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 第2版
  • 高小方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4461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语言学-目录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1

第一讲 书目的利用3

一、目录是什么3

二、利用十类目录6

(一)历代艺文志(经籍志)7

(二)各地艺文志(经籍志)10

(三)学科目录12

(四)基础书目15

(五)提要目录16

(六)辨伪书目20

(七)全国新书目21

(八)版本书目22

(九)馆藏目录26

(十)一人著述考27

第二讲 丛书举要29

一、什么是丛书29

二、丛书的源流29

三、丛书的总量、功用及其检索30

四、丛书的分类及举要30

(一)丛书的分类30

(二)丛书举要32

1.举要32

2.搜异34

3.景旧36

4.辑佚37

5.精校37

6.汇总38

7.应用40

8.专代41

9.专地42

10.专人43

11.专学43

五、结束语51

第三讲 语音学史料53

一、韵书源流53

(一)韵书之始——《声类》53

(二)《切韵》系韵书55

(三)“诗韵”69

(四)诗韵系列书73

(五)词韵系列书74

(六)训蒙正音系列书77

(七)曲韵专书80

二、古音学史料92

(一)古音学史概说92

(二)“古音学”人表95

(三)古音学要籍一览97

三、等韵学史料108

(一)导言108

(二)等韵学史料一览110

第四讲 词汇学史料121

一、《尔雅》研究史料121

(一)总论123

(二)考订文字123

(三)辑佚125

(五)注疏126

(四)音训126

(六)补正郭注邢疏127

(七)考释名物129

(八)释例130

二、雅学系列书131

(一)《小尔雅》131

(二)《广雅》134

(三)《埤雅》138

(四)《尔雅翼》139

(五)《骈雅》139

(六)《通雅》140

(七)《别雅》142

(八)《拾雅》142

(九)《比雅》143

(十)《叠雅》144

(十一)《毛雅》144

(十二)《说雅》145

(十三)《选雅》145

(十四)《郑雅》145

三、一般词汇学史料146

(一)通论类146

(二)专史类147

(三)词典类147

1.综合类147

2.语词类148

3.骈字类149

4.成语典故类149

6.专书词典类150

5.词藻汇辑类150

(四)断代专书研究类151

第五讲 语源学史料152

一、导言152

二、《释名》及有关研究资料154

(一)总论156

(二)补正156

(三)校勘、疏证157

(四)辑佚157

(五)释例158

三、《释名》系列书158

四、《释名》以外的语源学史料158

第六讲 方言学史料163

一、导言163

二、《方言》,郭注及其版本165

三、有关《方言》的研究资料167

(一)总论167

(二)校释167

(三)辑佚169

四、续补《方言》的书169

五、记述方音的书171

(一)韵书、韵图之属171

1.北方方音171

2.南方方音171

(二)音韵学论著之属173

(三)笔记之属173

(四)地方志之属174

(五)方音研究专著之属174

六、考证方言俗语的书175

(一)考证某一地区或某一地点的方言俗语的175

(二)专证某一部书或某一类作品中的方言俗语的181

(三)考证一般性的方言俗语的184

【附录】190

1.丛书190

2.书目191

3.海外资料192

第七讲 注释学史料193

一、古代注释学简史193

二、近现代注释学的新特点197

三、今后的任务198

第八讲 语法学史料200

一、有关语法学史的研究资料一览200

二、《马氏文通》以前的汉语语法研究资料202

(一)借鉴草创期(1898~1936)204

三、《马氏文通》出版后的汉语语法研究资料204

(二)探索成长期(1936~1949)205

(三)批判建设期(1949~1976)207

(四)融合发展期(1976~ )209

【附】语法专题研究资料211

1.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资料211

2.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资料212

3.汉语方言语法研究资料214

4.汉语虚词研究资料215

5.句读研究资料219

第九讲 修辞学史料221

一、汉语修辞学史的分期221

二、修辞学书目222

三、修辞学人表(略)243

(一)总论244

一、古文字学史料244

第十讲 文字学史料244

(二)分论245

1.甲骨文研究245

2.金文研究249

3.简帛文字研究252

4.玉石文字研究252

5.古玺文字研究252

6.古陶文字研究253

7.货币文字研究253

二、说文学史料253

(一)总论253

(三)校释254

(四)段注254

(二)版本254

(五)释例255

(六)札记(订补)255

(七)六书 总述256

(八)六书分述256

1.象形256

2.指事256

3.会意256

4.形声256

5.转注257

6.假借257

(九)声韵257

(十)部首257

(十四)字体258

(十三)重文258

(十二)引书258

(十一)检字258

(十五)逸字259

(十六)新附字259

(十七)论著序跋评259

(十八)许慎事迹259

(十九)其他260

三、现代汉字学史料260

(一)关于字形260

(二)关于字音260

(五)关于字量261

(六)关于汉字教学法261

(四)关于字序和中文信息处理261

(三)关于字义261

(七)关于现代汉字学理论262

(八)关于文字改革运动262

1.汉语拼音运动262

2.汉字简化运动263

(九)关于汉字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演变264

四、一般汉字学史料264

(一)通论类264

(二)专史类265

(三)字典类及其附类265

1.字典类265

2.附类267

(一)什么是类书270

(二)类书的源流类别270

第十一讲 类书中的语言文字学史料270

一、类书概说270

(三)类书的功用和弊病271

(四)常用类书一览表271

二、分论:《古今图书集成》中的语言文字学史料273

(一)《古今图书集成》的总体结构273

(二)“经籍典”、“字学典”的部目273

(三)“字学典”所含史料目举要275

【附】类书索引276

第十二讲 历代笔记中的语言文字学史料277

一、导言277

二、历代有关的重要笔记279

一、导言291

二、蒙学书分类举要291

第十三讲 语文教育史料291

(一)字书字学类293

(二)蒙求常识类294

(三)格言警句类296

(四)诗文选本类296

(五)经典导读类297

(六)其他类297

1.故事类297

2.类书类297

3.丛书类298

4.教学法、条规类299

第十四讲 语文研究方法史料300

人名索引308

著作索引328

主要参考文献362

后记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