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赔偿责任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赔偿责任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 奚晓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217525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行为-赔偿-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赔偿责任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条文全本】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7年6月11日)1

【第二部分·新闻问答】5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宋晓明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答记者问5

【第三部分·条文释义】18

导言 〖路径·衡量·依据〗18

【主旨】18

【释义】18

一、考察之路径20

(一)合同法的路径21

(二)侵权法的路径22

(三)证券法的路径23

(四)专家责任路径24

(五)公司治理结构路径25

(六)国内的研究与实践26

(七)研究和路径之总结27

二、利益之衡量29

三、制定之依据31

第一条 〖责任类型·责任性质〗33

【主旨】33

【释义】33

一、审计报告的范式和类型33

(一)审计业务的范围33

(二)审计报告的范式35

(三)审计报告的类型36

二、会计师事务所责任类型39

(一)现行法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态势40

(二)对委托人的责任和对利害关系人的责任41

(三)本司法解释适用案件之类型42

三、会计师事务所对利害关系人承担责任的性质43

(一)六种代表学说43

(二)评析与选择47

(三)损失分配立场:单边激励机制还是多边激励机制52

【适用】59

一、注意区分审计报告类型的重要依据59

二、区分审计报告类型与审计意见类型61

第二条 〖利害关系人·执业准则·不实报告〗61

【主旨】62

【释义】62

一、利害关系人的界定及范围62

(一)利害关系人的范围标准学说63

(二)本司法解释之立场:侵权法律逻辑与公共政策考量67

(三)利害关系人的具体界定71

二、关于执业准则和规则72

(一)审计报告真实性之争:程序真实还是结论真实72

(二)两种观点的理论基础:“容许性危险与违法阻却论”和“保险论”73

(三)执业准则的法律地位75

三、关于不实报告的界定80

(一)报告名称之争论80

(二)报告名称之确定81

(三)不实报告之类型82

【适用】87

一、注意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87

二、注意执业准则的修订和废止问题88

三、注意执业准则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问题89

四、注意通过股票期权进行交易的利害关系人问题91

五、注意防止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扩大化的倾向93

第三条 〖诉讼当事人的列置〗94

【主旨】94

【释义】95

一、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的诉讼地位关系问题95

(一)被审计单位与侵权诉讼:可以参加还是必须参加95

(二)被审计单位的诉讼地位:共同被告还是第三人96

二、会计师事务所与分支机构之间的诉讼地位关系99

(一)事务所分所出具审计报告效力100

(二)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的法律地位102

三、未补足出资的出资人的诉讼地位问题103

(一)出资人瑕疵出资的现实表现103

(二)瑕疵出资人的诉讼地位104

【适用】105

关于事务所拒不参加分支机构为被告的诉讼的问题105

第四条 〖归责原则·举证分配〗106

【主旨】106

【释义】106

一、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主体的确定107

(一)一元论与两元论之争论107

(二)本司法解释的最终态度108

二、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110

(一)归责原则之争论111

(二)归责原则之辨析113

(三)本司法解释立场126

三、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过错构成133

(一)过错构成的三种学说133

(二)过错主观性:未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135

(三)过错客观性:违反执业准则136

(四)审计失败的过错分析137

(五)案例分析:“中天勤案”的过错认定140

四、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过错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146

(一)“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之困境146

(二)举证责任倒置模式147

(三)相关执业准则和审计工作底稿150

五、关于审计技术和过错鉴定制度问题153

(一)鉴定制度之争论153

(二)本司法解释态度154

【适用】156

一、注意举证责任倒置的证明因素156

二、注意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审查157

三、注意审计专家辅助人与专家证人的区别158

四、注意审计专家辅助人的范围、参加诉讼以及意见效力问题159

第五条 〖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的连带责任〗160

【主旨】161

【释义】161

一、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类型之确定161

(一)现行法的差异及观点分歧161

(二)冲突型法律漏洞认定164

(三)法律解释之前提168

(四)司法解释之最后立场175

(五)区分故意与过失确定责任之理由181

二、共同故意侵权的连带赔偿责任197

(一)注册会计师主观故意的内容198

(二)会计师故意的判断标准指引199

(三)案例评析:华鹏会计师事务所欺诈发行股票案204

(四)主观故意的推定206

(五)会计师的故意与事务所的故意211

【适用】214

一、注意把握共同故意侵权的构成要件214

二、注意本司法解释与相关司法解释的衔接214

第六条 〖过失责任·过失指引〗215

【主旨】215

【释义】215

一、过失的判断标准与过失程度216

(一)过失的判断标准及程度划分的一般理论216

(二)注册会计师过失的判断标准218

(三)会计师过失程度及过失与责任相适应224

(四)案例评析:河南华为会计师事务所案226

二、因果关系的分析和认定232

(一)信赖与因果关系232

(二)信赖的证明及抗辩233

(三)多因一果情况下的原因力比较237

(四)案例评析:珠海市某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案239

三、损失的类型241

四、过失认定标准指引242

(一)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一242

(二)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二244

(三)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三247

(四)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四248

(五)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五255

(六)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六257

(七)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七258

(八)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八259

(九)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九260

(十)过失认定标准指引之十261

【适用】261

一、执行审计准则与保持职业关注之间的关系262

二、确定责任范围时应当综合考虑过失程度与原因力大小262

第七条 〖抗辩事由〗263

【主旨】263

【释义】264

一、事由性质:免责事由还是抗辩事由?264

二、事由之一:审计自身固有局限266

(一)理由阐释266

(二)案例评析268

三、事由之二:外部证据存在瑕疵271

(一)理由阐释271

(二)案例评析272

四、事由之三:错误舞弊已予披露277

(一)理由阐释277

(二)舞弊分析282

(三)案例分析284

五、事由之四:被审计单位抽逃资本290

(一)理由阐释290

(二)案例评析292

六、事由之五:出资人嗣后补足资金294

(一)理由阐释294

(二)案例评析295

七、其他抗辩事由296

(一)理由阐释296

(二)案例评析297

【适用】299

一、注意外部证据局限性中的过错问题299

二、注意合同无效作为抗辩事由的问题301

第八条 〖减责事由〗301

【主旨】302

【释义】302

一、肯定意见302

二、否定意见302

三、折衷意见303

【适用】303

注意执业环境恶劣的抗辩事由问题303

第九条 〖无效的免责条款〗304

【主旨】304

【释义】305

一、关于“约定适用范围”的由来305

二、不能作为抗辩事由之理由306

第十条 〖赔偿顺位·最高限额〗307

【主旨】308

【释义】308

一、补充赔偿责任一般规定性308

(一)补充赔偿责任在我国的发展309

(二)补充赔偿责任的基本规则311

(三)补充赔偿责任的内在规定性311

二、被审计单位的瑕疵出资股东对债权人的责任312

(一)股东出资瑕疵的主要表现形式312

(二)学说和实务上关于瑕疵出资股东对债权人责任的讨论314

(三)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补充赔偿责任316

三、相关责任主体赔偿顺位的确定323

(一)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责任顺序324

(二)被审计单位与其瑕疵出资股东之间的责任顺位324

(三)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瑕疵出资股东之间责任顺位325

四、会计师事务所责任范围的双重限制326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范围限于不实审计金额326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最高责任之限额326

【适用】327

一、注意从严审查瑕疵出资股东在诉讼中的补资行为327

二、注意正确把握本规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过失责任限制328

第十一条 〖事务所与分所的连带责任〗329

【主旨】329

【释义】329

一、会计师事务所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329

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分所的法律责任332

第十二条 〖禁止擅自追加被执行人〗336

【主旨】336

【释义】337

一、理由阐释337

二、案例分析339

【适用】340

注意会计师事务所的追偿权问题340

第十三条 〖冲突与适用〗341

【主旨】342

【释义】342

一、旧司法解释的特点及不足342

(一)各自特点342

(二)各有不足344

二、新旧司法解释间抵触之处345

三、新旧司法解释冲突与适用345

【第四部分·本书附录】347

【附录一】 相关法律规定347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节选)(1993年10月31日)3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节选)(2005年10月27日)350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节选)(2005年10月27日)350

【附录二】 相关司法解释35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处理的复函(1996年4月4日)35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1997年12月31日)35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验资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1998年6月26日)35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金融机构为企业出具不实或者虚假验资报告资金证明如何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的通知(2002年2月9日)35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节选)(2003年1月9日)35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节选)(2001年12月21日)356

【附录三】 相关审计准则357

【附录四】 相关参考文献359

【后记】3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