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名家名作宝库 6 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张之洞卷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松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ISBN:720405471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名家名作宝库 6 李鸿章、左宗棠、胡林翼、张之洞卷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家书篇3
禀父母 不义之财,不取为是3
致三弟 读经之道贵以精3
李鸿章3
谕侄 读书之法,不以考试论得失4
禀姑母 述为可荒废学业4
致弟 论书法之道(二)5
致瀚章兄 身心健康的“药方”——“涵吟”读书法5
致弟 论书法之道(一)5
致三弟 文以气盛、读以畅快6
禀父 述世代家教贵在读书6
致三弟 劝勤俭7
致三弟 述修足7
致弟 述兄弟团结、耀祖光宗8
谕侄 嘱读《史记》读贵专一8
致弟 论为学之道:读贵持之以恒9
致鹤章弟 论“小学”之道9
致鹤章弟 论书法技巧10
谕文儿 论思想与文法11
谕玉侄 东西方伦理之比较12
禀母 不背庭训而稍涉浮华13
禀母 述师从名师14
寄弟 文墨能定人生夭寿14
禀母 述远游不忘报寸草春晖15
禀母 述中举榜15
寄弟 述初入幕府勿忘孝道16
致瀚章兄 论书法——派系风格16
致季弟 论医理、断症候17
致昭庆弟 论书法技艺17
致鹤章弟 论病后调养18
谕文儿 有志为官者,不可仗势欺人18
致鹤章 谈读经之诀窍19
致四弟 谈集体开饭的好处19
寄瀚章 述手足之情19
禀母 述游子之心20
禀母 西山之游寄情怀20
禀母 流连山水之间21
致季弟 述文社吟诗21
寄四弟 论学识精进之理22
禀母 述挂榜“编修”、安身幕府22
谕玉侄 论身病与心病23
致瀚章兄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23
谕文儿 论读书之境界24
禀母亲 述“苏浙之战”及“洋枪队”华尔毙命24
寄昭庆弟 述陈玉成被俘就义25
禀母亲 述法酋卜罗德毙命25
禀母亲 述去戎转理外交26
寄昭庆弟 述太平军金陵突围26
致昭庆弟 述战事、询亲情27
禀母亲 叙“云南事变”27
禀母亲 述戮杀降将28
寄昭庆弟 叙“天京合围”29
致昭庆弟 述“常州之捷”30
致昭庆弟 述陈学启之死30
禀母亲 叙“天京沦陷”及血洗太平军31
致昭庆弟 述太平军余波32
禀母亲 叙太平军残部亡走始末32
禀母亲 述僧格林沁亡毙33
禀母亲 叙“剿捻”布防33
致瀚章兄 突围有感34
禀母亲 述任“剿捻”钦差35
致昭庆弟 叙太平军余波覆亡35
致二叔 论官场关系网36
禀母亲 述“剿捻”轶事36
禀母亲 述官场升迁贬黜37
致镜蓉、琼芝及静芳 渴望结束战争,重享天伦之乐37
致鹤章 论言官之坏事38
致瀚章 述“剿捻”始末38
致鹤章弟 论恩德有报39
致瀚章兄 述恻隐之情40
致四弟 论养生之十六大忌40
予玉侄 论却病延年之道42
致鹤章弟 论强身养生去邪之道43
致瀚章兄 论治失眠,兼言外交需习西文44
致四弟 论孝敬老母之常伦45
谕文兄 论国文有成后应立即学西文46
致鹤章弟 论孝道、行功之道及学西文之要46
致鹤章弟 保身即是孝47
寄昭庆弟 论济民之道不可违于法47
致鹤章弟 论为边地人民办教育之必要,并附奏折48
致昭庆弟 论兴建铁路之益利,并附奏折50
致瀚章 谈刘铭传剿捻军经过52
禀母亲 谈剿捻形势52
禀母亲 谈因捻军进犯而震动京师及调兵遣将的经过53
致瀚章 谈与捻军作战之局势53
致瀚章鹤章 谈平定捻军的情况54
禀母亲 汇报肃清陕西回民义军的情况55
禀母亲 言因匪乱与外国人发生的争端之事55
禀母亲 禀报曾国藩、自己和兄瀚章改任的原因56
致鹤章 谈近况风尘劳碌,勉弟侍母训子56
致鹤章 谈回人义军首领马化隆之死及其教徒之瓦解57
致鹤章 谈滇案审判的前后经过及烟台条约的签订58
致鹤章 哀悼老师曾国藩之不治身亡58
禀母亲 述与英方谈判修筑铁路之事59
示文儿 论思教育,提倡学习现代文明60
寄季弟 论国内译界现状,言办外国语言馆之重要性61
寄鹤章弟 论治黄河水害之大计63
友人同僚篇70
致曾国荃 对竞争者表谦逊70
致潘鼎新 谈编练淮军事70
复陈子奉观察 发受人弹劾之牢骚71
致曾国藩 对曾之举荐与提携表示感谢71
致友人书 受命剿捻而心有所虑72
上曾相 谈与曾国藩对调问题72
致马新贻 意欲退职归隐、种田钓鱼73
复朱文香学使 论庸人不知国情73
复孙竹堂观察 论京官不识外事,偏又喜谈外事73
上奏清庭折 论列强之侵略本质74
复刘秉章 为谈洋务辩74
复黎庶昌 中日两国官制之比较75
复袁世凯 谈坚决不退休75
致吴永 自论终身政绩76
致吴永 论官场之“挺经”76
致毛鸿宾 言自己无缺可补,暂系国藩戎幕77
致毛鸿宾 述江浙战事78
致刘于浔 述江苏战事78
致何廉舫 谈江西军事79
咨文批札篇80
李鸿章擢余思敏尽先补拔把总批札80
李鸿章擢余思敏以守备尽先选用批札80
李鸿章擢余思敏以游击实用批札81
李鸿章命都司王本长停止领米批札82
李鸿章擢守备王本长以都司补用批札82
李鸿章致王本长以游击尽先补用札83
李鸿章擢王本长以参将补用并赏加副将衔批札84
李鸿章奉上谕王本长以副将留省补用札84
李鸿章擢谢魁元以都司赏加游击衔批札85
李鸿章奉上谕赏余思敏三品封典札85
李鸿章擢余思敏补用副将加总兵衔批札86
致霖儿 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89
左宗棠家书89
致癸叟 论丈夫之阳刚之气及夫妻之道90
致孝威(庚申正月三十日) 论少年气质兼论“志患不立、尤患不坚”92
致孝威(二月廿四日) 嘱大一岁,须立一岁志气94
致霖儿(四月初三日宿松大营) 言官军战败,自己欲回乡暂居95
致霖儿(廿九日晨刻) 述归途受阻95
致孝威(九月初四日章门营次) 述王师处处战败,自己挺身任事,国家大事不敢推诿等96
致霖儿(十月廿三日景德镇行营) 述军营诸事97
致阿霖(十一月初九日) 述江浙战事98
致霖儿(腊月十一夜三庚) 谈军务及部将99
致孝威(辛酉正月二日四更梅源桥行营) 言不必徒然揣摸时尚腔调100
致阿霖(二月三日) 言人情世故有真学问、真经济101
致孝威(三月初六日) 述江西之征伐102
致孝威(三月二十日乐平营次) 述与太平军侍王李世贤之战及其爱将之死104
致孝威(三月廿九日德兴大营) 述与太平军三王之战105
致孝威(四月十五日广信营次) 述皖省战事106
致孝威(五月十二夜景镇大营) 论不必学时俗子弟专在外面作功夫等106
致筠心(五月十三日) 谈教育媳妇应在初来之时108
致筠心 言为润儿聘妇事109
致霖儿(六月二十三夜) 讲教诲新婚妻及家用诸事109
致孝威(六月二十五日) 述为部将死而哀伤111
致孝威 论敌方善战之将111
致孝威(七月十五夜) 谈兵灾112
致孝威(七月二十一日婺源军中) 论“读书在穷理,作事须有恒”及围剿太平军形势113
致孝威(八月十四夜) 谈名儒辈出的朱熹故乡仍是风流未歇,但其地民风之弱,不能保卫自己的家乡115
致孝威(八月二十三夜子亥) 言欲立战功,以报君恩116
致霖儿(九月初三广信大营) 述大局有所转变并教儿子写字藏拙之法117
致孝威(十月初十日广信) 谈请教书先生之费用119
致霖儿(十月二十三日) 论做好子弟119
致霖儿(腊月初一日) 谈浙江战事121
致孝威(十一月初五信州军营) 言军饷不足121
致孝威(壬岁正月五日婺源江口行营) 言自己可能被委为浙江巡抚122
致霖儿(二月六日浙江开化县马金街行营) 谈自己已任浙江巡抚123
致孝威(三月初二日浙江常山县水南营次) 论浙江战事123
致孝威(五月十二日衢州灵溪行营) 论不足以科名为重125
致孝威(六月二十四日夜云溪营中) 嘱做一个好秀才126
致霖儿(八月初九夜龙游县谭石望行营) 诚成才之境遇以清苦淡泊为妙126
致阿霖(闰月十七日) 言少年登科未必是好事128
致孝威(闰八月二十一日) 论古人以早慧早达为嫌,兼及少年行为礼节129
致阿霖(九月十日龙游城西书) 劝孩儿不必学名士气、公子气一派131
致孝威(十月二十三夜龙游城外行营) 不交结淫朋逸友,不读《红楼梦》132
致霖儿(十二月初四日) 学问不日进,则日退134
致霖儿(癸亥正月六日龙游城外大营) 论书生气不可少135
致孝威(正月初七日馀杭拱溪头大营) 谈大局未定,不必移家赴任136
致孝威(正月十七日) 谈处置俘虏137
致孝威(三月十九日严州大营) 劝衣勿求华,食勿求美138
致孝威(正月三日) 天下事不难办,难的是无人才139
致霖儿(九月初三日严州城外大营) 嘉部卒之忠勇140
致孝威(七月十五日) 谈经理族中诸事140
致霖儿 建议女儿归湘142
致孝威(九月二十九日严州军次) 山中读书乐趣无穷142
致阿霖(十月初九日严州营次) 谈浙皖战事兼问亲戚亲事143
致孝威(十一月初二日富阳大营) 述浙江战事并问孝宽亲事143
致霖儿 述百姓之盼望和平144
致孝威(腊五夜富阳大营) 述余杭之胜144
致霖儿(甲子正月十八日馀杭城外大营) 述谋剿太平军李世贤部145
致孝威(三月初一日馀杭行营) 述攻克杭州、余杭146
致霖儿 谈在杭州的住宅146
致孝威(五月三日杭州节署) 谈家用经济及土木事147
致孝威(六月初十日杭州) 谈外祖母丧事兼嘱读书不可荒废148
致霖儿(七月廿三日杭州) 谈亲戚往来盘川用度149
致筠心(七月廿三日杭州) 谈儿子来营探望事150
致霖儿(八月初六夜杭州) 为孙起名兼论读书致用150
致孝威(八月十七日) 谈浙江大胜,东南胜局已定152
致孝威(十月二十九日富阳舟中) 嘱戒浅浮并阐述对八股文之独见153
致孝威(乙丑正月初一日延平行营) 言福泽之不久长,后代须自立自强155
致孝威(正月二十八日) 儿辈不必仰仗父功,以免流入纨绔一类156
致孝威(三月十三日延平大营) 谈应酬须留心检点,并论写信的礼节157
致孝宽(五月二十一日漳州行营) 谈闽省战事158
致孝威(闰月初七日漳州大营) 为人要尊师尊长,多与端人正士往来159
致孝威(七月初一日漳州大营) 论子弟要勤苦力学160
致孝威(八月十六日漳州大营) 乱世之秋,路途宜小心162
致孝威(八月二十五日漳州) 述广东战争163
致孝威(新正二日) 述粤东之大捷163
致孝威(新正二日) 谈东南大局已定,意欲班师回闽164
致孝威(二月十四日兴化府懈书) 催家人赴闽团聚165
致孝威 言江闽要冲崇安沦陷165
致孝威(三月十四日夜) 言道路已清,家人速来省亲166
致孝威(二月二十五日) 言因匪患,母子暂缓行期166
致孝威 谈送信之事167
致孝威(十月十九日) 谈途中诸事168
致孝威(二十七日) 谈年节对家人部卒的赏赐及用人之不易168
复景桥兄书(十二月十一夜王家渡舟次) 论屯垦169
致筠心 谈兵灾天祸171
致孝威(五月初七日樊城营次) 论读书增见识,做事长阅历171
致孝威(六月十三日行营) 论剿捻并附告示173
致孝威(戊辰正月二十五日获鹿行营) 嘱孝威应以孝为重不宜参加会试174
致孝威(二月二十五日) 嘱返乡不必乘船兼谈戎马之劳175
致孝威(三月初一夜正定行次) 年青学浅者以少开口莫高兴为主176
致孝威(三月二十八日大名行营) 谈家中买药之事176
致孝威(四月十八日吴桥行次) 劝儿别发落第牢骚177
致孝威(闰四月十四日连镇行营) 嘱待同乡落第之书生要妥善对待178
致孝威(四月十九日连镇大营) 谈山东、直隶战事及家用银钱诸事179
致孝威(五月初八日连镇行营) 谈开支180
致孝威(五月二十七日) 严责其子以世俗科目为荣且与下流不若己之人为伍181
致孝威(十一月廿二夜) 谈西北战事182
致孝威(己已二月初四日咸阳行营) 叙其陕西督兵事183
致孝威(四月廿四日乾州行营) 谈陕西战事184
致孝威(腊月十六日平凉大营) 论饮食宜淡泊,衣冠宜朴洁及恤民行善诸事187
致孝威(腊月十七日辰刻又书) 论读书人变为商人之害处189
致威、宽、勋、同(三月十二日平凉大营) 论祖坟风水及丧葬诸事190
致孝威(三月十二夜四鼓书) 谈托人捎回墓志193
致孝威(六月十六日) 谈选墓址及祭文193
致孝威(七月初二日平凉大营) 告家中丧事之礼仪、交际及墓地之选择194
致孝威(闰月十六夜) 再告家中丧事及家事之安排195
致孝威(腊月十三夜) 谈墓铭及亲友之安抚197
致孝威(辛未正月三十日平凉大营) 论夫人之贤兼论西北边患198
致孝威(壬申二十月一日) 论养口体不如养心志199
致孝威(二月二十七日) 嘱行程诸事200
致孝威(三月初十日) 悲丁侄之逝及侄媳之殉节并谈曾国藩之死201
致孝威(四月四日) 谈养病及用药等202
致孝威(五月十二夜安定大营) 论与人相交,居心宜直203
致孝威(五月十七日) 论世俗骨肉一经分居便如路人,各私其妻子205
致孝宽、勋、同(六月十四日安定大营) 谈丧葬及家奠礼仪等206
致威、宽、勋、同(十月二十七日) 谈立祠修族谱事207
致威、宽、勋、同(十一月二十二夜) 叙青海战事兼谈身前身后名209
致孝威(十一月二十三日晨续论) 谈碑刻及拓片等213
致孝威、宽、勋、同(小除夕兰州节署) 论器忌盆满,功名忌太盛214
致孝威(癸酉二月朔兰州节署) 论保养延年诸要方215
致孝威(四月二十五日) 谈体质、养病及进补之道217
致孝威(五月二十二夜) 谈给家中捎药事219
致孝威(四月二十八日) 告派亲兵飞马送人参回乡事220
致孝威(六月十五日兰州节署) 嘱养病要恒、用药宜和之道221
致威儿(闰月二十一是兰州) 论对症下药221
致宽、勋、同(乙亥四月十七日) 论丧葬之礼,葬应慎重其事,丧应克尽其礼222
致孝宽(四月二十六夜兰州) 言风水不必周全,兼谈新疆局势223
致孝宽(丙子五月初六日酒泉营次) 重申葬事宜简,述平生之怀,兼谈治家经济之道224
致孝威(七月初九日酒泉营次) 论功名226
致勋、同(丁丑五月初四夜肃州) 嘱勿仓促远行,论读书旨在明理而非科名227
致勋、同(戊寅二月三十日) 言丧事宜慎,兼嘱后嗣抚育之道228
致勋、同 再嘱丧葬之礼宜薄宜简229
致孝宽(十月朔日) 谈造屋改向之理230
致勋、同(腊月十九日) 细析大小家务,并规划告老之后的生活231
致勋、同(己卯正月八日) 哀悼老友之新亡,叮咛后辈之惜生233
致宽、勋、同(正月二十九日) 叹朋旧之凋零,并经济后人之生计234
致宽、勋、同(二月十七日) 谈刘克翁之丧,嘱儿子以相应礼节赴吊235
致宽、勋、同(闰三月二十四日酒泉营次) 论“人生须有结局,不能不早为之所”及自己的墓地风水等237
致宽、勋、同(四月二十一日肃州营次) 谈家事家务及各逝世亲戚之表礼239
致宽、勋、同(六月二十二日) 烦家族亲友之纷纷投靠240
致宽、勋、同(七月二十六日酒泉) 问家中大小均安否242
致勋、同(十一月廿八日) 论时事绘纭,照料家务243
致孝同(腊五夜) 嘱勤俭持家,专心于学业244
致孝同(五月十九哈密新营) 嘱抚育孙女之事,谈平乱245
致孝同(庚辰四月廿七日) 谈行程计划,并再嘱勤于读书245
致孝同(六月初一哈密大营) 谈病兼论写文章246
致孝同(六月十四日初伏哈密大营) 斥孝威为奸人惑而习巫医之术247
致孝同(六月廿三日哈密) 劝儿勿失寒素子弟风248
致孝同(七月十二日) 训孝同诗文肤浅,乃因揣摩时文腔调249
致孝同(七月廿五日辰刻) 谈新疆事务之交割250
致孝同(八月廿二日) 谈辞官后之归所251
致延侄(壬午四月十五日夜书于常熟舟中) 斥隽孙之性情浮伪251
致宽、同(癸未二月初十日胡家集舟中) 谈水师及海防252
治兵语录选257
胡林翼兵法257
张之洞263
诗篇263
俄国太子来游汉口飨燕晴川阁索诗索书即席奉赠263
希腊世子263
赠日本长冈护美264
学术264
送沈乙盦上节赴欧美两洲265
读白乐天“以心感人人心归”乐府句265
广济耆旧诗钞序266
散文266
传鲁堂诗集序267
劝学篇序269
劝学篇(六篇)272
奏折285
请催设香港领事折285
试铸银元片288
创建广雅书院折290
请办邮政片293
进呈一统志并天文舆地各球图折295
热门推荐
- 452541.html
- 3507527.html
- 3208919.html
- 2954828.html
- 2400815.html
- 1592790.html
- 2739764.html
- 2599929.html
- 867783.html
- 15914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1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2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7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36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3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4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2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9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