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入学新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入学新诠
  • 韩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6985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入学新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1

一 当代世界哲学的“身体”转向1

二 儒家身体观的主流形态:身心一体、心为主宰9

三 身心合一前提下的修身之道17

第二章 儒家蒙学教育——儒学社会化的基本途径28

一 儒家蒙学教育28

二 儒家蒙学教育的实践32

三 《弟子规》所体现的儒家伦理道德教育36

第三章 儒经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43

一 什么是经典?43

二 儒经与学统44

三 儒经与核心价值47

四 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51

五 儒经与中国文化的复兴56

第四章 孔子儒家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建60

一 精神、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家园60

二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63

三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71

四 儒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轴心76

第五章 儒家中国道、教、政视野下的政教关系问题79

一 “政教关系”的一般理论79

二 中国道、教、政视野下的政教关系问题81

三 中国历史上政教关系的主要特征93

第六章 道统的失落与官本位之兴盛——基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思考97

一 从官天下到官本位98

二 道统、学统与政统、治统100

三 士人政府及其制度安排104

四 中国官本位何以能够大行其道108

第七章 重建中国式的道统与政统关系111

一 道与政合一112

二 道与政的二分互动115

三 道统与政统的失落与重建122

第八章 寓治于教——儒家教化与社会治理125

一 概念和问题125

二 从“政教关系”说起127

三 儒家教化对政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130

四 儒家教化的三维展开133

五 儒家教化与社会治理的多维结构146

六 儒家寓治于教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意义153

第九章 以儒为主,多元整合156

一 儒家是“文教”吗?156

二 儒家是否“宗教”?161

三 以儒为主,多元整合167

第十章 儒学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重建170

一 主体性与中国文化主体性重建170

二 多元文明与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重建173

三 多元思想与儒学的主体性重构177

四 儒者道德主体性的重塑181

第十一章 王权主义覆盖下的儒学、国学187

一 王权主义的理论来源与现实动因187

二 王权主义的基本观点与主要特征189

三 王权主义覆盖下的儒学191

四 对《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的质疑198

第十二章 古代王权政治与儒家的批判传统202

一 儒家与专制问题202

二 先秦儒家的批判精神207

三 秦汉政治文化整合与儒家限制王权的努力211

四 东汉儒家的异端积极地进行思想批判217

五 东汉儒家的隐者消极地反抗王权专制221

六 隋唐宋明儒家高扬道统,进行社会、政治和文化批判223

七 明清儒者反政治专制和思想专制,进行社会批判233

第十三章 社会儒学——儒学的现代转型与复兴之路246

一 明清以来儒学的衰颓与遭遇246

二 现代新儒家对儒学的现代化转换及其局限250

三 儒学传统的三元和合结构254

四 社会儒学的意蕴与展开263

五 儒学的现代转换与复兴之路284

第十四章 儒家天地人一体观与生态文明291

一 天地人一体,以人为主体291

二 天地人一体:儒家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308

三 天地人一体观的生态文明意义313

第十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学与中国文化整合317

一 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带来的问题317

二 文化整合与主体性确立322

三 儒学与中国文化整合3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