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尚晓航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9191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 高等教育 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3
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分类3
1.3.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3
1.3.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
1.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
1.4.1 计算机资源子网5
1.4.2 计算机通信子网6
1.5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7
1.5.1 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7
1.5.2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与通信子网的类型7
1.6 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9
1.7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0
1.7.1 信息、数据和信号11
1.7.2 信道及信道的分类11
1.7.3 码元和码字12
1.7.4 数据单元12
1.7.5 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12
1.7.6 数据通信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15
1.8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16
1.8.1 并行传输16
1.8.2 串行传输16
1.9 数据传输类型与编码技术18
1.9.1 数据传输类型18
1.9.2 基带传输与数字信号编码18
1.9.3 频带传输与模拟信号编码20
1.10 数据同步技术26
1.10.1 异步传输方式27
1.10.2 同步传输方式28
1.11 多路复用技术29
1.11.1 多路复用技术概述29
1.11.2 频分多路复用FDM30
1.11.3 时分多路复用(TDM)31
1.11.4 波分多路复用技术(WDM)31
1.12 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33
1.12.1 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33
1.12.2 存储转发交换(Store-and-Forward Exchanging)34
1.13 差错控制技术35
1.13.1 奇偶校验(也称垂直冗余校验VRC)37
1.13.3 循环冗余校验CRC38
1.13.2 方块校验(也称水平垂直冗余校验LRC)38
1.13.4 无差错传输过程中采用的两种差错控制机制40
练习题40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和软件系统43
2.1 网络体系结构43
2.1.1 协议的本质与功能43
2.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46
2.1.3 ISO的OSI七层参考模型49
2.2 网络的三个著名标准化组织的组成与主要贡献54
2.2.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54
2.2.2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54
2.4.1 网络软件的层次55
2.4 网络操作系统55
2.3 TCP/IP通信标准55
2.2.3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55
2.4.2 网络的软件系统56
2.4.3 网络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57
2.4.4 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59
2.4.5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61
2.5 计算机网络系统模型62
2.5.1 “专用服务器”网络结构(server based)62
2.5.2 C/S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Client/Server)64
2.5.3 B/S浏览器/服务器网络结构(Browser/Server)67
2.5.4 专用服务器、主/从结构和B/S结构的总结68
2.5.5 对等式网络结构(Peer-to-Peer)69
练习题71
3.1.1 局域网的定义73
第3章 局域网实用组网技术73
3.1 局域网概述73
3.1.2 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和功能74
3.1.3 局域网的四大实现技术75
3.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75
3.2.1 总线拓扑(Bus Topology)76
3.2.2 环型拓扑(Ring Topology)78
3.2.3 星型拓扑(Star Topology)79
3.2.4 树型拓扑(Tree Topology)81
3.3局域网的基本组成82
3.3.1 局域网的软件系统82
3.3.2 局域网的硬件系统83
3.4.1 双绞线(Twisted pair)88
3.4 传输介质88
3.4.2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90
3.4.3 光导纤维电缆(Optical Fiber)91
3.5 局域网的模型、标准与访问控制方式94
3.5.1 IEEE 802局域网参考模型和标准94
3.5.2 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及分类97
3.6 局域网组网技术101
3.6.1 局域网概述101
3.6.2 典型以太网(Ethernet)组网技术103
3.7 高速局域网114
3.7.1 高速局域网技术概述115
3.7.2 100BASE-T快速以太网(共享式快速以太网)116
3.7.4 交换式快速以太网实用组网技术118
3.7.3 100BASE-T高速交换式以太网118
3.7.5 100VG AnyLAN高速局域网121
3.7.6 流行的其他高速局域网122
3.8 网间互联128
3.8.1 网间互联的基本概念129
3.8.2 局域网互联的硬件设备130
3.9 局域网与结构化布线技术138
3.9.1 局域网中结构化布线的基本概念138
3.9.2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138
练习题144
第4章 广域网实用组网技术149
4.1 广域网技术概述149
4.2 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中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150
4.2.1 调制解调器151
4.2.2 路由器(Router)153
4.2.3 网桥路由器(BRouter)156
4.2.4 网关(Gateway)156
4.2.5 网络连接设备的应用158
4.3 通信服务的申请159
4.4 网络接入技术159
4.4.1 网络接入技术概述159
4.4.2 普通用户、小型单位用户的接入技术160
4.4.3 大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用户的接入技术164
练习题167
第5章 Internet基础170
5.1 Internet概述170
5.1.1 Internet简介170
5.1.2 Internet上的主要应用171
5.1.3 Internet的未来173
5.2 Internet基础知识174
5.2.1 Internet服务商的选择174
5.2.2 Internet中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术语175
5.2.3 连入Internet180
5.3 Internet中的域名系统195
5.3.1 层次型域名系统命名机制及管理195
5.3.2 Internet域名系统的规定197
5.3.3 域名解析198
5.4 Internet上的基本服务和常用工具199
练习题200
6.1.2 什么是Intranet?203
6.1.1 什么是Internet?203
6.1 Internet、Intranet和局域网基本概念203
第6章 Intranet网络管理203
6.1.3 Internet和Intranet技术204
6.1.4 局域网与Intranet204
6.2 Intranet网络技术205
6.2.1 Intranet网络基本组成205
6.2.2 Intranet的基本功能206
6.2.3 Intranet中的网络服务子系统207
6.2.4 Intranet的核心技术209
6.2.5 Intranet网络的构建209
6.3 网络管理211
6.3.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11
6.3.2 网络管理的功能和标准212
6.4 网络管理员的职责213
练习题216
第7章 构建Windows NT网络218
7.1 组建Windows NT网络218
7.1.1 组建Windows NT网络涉及的四大基本技术218
7.1.2 实用Intranet网络实体的确定218
7.2 Windows NT 4.0概述220
7.2.1 Windows NT Server 4.0具有的主要用途220
7.2.2 Windows NT网络的功能特点221
7.2.3 Windows NT的产品分类222
7.3 Windows NT中的基本概念223
7.3.1 目录数据库(NTDB)和目录服务(NTDS)223
7.3.2 NT网络中“域”的基本概念224
7.3.3 NT网络中“工作组”的概念226
7.3.4 用户账户(USER Account)227
7.3.5 用户权限(USER Right)227
7.3.6 信任(委托)关系(Trust Relationships)227
7.3.7 “域”的组织模式的选择与设计231
7.3.8 Windows NT如何识别域233
7.4 文件系统选择234
7.4.1 FAT和NTFS文件系统234
7.4.2 选择文件系统应当考虑的因素234
7.5 安装和配置Windows NT网络236
7.5.1 Windows NT Server与Windows NT Workstation的区别236
7.5.2 选择Windows NT Server的服务器和工作站237
7.5.3 网络适配器的连接和设置237
7.5.4 Windows NT安装方式的选择及安装前的准备239
7.5.5 Windows NT安装的基本操作242
7.6 管理Windows NT网络248
7.6.1 Windows NT网络管理的具体内容248
7.6.2 使用管理工具管理Windows NT网络249
7.6.3 Windows NT网络的组织与用户的优化管理251
7.7 恢复或者修复被损坏的Windows NT-SER系统255
7.7.1 利用“上一次的正确系统配置”的环境恢复NT系统256
7.7.2 利用“紧急修复磁盘”修复被损坏的NT系统256
7.7.3 利用“NT启动磁盘”修复被损坏的NT系统259
7.8 Windows NT卸载的基本操作260
练习题261
第8章 NT网络中的TCP/IP管理264
8.1 常用协议的比较264
8.2.1 TCP/IP四层参考模型265
8.2 TCP/IP协议基础265
8.2.2 Windows NT中的TCP/IP266
8.2.3 TCP/IP协议的3个基本参数267
8.2.4 TCP/IP的安装与测试272
8.3 TCP/IP协议中IP地址的管理275
8.3.1 静态IP地址和动态IP地址275
8.3.2 动态IP地址的管理276
8.3.3 DHCP服务器的安装、设置与管理278
8.3.4 DHCP客户机的设置与管理280
练习题282
第9章 各种NT网络工作站的连接285
9.1 网络工作站连接前的准备285
9.2.1 Windows 95/98/Me为登录NT-SER“域”做的设置286
9.2 Windows 95/98/Me工作站与NT-SER“域”方式互联286
9.2.2 NT-SER端为Windows 95/98/Me工作站登录到“域”做的设置291
9.2.3 Windows 95/98/Me工作站登录NT-SER“域”及资源互访291
9.3 NT-WS工作站与NT-SER“域”方式互联297
9.3.1 安装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297
9.3.2 NT-SER端为NT-WS工作站登录到“域”做的设置298
9.3.3 NT-WS端用户以管理员身份登录本机做好登录“域”的准备298
9.3.4 NT-WS工作站加入NT-SER“域”的方法300
9.3.5 NT-WS工作站登录到NT-SER“域”及资源互访304
9.4 DOS工作站与NT-SER“域”方式互联305
9.4.1 MS Network Client for DOS工作站与NT-SER“域”方式互联305
9.4.2 使用“无名网卡”的DOS无盘工作站与NT-SER的“域”方式互联315
练习题319
实训321
热门推荐
- 619328.html
- 3664562.html
- 2704377.html
- 20555.html
- 1429144.html
- 2225327.html
- 3741670.html
- 619889.html
- 407392.html
- 1706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0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51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0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9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8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1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3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6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4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