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出版专业基础 初级 2007年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出版专业基础 初级 2007年版
  • 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崇文书局
  • ISBN:978754031167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出版工作-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出版专业基础 初级 2007年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出版与出版工作1

第一节 出版活动1

一、出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

二、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3

三、出版的一般过程5

第二节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7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的重要性7

二、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8

三、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9

四、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14

第三节 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与职业道德建设16

一、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16

二、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19

第四节 编辑工作24

一、编辑工作的特点25

二、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27

三、编辑过程29

四、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37

五、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40

思考与练习46

第二章 出版物48

第一节 出版物的概念和属性48

一、出版物的概念48

二、出版物的属性49

第二节 出版物的种类50

一、图书51

二、报纸51

三、期刊52

四、音像制品53

五、电子出版物54

六、互联网出版物54

第三节 书刊的形态55

一、书刊外表的主要部位56

二、书刊的基本组成成分57

三、开本60

四、装订样式68

第四节 书刊的结构74

一、图书的结构部件74

二、期刊的结构部件85

三、书刊的内容结构88

第五节 书刊的版面91

一、版面类型91

二、版面结构95

思考与练习108

第三章 我国出版业及其行政管理109

第一节 我国出版业的构成109

一、出版单位110

二、制作单位112

三、印刷复制单位113

四、发行单位114

五、出版专业教育单位114

六、出版专业科研单位114

第二节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115

一、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别115

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意识117

三、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18

第三节 出版行政管理概述119

一、出版行政部门120

二、实施出版行政管理的依据121

第四节 国家对设立出版物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122

一、出版单位的审批122

二、印刷复制单位的审批124

三、发行单位的审批127

第五节 国家对出版物的管理133

一、对出版物内容的管理133

二、对图书质量的管理135

第六节 国家对出版单位业务活动的管理138

一、书号、刊号与版号管理138

二、选题管理145

思考与练习148

第四章 著作权常识150

第一节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150

一、著作权150

二、著作权法151

第二节 作品及其著作权人152

一、作品152

二、著作权人156

三、作品著作权的归属158

第三节 著作权权利159

一、人身权159

二、财产权160

三、著作权权利的保护期162

四、出版单位应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163

第四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与限制166

一、许可使用的含义166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167

三、出版单位使用作品的付酬169

四、著作权限制174

第五节 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178

一、民事责任178

二、行政责任180

三、刑事责任181

思考与练习182

第五章 出版物的文字规范184

第一节 汉字常识及汉字使用规范184

一、汉字及其特点184

二、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笔顺186

三、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189

四、繁体字191

五、异体字193

六、汉字使用规范193

第二节 汉语拼音与语音规范210

一、《汉语拼音方案》211

二、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212

三、汉语语音规范219

第三节 标点符号及其使用规范224

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224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226

思考与练习238

第六章 汉语语法知识241

第一节 词汇242

一、词的构成242

二、词形、词音246

三、词义249

第二节 词的分类与运用259

一、词的语法分类259

二、实词262

三、虚词268

第三节 句子成分272

一、主语、谓语、宾语273

二、定语、状语、补语276

三、同位语、独立语281

第四节 短语和句子284

一、短语284

二、单句及其运用290

三、复句及其运用294

第五节 如何发现和修改语病299

思考与练习307

第七章 汉语修辞知识311

第一节 炼词311

一、意义的锤炼311

二、声音的锤炼315

三、词语的活用319

四、炼词中常见的问题322

第二节 炼句325

一、常用的几种句式325

二、炼句中常见的问题335

第三节 常见修辞方式337

一、常见的辞格337

二、辞格的综合运用349

三、辞格运用中常见的问题351

思考与练习354

第八章 形式逻辑常识359

第一节 概念359

一、什么是概念359

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360

三、概念的种类360

四、概念之间的关系362

五、概念的限制、概括和划分364

六、运用概念时常犯的错误366

第二节 判断370

一、什么是判断370

二、几种主要判断类型370

三、运用判断时常犯的错误375

第三节 推理378

一、什么是推理378

二、推理的种类379

三、运用推理时常犯的错误388

第四节 论证391

一、什么是论证391

二、论证的种类392

三、运用论证时常犯的错误395

第五节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398

一、有关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398

二、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时常犯的错误400

思考与练习402

第九章 古汉语及古代文化知识406

第一节 文字406

一、通假字406

二、古今字412

第二节 词汇413

一、单音词与双音词413

二、词的本义与引申义415

三、词的古义与今义417

第三节 实词活用419

一、名词活用420

二、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24

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26

第四节 常用虚词426

一、“以”“为”“于”427

二、“而”“则”“与”429

三、“所”“者”“之”432

四、“也”“矣”“焉”“乎”“哉”435

第五节 句法440

一、判断句440

二、被动句442

三、宾语前置443

第六节 标点和翻译446

一、标点446

二、翻译449

第七节 古文化常识451

一、天文地理452

二、官制457

三、科举460

四、姓名称谓462

五、藏书与书籍制度466

思考与练习472

参考文献475

后记4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