虑障碍323

9.5.2 抑郁障碍324

9.5.3 谵妄325

9.5.4 酒精和物质滥用325

参考文献326

第10章 关注特殊人群327

10.1 老年人327

10.1.1 心理特点327

10.1.2 面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328

10.1.3 干预策略332

10.2 妇女333

10.2.1 在妊娠期、更年期的心理特点334

10.2.2 面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336

10.2.3 干预策略336

10.3 儿童338

10.3.1 面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338

10.3.2 干预策略340

10.4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42

10.4.1 心理特点342

10.4.2 面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343

10.4.3 干预策略345

10.5 心境障碍患者347

10.5.1 心理特点347

10.5.2 面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348

10.5.3 干预策略349

10.6 神经症患者351

10.6.1 心理特点351

10.6.2 面对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352

10.6.3 干预策略353

10.7 应急救援人员354

10.7.1 心理压力的来源354

10.7.2 心理压力的表现355

10.7.3 干预策略356

10.8 政府责任人员358

10.8.1 心理压力的来源358

10.8.2 心理压力的表现360

10.8.3 核生化突发事件的影响360

10.8.4 干预策略360

参考文献361

附录 量表365

量表1:症状自评量表(SCL-90)365

量表2: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368

量表3: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370

量表4:生活事件量表(LES)370

量表5:资源留存调查表(COR)373

参考文献374

编后记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