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竹溪古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竹溪古韵
  • 东莞市厚街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世界图书广东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746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乡镇-文化史-东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竹溪古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源远流长传古风1

第一节 婚娶3

一、求婚3

二、纳采3

三、大聘3

四、上头4

五、婚礼4

六、上阁4

七、送妆5

八、出嫁5

九、哭新娘6

十、安大名9

十一、安床9

十二、迎亲10

十三、进门跨火炉11

十四、“揭头帕”11

十五、“拜堂”12

十六、“敬茶”12

十七、宴宾客12

十八、“交杯酒”13

十九、“闹洞房”13

二十、担“安乐担”14

二十一、“返面”(回门)14

第二节 丧葬14

一、开丧哭丧14

二、报丧15

三、戴孝15

四、请喃呒佬15

五、择地16

六、买水和开路16

七、入棺和祭奠16

八、出殡17

九、辞柩和下葬18

十、招魂18

十一、过七18

第三节 人生礼仪19

一、出生礼仪19

二、开灯20

三、脱键21

四、卖懒21

五、学生新入学行拜孔子礼21

六、寿礼22

第四节 岁时节日23

一、春节23

二、饮灯酒25

三、元宵节26

四、清明节26

五、端午节27

六、七夕27

七、盂兰节28

八、中秋七29

九、重阳节31

十、做冬31

十一、灶君诞31

十二、团年和除夕32

第五节 分家32

第六节 新屋入伙33

第七节 游春色33

第八节 舞龙船35

第九节 唱“歌书”37

第十节 舞狮麟37

第十一节 看社戏38

第十二节 抢炮头39

第十三节 游神40

第十四节 喊童年41

第十五节 茶楼旧韵42

第二章 岁月沧桑话古建45

第一节 桥涵码头47

一、通济桥47

二、镇鳌桥47

三、庆升桥47

四、厚街鳌台码头48

第二节 坛庙48

一、社坛和神祗48

二、祗园庵50

三、宝屯村观音庙50

四、白濠村天后庙51

五、沙塘村天后宫51

六、河田村天后宫52

七、双岗村天后古庙52

八、下汴村天后古庙52

九、宝塘村康王庙53

十、宝塘村三界庙53

十一、白濠村康王帅府庙54

十二、溪头村华光古庙54

十三、涌口村侯王庙55

第三节 祠堂55

一、祠堂建筑56

二、河田村方氏宗祠59

三、河田村郡驸公祠60

四、桥头村节度陈公祠61

五、桥头村通政陈公祠62

六、桥头村宁宇公祠62

七、桥头村南园公祠62

八、河田村秋成公祠63

九、河田村万捌公祠63

十、厚街村述良余公祠64

十一、厚街村觉迟公祠64

十二、厚街村慕庄公祠64

十三、珊美村陈氏宗祠65

十四、珊美村岐山公祠65

十五、三屯村尹氏宗祠65

十六、陈屋村陈氏宗祠66

十七、赤岭村敬斋公祠66

十八、赤岭村叶氏宗祠66

十九、河田村儒宾方公祠67

二十、河田村守拙公祠67

二十一、汀山村衡台公祠67

二十二、汀山村省吾方公祠68

二十三、环冈村鉴观公祠68

二十四、大迳村天培李公祠68

二十五、新围村戴氏宗祠69

二十六、新塘村耕读公祠69

二十七、新塘村周达刘公祠69

二十八、涌口村季亨王公祠70

二十九、涌口村菊塘公祠70

三十、涌口村平康公祠70

三十一、双岗村草亭陈公祠71

三十二、双岗村上环林氏宗祠71

三十三、双岗村浩舟公祠71

三十四、双岗村李氏宗祠72

三十五、双岗村前埜公祠72

三十六、双岗村下环林氏宗祠72

三十七、双岗村詹氏宗祠73

三十八、双岗村万氏宗祠73

三十九、溪头村隐斋公祠73

四十、沙塘村乐山叶公祠74

四十一、宝塘村显宗方公祠74

第四节 书院家塾77

一、鳌台书院77

二、竹溪社学78

三、赤岭村董轩家塾78

四、寮厦村绚臣家塾79

五、三屯村少菴家塾79

六、三屯村玉虚家塾79

七、新塘道南书室80

第五节 亭台楼阁80

一、河田村南村坊门楼80

二、厚街村乡贤亭81

三、沙塘村斗楼81

四、宝塘村方咱发碉楼81

五、桥头村守约楼(碉楼)82

第六节 宅第民居82

一、河田村木本堂83

二、普通民居83

三、彳亍巷84

四、水围85

第七节 古墓葬86

一、尚书坟86

二、牛牯坟86

三、张家玉墓86

第八节 古井87

第三章 经磨历劫看古迹89

第一节 海月岩91

一、海月风帆的故事91

二、海月古庙91

三、海月岩摩崖石刻92

第二节 神仙水92

一、神仙水传说93

二、仙泉观和纯阳宝殿93

三、神仙水摩崖石刻94

第三节 水口山95

一、大善古庙的传说96

二、“喝龙泉”摩崖石刻96

第四节 匾额97

一、“鹿鸣重宴”“凤诏加封”97

二、“黄门青琐”“金马玉堂”97

三、“五马都宪”97

第五节 楹联112

第六节 碑刻116

一、鳌台书院石匾116

二、陈氏宗祠重修碑记116

三、鉴观公祠碑文记117

四、昌荫堂建祠碑记118

五、重修天后宫并乡公所合碑序119

第七节 名人墨迹120

一、陈琏墨迹120

二、王知谦墨迹122

三、王孔雅墨迹122

四、王懿墨迹123

五、王澍墨迹123

六、王槐墨迹123

七、王瓒墨迹124

八、王应遇墨迹124

九、王峙衡墨迹124

十、王元德墨迹125

第四章 卷帙浩繁留古籍127

第一节 《琴轩集》129

第二节 《梧山集》131

第三节 《陈献孟遗诗》134

第四节 《鳌台王氏族谱》135

第五节 《桥东陈氏重修族谱》137

第六节 《春晖草堂诗集》138

第七节 《开平县志》〔康熙〕141

第五章 千古传诵忆古人147

第一节 厚街王姓始祖王泰149

第二节 礼部侍郎陈琏149

第三节 宝庆府知府王恪150

第四节 户部尚书王缜151

第五节 为民请命尹燧祈152

第六节 忠烈冠世陈象明152

第七节 铜头将军陈焕生153

第八节 爱民如子王汝梅153

第九节 礼部主事王应遇153

第十节 廉洁参将方镜154

第十一节 政声卓著陈玉成154

第十二节 热心公益王铎声155

第十三节 中将部长方学芬155

第十四节 百战将军王作尧155

第六章 薪火相传说古遗181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183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84

一、莞草编织技艺185

二、舞木龙187

三、厚街腊肠制作技艺189

四、海月风帆的传说189

五、厚街濑粉制作技艺190

六、厚街什锦菜头制作技艺191

七、厚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名录192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3

第三节 厚街传统美食194

一、厚街腊肠194

二、厚街什锦菜头194

三、厚街濑粉194

四、厚街云肉194

五、厚街蛋卷195

六、粉果195

第七章 脍炙人口听故事197

第一节 郡驸公祠和赵郡主199

第二节 牌楼的故事200

第三节 禅院追鸾200

第四节 祈神驱疫201

第五节 巧对上联201

第六节 应联成佳婿202

第七节 牛牯坟的传说202

第八节 陈琏轶事202

第九节 陈年柏轶闻203

第十节 桥头旱龙的传说203

第十一节 双岗村万氏祠堂皇马褂的传说204

第十二节 厚街名医八太的故事205

第十三节 一代拳师王老佐的传说205

第八章 低吟浅唱诵古文209

第一节 谱序211

一、厚街《鳌台王氏族谱》旧谱序211

二、重印《鳌台王氏族谱》序211

三、重修桥东族谱总序212

四、河田方氏族谱213

第二节 历代诗选214

一、明代诗选214

二、清代诗选225

三、中华民国时期诗选231

四、外籍诗人咏竹溪232

五、鳌台八景诗233

第三节 散文236

一、稼穑亭记&钱录236

二、菊堂记236

三、嘉禾亭记&陈琏237

四、翠筠轩前记237

五、春晖堂记237

六、梧山公政绩记&张孚敬238

七、鳌台记&王德宾239

八、鳌台书院记239

九、萃和墟记240

十、大宗祠堂记240

十一、崇慕堂记&陆铨241

十二、浣香亭记&李参掞242

十三、三游龙潭记&王如龙242

第四节 辨243

一、瘴辨(桂林稿)&陈琏243

二、《桂林志》辨疑三事&陈琏244

三、龙溪辨&陈琏245

第九章 嘉言懿行记古训247

第一节 王氏家规249

第二节 文学远生陈公家训252

第三节 方氏族规253

第四节 李氏祖训、家训259

一、祖训259

二、家训259

第五节 叶氏家训263

一、奉孝敬先263

二、事孝椿萱263

三、和洽兄弟263

四、睦宗亲族263

五、和乡睦里263

六、教育子弟263

七、鼓吹休明263

八、戒染恶习264

九、谨慎婚嫁264

十、国课早输264

第六节 卢氏家训264

第七节 刘氏家训266

一、孝子当重266

二、祠墓当展266

三、宗族当睦266

四、国课当完267

五、心术当正267

六、职业当勤267

七、恶习当戒267

八、争讼当上267

九、戚里当厚267

第八节 尹氏家训268

第九节 林氏家规268

第十节 黄氏家训269

第十章 农耕文明看古物271

第一节 生活用具273

第二节 农耕用具279

第三节 莞草编织工具281

第四节 渔具283

第五节 加工工具284

第六节 灯具285

一、明代及明代以前灯具285

二、清代灯具286

三、民国灯具287

第十一章 字字珠玑道古谚289

第一节 农谚291

一、看云预测晴雨291

二、看雾、霞、虹预测晴雨291

三、看日、月、预测晴雨291

四、看风、雷预测晴雨291

五、看物象预测晴雨291

第二节 歇后语292

第三节 趣味厚街话294

第四节 厚街“盲佬话”296

第五节 童歌297

第十二章 色彩斑斓展古装303

第一节 百岁牌305

第二节 木屐306

第三节 客家服饰306

第四节 凉帽308

第五节 广府传统服饰309

第六节 疍家服饰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