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冶金工程设计 第1册 设计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冶金工程设计 第1册 设计基础
  • 郭鸿发主编;储慕东,史学谦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4397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35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859页
  • 主题词:冶金工业-工程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冶金工程设计 第1册 设计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冶金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1

第一节 基本建设工作流程1

目录1

第一篇 建设程序及设计方法1

二、厂址选择3

一、项目建议书3

第二节 设计前期工作3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表)4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4

一、设计工作的任务和原则5

第三节 设计阶段的工作5

五、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5

二、设计阶段的划分6

三、设计工作的程序和步骤7

四、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深度8

五、开展设计工作所需条件和原始资料9

二、项目实施阶段10

一、建设准备工作10

第四节 实施阶段的工作10

三、试生产和考核验收12

四、建设项目的后评价14

一、设计过程的主要步骤15

第一节 设计过程的主要步骤和基本原则15

第二章 现代设计方法简述15

二、设计发展简史16

三、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9

二、现代设计法的特征20

一、设计的类型20

第二节 现代设计采用的方法及特征20

三、现代设计采用的方法21

一、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的不同22

第三节 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的比较22

一、创新设计的意义23

第四节 创新设计法23

二、补充说明23

三、常用的创新技法24

二、创新设计的类型24

四、创新设计的方法25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26

第五节 生命周期设计与可靠性设计26

二、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及其组成27

第六节 有限元设计28

第七节 优化设计法29

一、工程设计的优化30

二、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31

一、基本概念32

第八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2

二、CAD中的信息处理33

三、模块化设计34

一、地质勘探及储量分类37

第一节 地质37

第二篇 生产工艺概论37

第一章 采矿选矿37

二、金属矿产工业指标38

三、矿山设计地质工作39

一、金属矿床的开采方式41

第二节 采矿41

二、露天开采42

三、地下开采44

二、矿井建设专业的主要设计内容45

一、矿井建设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作用45

第三节 矿井建设45

三、竖井多绳摩擦式提升46

二、竖井单绳缠绕式提升46

第四节 矿山机械46

一、斜井(坡)提升46

四、货运架空索道运输47

六、矿山排水与井下供水设施48

五、矿井通风48

七、压气设施49

三、选矿工艺及流程50

二、选矿厂规模50

第五节 选矿50

一、选矿、选矿产品及工艺指标50

四、主要选矿设备及其适用条件53

二、尾矿库的类型及特点55

一、尾矿设施的组成及其重要性55

五、选矿厂车间组成55

第六节 尾矿设施55

五、尾矿坝56

四、尾矿库的防洪标准56

三、尾矿库等别56

八、尾矿浓缩57

七、尾矿坝的稳定性57

六、尾矿库排水构筑物57

九、尾矿输送58

十、尾矿回水59

一、钢铁的分类60

第一节 钢铁生产工艺过程60

第二章 钢铁冶金60

二、钢铁生产工艺流程61

一、产量大幅度增加65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65

三、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品种结构调整取得进展66

二、钢铁工业布局更加合理66

一、概述67

第三节 烧结与球团67

四、一些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水平67

五、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的差距67

二、烧结矿生产68

三、球团矿生产77

四、球团法与烧结法的对比83

一、炼铁方法84

第四节 炼铁84

二、高炉炼铁生产工艺过程86

四、炼铁原料87

三、高炉冶炼产品87

五、高炉设备90

六、高炉的炉内反应97

七、高炉的操作与事故处理101

九、高炉炼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4

八、提高高炉产量的鼓风措施104

十、COREX熔融还原技术106

一、炼钢方法109

第五节 炼钢和连铸109

二、炼钢的原料112

三、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法(LD)和顶底复合吹炼转炉炼钢法116

四、碱性电弧炉炼钢123

五、炉外精炼130

六、连续铸钢134

七、我国炼钢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142

一、轧制钢材的品种和规格144

第六节 轧钢144

二、轧钢原理和常用轧制方法146

三、轧钢生产工艺过程150

四、厚板生产153

五、热连轧带钢生产155

六、冷轧板带钢生产157

七、涂、镀层钢板生产158

八、型钢生产159

九、线材生产160

十、钢管生产161

十一、轧钢车间的年产量计算及轧钢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6

一、铁合金分类及主要产品标准167

第七节 铁合金167

二、铁合金生产的主要方法及特点168

三、铁合金冶炼的主要设备171

四、典型铁合金生产工艺176

一、原料预处理193

第二节 有色金属冶金方法193

第三章 有色金属冶金(含贵金属)193

第一节 有色金属分类193

二、火法冶金195

三、湿法冶金198

四、熔盐电解203

一、氧化铝生产205

第三节 轻金属冶炼205

二、氟化盐生产208

三、电解铝生产210

四、炭素制品生产213

五、镁冶炼216

六、钛生产219

一、铜冶炼生产222

第四节 重金属生产222

二、铅锌生产225

一、概况232

第五节 贵金属生产232

二、复杂金精矿的处理233

三、铜阳极泥的处理234

五、金和银的电解精炼236

四、铅阳极泥的处理236

六、铂族金属精矿的处理237

一、稀有金属的用途238

第六节 稀有金属(含半金属)生产238

七、氢化金泥的处理238

四、稀有金属原料239

三、稀有金属生产及市场239

二、稀有金属资源状况239

第七节 铝加工240

五、主要工艺流程及冶金方法240

一、铝熔铸241

二、铝板、带、箔生产243

一、铜熔铸247

第八节 铜加工247

二、铜板带生产248

三、铜管、棒、型材生产249

一、焦炭252

第一节 炼焦生产252

第四章 焦化、耐火材料252

二、炼焦用煤254

三、常用炼焦工艺简介256

四、常用焦炉炉型、生产能力和技术经济指标259

一、化学产品生成及煤气组成264

第二节 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264

二、化学产品产率、组成和性质265

三、煤气净化267

四、精制和焦油加工的基本概念272

二、耐火材料的性能275

一、耐火材料的分类275

第三节 耐火材料生产275

三、冶金工业常用耐火材料的品种及应用276

四、耐火材料生产基本工艺281

一、设计范围287

第一节 概述287

第三篇 公用辅助设施设计287

第一章 冶金工程项目电力和自动化设计基础知识287

三、所需设计资料288

二、电气系统设计原则288

二、供电电源的要求289

一、电力负荷的分级289

第二节 电力负荷的分级及供电电源289

一、三相交流电源与供配电电压295

第三节 供配电系统295

二、供配电系统的构成296

三、负荷类型与改善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措施297

一、电动机类型302

第四节 电力传动302

二、电动机类型的选择305

三、电动机启动方式及使用范围306

四、变频调速和直流电机调速的比较307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308

一、继电器控制线路308

第五节 电气控制308

二、冶金企业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的范围309

一、冶金企业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设计的任务309

第六节 自动化仪表309

三、自动化设计所需资料311

四、冶金企业过程检测和控制自动化工艺与仪表专业的配合314

五、冶金自动化常用仪表315

二、电讯系统组成及基本用途329

一、电讯设计任务内容329

第七节 电讯及铁路信号329

三、电讯系统设计333

四、铁路信号337

二、计算机系统简述340

一、计算机应用系统概述340

第八节 计算机系统340

四、生产控制计算机系统343

三、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343

一、煤气设施344

第一节 内容和范围344

第二章 冶金工程项目燃气设计344

一、高炉煤气净化系统和TRT系统345

第二节 高炉、焦炉、转炉煤气的净化和储存345

二、空气分离装置(氧气站)345

三、燃油库345

四、保护气体站345

五、乙炔站345

六、化学灭火设施345

二、焦炉煤气净化系统347

三、转炉煤气回收设施348

四、煤气的储存349

五、氢气生产的原理及氢氧站的组成350

四、冶金工厂氢气的用途350

第三节 氧、氮、氩和氢气的生产和供应350

一、空气深度冷冻和精馏生产氧气、氮气和氩气的基本原理350

二、空气分离设备的系统和组成350

三、常用空分设备的基本系列350

二、油罐区(燃油储存设施)351

一、卸油设施351

第四节 燃油的储存和供应351

五、油管道352

四、油库消防352

三、油泵站352

一、煤气管道敷设的一般规定353

第五节 煤气、燃油和氧气管道353

二、油管道敷设的一般要求354

一、卤代烷灭火设计355

第六节 化学消防设施355

三、氧、氮、氩管道设计的一般要求355

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356

一、能源357

第七节 能源利用和管理357

三、钢铁生产能源消耗现状及差距361

二、节能361

四、企业和设备的能量平衡363

五、能源管理365

第八节 所需设计资料及内容格式366

一、煤气平衡367

二、氧、氮、氩平衡368

一、供热系统和供热设施设计370

第一节 设计范围和内容370

第三章 冶金工程项目热力设计370

三、高炉鼓风机站设计371

二、压缩空气站设计371

一、工业锅炉房372

第二节 工业锅炉房及热电站372

四、高炉喷吹煤粉制备站设计372

五、余热回收设计和气化冷却装置设计372

六、热力管网设计372

二、热电站376

一、空压机的类别及用途380

第三节 空压机站380

三、压缩空气的品质要求381

二、空压机站的设计原则381

四、空压站工艺系统383

一、供风流程和系统384

第四节 高炉鼓风机站384

五、空压机站布置384

二、高炉鼓风机的选择385

三、高炉鼓风机的原动机配置387

五、富氧装置388

四、附属设备的选择388

六、脱湿装置389

七、鼓风机站布置390

三、制粉系统391

二、磨煤机选型391

第五节 高炉喷吹煤粉制备站391

一、高炉喷吹煤粉制备站的设计391

一、余热利用的设计原则392

第六节 余热回收和汽化冷却392

四、站房和设备布置392

五、安全措施392

三、冶金工厂余热回收和汽化冷却393

二、余热利用的方法393

四、强度计算397

三、流体计算397

第七节 热力管网397

一、热力管网布置397

二、热力管网敷设397

六、保温和油漆398

五、管道支吊架398

四、设计给排水系统399

三、设计原则399

第四章 冶金工程项目给水、排水设计399

第一节 概述399

一、设计任务399

二、设计范围399

一、钢铁工厂用水量参考指标400

第二节 水量和水质要求400

三、有色金属厂矿用水量参考指标401

二、钢铁厂用水水质参考指标401

二、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402

一、水源选择的原则402

四、生活、消防水量及水质402

第三节 水源及输水管道402

三、地下水取水构筑物设计403

一、天然水的物理、化学特性404

第四节 给水处理404

四、输水管道设计404

第五节 排水系统406

三、给水处理设施406

二、给水处理流程406

第六节 安全供水408

二、密闭式循环水系统(即闭路系统)409

一、敞开式循环水系统(即开路系统)409

第七节 间接冷却水循环系统(净循环水系统)409

第八节 除尘废水处理410

第九节 烟气(煤气)净化(洗涤)循环水系统411

一、平流沉淀池——高速过滤器方式412

第十一节 热轧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412

第十节 炉渣粒化循环水系统412

三、两种水处理方式的对比413

二、化学除油器方式413

三、生物脱氮处理414

二、活性污泥处理法和生物膜处理法414

第十二节 含酚、氰废水处理414

一、废水水质414

一、化学法处理415

第十三节 含油及乳化液废水处理415

第十四节 含酸、碱废水处理416

三、超滤法和化学法处理的对比416

二、物理法(超滤法)处理416

第十五节 含铬、钒废水处理417

第十六节 含重金属废水处理418

一、盐酸酸洗过程及废液成分419

第十八节 盐酸酸洗废液再生419

第十七节 含稀有金属废水处理419

三、提高氧化铁质量的措施420

二、盐酸酸洗废液的再生方法和流程420

一、钢铁厂污泥种类及其特性421

第二十节 污泥处理和利用421

第十九节 全厂性废水处理和回用421

二、水质稳定性的判断422

一、冶金工厂循环冷却水特点422

二、污泥处理和利用流程422

第二十一节 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及其发展422

四、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423

三、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量平衡计算423

五、循环冷却水水质稳定处理的技术发展425

一、暖通空调专业内容426

第一节 内容及设计依据426

第五章 冶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设计426

一、采暖设置原则427

第二节 采暖427

二、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依据427

三、采暖设计依据428

二、采暖技术要求428

四、采暖热媒及采暖方式的选择429

五、采暖系统设置430

二、通风设计依据431

一、通风技术要求431

第三节 通风431

三、通风的方式及选择434

四、通风系统设置435

二、空调技术要求436

一、空调设置条件436

第四节 空调436

三、空调设计依据438

四、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方式的选择439

五、空调系统设置440

二、除尘设计依据441

一、除尘技术要求441

第五节 除尘441

三、除尘的方式及选择445

五、冶金企业除尘设施446

四、除尘系统设置446

一、采暖447

第七节 设计所需资料内容447

第六节 监测与控制447

一、一般要求447

二、检测与信号显示447

三、调节与控制447

四、除尘448

三、空调448

二、通风448

一、建筑设计主要内容450

第二节 建筑设计450

第六章 冶金工程项目土建设计450

第一节 土建设计概述450

一、冶金工厂建筑发展概况450

二、冶金工厂建筑、构筑物的设计范围450

二、单层厂房建筑设计452

三、多层厂房建筑设计455

四、建筑防腐蚀设计458

五、建筑消防设计459

一、单层混凝土结构厂房设计461

第三节 土建结构设计461

二、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465

三、多层厂房结构设计474

四、厂房地基基础设计475

五、厂房的抗震设计478

六、设备基础设计479

七、构筑物设计482

一、屋面与天窗487

第四节 建筑构造和材料487

二、墙体491

三、侧窗和大门494

四、地面496

五、钢梯498

二、技术演进499

一、研究对象499

第七章 冶金工程项目总图运输设计499

第一节 总图运输技术概述499

三、发展趋向500

一、任务内容501

第二节 总图运输设计简述501

二、指导思想502

三、工作方法503

四、评价决策504

二、基本要求506

一、任务内容506

第三节 厂址选择506

四、工作成果507

三、工作程序507

二、基本要求508

一、任务内容508

第四节 总体布置508

二、平面布置509

一、任务内容509

三、工作成果509

第五节 总平面设计509

三、竖向布置511

四、管线综合布置512

二、基本要求513

一、任务内容513

五、绿化布置513

第六节 运输设计513

四、运输工程设计514

三、运输组织设计514

一、设计基础资料515

第七节 总图运输设计所需资料内容515

五、工作成果515

二、设计互换资料516

二、冶金工厂机械设备设计的任务517

一、机械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517

第八章 冶金工程项目机械设备设计517

第一节 概述517

一、机械零件518

第二节 机械零件、管件和常用材料518

一、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定义及标法519

第三节 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519

二、管件519

二、表面粗糙度526

第四节 构件连接529

二、铆钉和普通螺栓连接530

一、焊接530

一、传动方式531

第五节 传动方式、弹簧工作原理、轴及轴承531

三、法兰连接531

三、轴及轴承的工作原理532

二、弹簧工作原理532

二、主要液压元件533

一、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533

第六节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533

三、液压系统的设计534

一、起重设备535

第七节 通用设备分类及选型535

四、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时注意事项535

五、气压传动的特点535

二、带式输送机539

三、给料机544

四、料仓闸门548

一、机械设备安装程序549

第八节 机械设备安装549

二、机械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550

一、环境保护设计原则553

第一节 概述553

第九章 冶金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计553

二、各设计阶段主要内容554

一、主要污染物分析555

第二节 主要生产工序污染物分析和对环境的影响555

二、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556

第三节 主要污染控制措施557

二、清洁生产内容558

一、清洁生产定义558

第四节 冶金企业清洁生产技术558

三、推行清洁生产的作用559

四、主要生产工序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560

二、各设计阶段主要内容564

一、劳动安全卫生设计原则564

第十章 冶金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计564

第一节 概述564

第三节 主要防范措施567

二、主要职业危害567

第二节 主要生产工序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分析567

一、主要职业危险567

二、职业卫生主要防范措施568

一、劳动安全主要防范措施568

二、初步设计阶段主要内容569

一、消防设计原则569

第十一章 冶金工程项目消防设计569

第一节 概述569

第三节 主要防范措施570

第二节 主要生产工序的主要火灾源570

二、其他防范措施571

一、总平面布置571

一、投资估算572

第一节 计算文件的划分及作用572

第十二章 冶金工程项目投资计算572

二、设计概算573

三、施工图预算574

二、计价方式576

一、计价原理576

第二节 计价原理及计价方式576

二、各项费用计算方法578

一、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578

第三节 总投资构成及各项费用计算方法578

一、建设项目总承包590

第四节 工程承包590

二、工程总承包招投标591

三、承包合同的形式592

四、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一般内容594

第五节 初步设计阶段工艺专业提供资料的主要内容595

二、市场预测597

一、市场调查597

第十三章 冶金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工作597

第一节 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内容597

第二节 市场分析与项目(企业)投资战略597

三、项目竞争力分析598

四、项目(企业)投资战略599

三、基本复利公式600

二、概念600

五、项目工艺、设备选型及优化600

第三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600

一、定义600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本金制度601

第四节 项目筹资及还贷方式601

二、流动资金估算602

三、项目融资603

四、资金成本604

一、费用的概念605

第五节 成本费用和利润605

五、项目还款方式及选择605

四、期间费用的概念及构成606

三、制造成本的构成606

二、费用的分类606

七、利润607

六、要素成本和步骤成本607

五、经营成本607

一、概述608

第六节 财务评价608

三、财务评价步骤609

二、财务评价原则609

五、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610

四、财务评价类型610

六、财务评价指标体系615

七、不确定性分析618

一、概况619

第七节 某高速线材项目财务评价案例619

四、财务评价620

三、项目总资金需求及资金筹措620

二、财务评价基本参数620

五、不确定性分析624

六、结论625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627

附录1 冶金工程项目设计管理政策及法规627

附录627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录)634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41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645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651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57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67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672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681

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691

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697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701

1.13 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707

1.14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710

1.15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712

1.16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715

1.17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720

1.1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728

1.1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731

1.20 工程建设监理规定737

1.2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节录)740

1.22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节录)753

1.2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节录)758

1.2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节录)764

1.2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节录)771

1.2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节录)772

1.2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节录)778

1.28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节录)784

1.2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节录)787

1.30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节录)794

1.3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节录)808

附录2 部分科研、设计和生产单位相关业务领域、科研成果一览表813

参考文献8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