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工作研究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Allen Rubin,Earl R.Babbie著;陈若平,张佑绫等人合译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ISBN:978986688583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99页
- 文件大小:318MB
- 文件页数:8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工作研究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序言:探究1
第一章 科学的探究与社会工作(林诗韵)3
引言4
科学探究对社会工作的效用:建立实务上的证据基础5
检视社会工作的效果:促进证据为基础的实施7
评论研究品质的必要8
悲悯与专业伦理12
证据为基础实施的本质14
证据为基础实施的步骤16
社会工作者应该学习研究的其他原因19
科学的方法21
求知的其他来源22
传统23
权威24
常识25
大众媒体25
认识非科学的社会工作实务知识来源的缺点26
不精确的观察27
过度概化27
选择性的观察28
事后假设29
自我涉入的了解30
不合逻辑的归因31
过早归结的探究32
人性的错误33
重点概念33
第二章 科学及研究中的哲学与理论(王美书)35
引言36
意识型态36
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37
典范39
实证主义41
解析主义42
批判社会科学43
理论45
预测和解释47
理论的要素48
属性和变项间的关系49
两个逻辑体系51
理论和研究的连结55
社会工作实务模式56
决定论、机率以及因果论58
机率的知识59
发现社会工作研究中的因果关系60
原因中的原因61
决定论的观点61
两种认识的因果模式63
量性与质性的研究方法66
科学探究中的客观性和主观性67
重点概念70
第三章 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与政治(许珮婕)72
引言73
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议题74
自愿参与与告知后同意74
不伤害参与者76
匿名性与保密性82
欺瞒研究对象83
分析和报告84
衡量效益和成本84
一个范例:与临终者一同生活——使用参与观察法85
接受服务的权利与评鉴服务成效的责任86
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伦理守则87
四个伦理上的争议89
观察人的顺从性89
茶室中的麻烦91
「福利研究停止了八百位德州人的给付」92
社会工作者提出伪造的文章以测试期刊的偏误94
机构审议委员会96
关于性别与文化的偏误与不敏感101
社会工作研究的政治102
客观性与意识型态103
政治见解110
重点概念111
第二篇 问题形成与测量113
第四章 问题形成(蔡雅芬)114
引言115
研究过程的梗概115
图示研究过程117
研究计划书119
选择主题和研究问题120
选择主题的原动力120
它是社会工作研究吗121
将研究主题缩小为研究问题121
好的研究问题的特质122
可行性124
问题形成的其他议题125
文献回顾126
研究目的128
探索129
描述129
解释130
评鉴131
建构测量工具131
多元目的131
时间面向132
横断性研究132
纵贯性研究133
分析单位135
个体137
团体138
社会加工品139
回顾分析单位139
生态/区位谬误140
化约论143
重点概念144
第五章 概念化与操作化(萧惠文)145
引言146
概念上的解释146
发展一个适合的假设147
外衍变项与控制变项147
变项间的关系型态149
操作性定义151
对任何存在的事物给予操作性的定义151
概念化153
指标与面向153
概念与真实154
建立概念的秩序155
操作性定义的影响157
操作性定义上的性别与文化偏误158
操作化的选择159
变异数的全距159
变异数的两端界限160
面向的提醒161
社会工作中操作化的例子162
现存的量表166
操作化必须持续的进行169
操作性定义的质性观点170
重点概念172
第六章 测量(王牧恩)173
引言174
测量的尺度174
名目测量175
次序测量176
等距测量177
比例测量177
测量尺度的意涵179
单一或是综合指标180
测量误差的主要成因180
系统误差181
随机误差183
测量方式中的误差185
避免测量误差187
信度189
信度的类型191
访员或观察者之间的信度191
测验-复测的信度192
内部一致性信度193
效度195
表面效度195
内容效度196
效标关联效度196
建构效度198
因素效度199
社会工作中信度和效度测量的实例:临床测量工具组203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联206
谁来决定什么是有效的?207
质性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208
重点概念211
第七章 建构测量工具(温筱雯)213
引言214
提问的方针214
问题与叙述214
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215
题目设计清楚216
避免模棱两可的问题216
受测者必须有能力回答216
受测者必须愿意回答218
问题必须有关联218
题目应简短219
避免负向的选项219
避免偏误的题目和词语219
问卷设计221
一般问卷的格式221
填答的格式222
列联式问题222
矩阵式问题224
问卷中的问题排序225
问卷的指导语226
预试问卷227
组合说明227
建立组合的测量231
项目的选择231
遗漏值的处理232
一些优异的给分程序232
李克特量表233
语义的差异234
建立文化敏感的工具234
建构质性的测量235
重点概念242
第三篇 抽样方法与调查研究法243
第八章 抽样方法(苏芳仪)244
引言245
抽样方法的发展历史247
Alf Landon总统247
Thomas E.Dewey总统248
两种抽样方法249
非机率抽样249
依赖可用的样本249
立意或判断抽样251
配额抽样252
滚雪球抽样252
选择资讯提供者253
机率抽样的逻辑253
有意识及无意识的抽样偏误254
抽样的代表性与机率255
随机选取256
机率理论、抽样分配及抽样误差的推估257
十个个案的抽样分配257
抽样分配及抽样误差的推估259
信赖水准与信赖区间262
如何使用表8-2263
母群体及抽样架构265
母群体与抽样架构的说明267
决定样本大小的因素268
抽样设计的类型268
简单随机抽样268
系统抽样269
分层抽样271
系统抽样中隐含的分层效果274
等比例及非等比例的分层抽样法274
多阶段丛集抽样275
多阶段设计及抽样误差276
多阶段丛集分层抽样277
样本比例抽样法278
举例说明:以社工系学生为抽样样本279
抽样系所280
选取学生280
复习机率抽样281
避免在抽样过程中产生性别及文化偏误281
性别偏误281
具有文化敏感度的抽样方法282
重点概念283
第九章 调查研究法(吕学荣)285
引言286
适合采用调查研究法的主题287
自行施测问卷289
邮寄问卷与回收289
说明信290
评估回覆率290
催收邮寄问卷292
可接受的问卷回覆率293
案例研究294
面访调查法295
访员的角色296
调查访谈的指引原则297
合作和控制299
电话调查法301
电脑辅助电话访谈法302
新科技及调查研究法303
线上调查法304
调查方法的比较307
调查研究法的优缺点308
次级分析法311
重点概念313
第四篇 评鉴方案与实务的设计315
第十章 评鉴方案和实务的实验设计(陈若平)317
引言318
推论因果的准则318
内在效度321
内在效度的威胁321
前实验设计325
实验设计328
随机化331
配对332
提供服务给控制组333
研究发现效度之额外威胁334
测量偏误334
研究反应性335
处置的扩散或仿效337
补偿的平等化、补偿的较量或怨恨的士气低落338
耗损(或实验夭折)339
外在效度341
一个社会工作实验的说明342
以认知行为介入有儿童虐待风险家长的实验343
重点概念345
第十一章 评鉴方案和实务的准实验设计(杨碧云)347
引言348
增强非实验设计之效度的方法348
准实验设计350
不对等的比较组设计350
简单时间序列设计353
多元时间序列设计356
举例说明社会工作中的准实验设计358
社会工作机构在执行实验和准实验上的实务陷阱359
介入的可靠度360
对控制情境的干扰361
对分组安排的抗拒361
招募和留住案主362
避免或减缓实务陷阱的策略363
横断性研究365
个案控制设计366
重点概念367
第十二章 单案评鉴设计(廖育青)369
引言370
单案研究的逻辑概述370
N(样本数)=1372
社会工作之单案研究设计373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使用单案研究设计374
测量议题376
对目标问题和服务目标下操作型定义376
测量什么?378
三角检测378
搜集资料379
谁来进行测量呢379
资料的来源380
信度与效度380
直接的行为观察381
非干扰性观察与干扰性观察382
资料量化过程383
基线阶段384
其他的单案设计387
AB:基本的单案设计387
ABAB:撤回逆转的设计388
多元基线设计390
多元成分设计394
资料分析395
解释不明确的结果396
集结单案研究的结果398
质性研究方法在单案设计的角色399
重点概念400
第十三章 方案评鉴中的议题(庄凯琦)402
引言403
方案评鉴的目的403
历史回顾403
管理照顾的冲击405
方案评鉴的政治议题408
内部vs外部评鉴者408
方案评鉴研究发现的应用411
后勤与管理的问题412
计划评鉴与促进使用413
方案评鉴的类型414
评鉴结果与效率414
成本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416
评鉴目标达成的问题与议题417
监督方案执行421
过程评鉴423
方案计划的评鉴:需求评估424
社区或标的团体调查428
焦点团体428
质性方法评鉴研究的实例说明429
重点概念432
第五篇 质性、非干扰性与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方法435
第十四章 质性研究法(吴震环)436
引言437
适合实地研究法的主题437
质性实地研究法的特别考量438
观察者的各种角色439
和参与者的关系441
一些质性实地研究的典范443
自然主义443
自然主义式、民族志研究游民的两个实例443
扎根理论法445
运用扎根理论法研究游民的实例447
参与式行动研究法448
个案研究法449
进行质性实地研究451
准备进入实地工作451
实地研究的抽样453
质性访谈456
非正式谈话访谈457
访谈指引法460
标准化的开放式访谈法462
生命史463
案主日志463
焦点团体法464
运用焦点团体与参与式行动研究的实例:日本受暴妇女的声音466
记录观察467
质性实地研究的优缺点470
理解的深度470
主观性472
可推论性472
评鉴质性研究法的标准473
质性实地研究法的研究伦理475
重点概念476
第十五章 分析现存的记录资料:质性与量性方法(张祐绫)478
引言479
有关非干扰性观察方法的评论479
内容分析法480
内容分析法的抽样设计481
分析的单位481
抽样的技术483
内容分析法的资料编码483
显性和隐性的内容资料484
概念化和发展编码类别485
资料计数和记录保存486
质性资料分析487
内容分析的量性和质性举例488
量性的举例说明:社会工作自我意象的变迁488
质性的举例说明:收养的揭露和沟通489
内容分析法的优缺点490
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491
遗漏资料492
效度问题492
信度问题493
现存统计资料的来源494
举例说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中的现存统计资料分析496
历史比较分析法498
历史比较分析的资料来源499
分析的技术502
重点概念503
第十六章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吴震环)505
引言506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问题形成508
少数族裔和弱势族群参与研究的招募与维系510
取得社区领袖的背书511
采行具有文化敏感的保密方法512
聘任地方社区成员担任研究访员512
提供足够的访谈费512
排除交通和托儿的障碍513
选择贴心而容易到达的地点513
聘任及训练具有文化能力的访员513
聘任谙双语的研究人员514
了解影响参与的文化因素514
污名化的人口群须使用匿名参与515
运用特殊的抽样技巧516
学习创意的抽样策略516
培养转介来源并保持联系517
经常个别联系,运用个人手法517
建立定点资料518
运用追踪方法518
具有文化能力的测量工具519
具有文化能力的访谈520
语言问题520
文化偏误523
测量等值524
评估测量等值526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仍有待解决的议题528
重点概念530
第六篇 资料分析533
第十七章 质性资料分析(王美书)534
引言535
连结理论与分析535
模式的发现535
扎根理论法537
符号学538
谈话分析法540
质性资料的处理541
编码541
备忘录546
概念图示548
质性资料的电脑程式549
透过NUD*IST来了解〈利未记〉550
Sandrine Zerbib:认识女性电影导演554
重点概念559
第十八章 量性资料分析(吕学荣)560
引言561
资料的量化561
发展编码类别562
编码手册的架构564
资料输入566
资料清理566
单变项分析567
分配567
集中趋势568
离散571
连续及不连续变项573
「详尽的」相对于「容易处理的」574
次团体的比较574
「合并」回答类别576
处理「不知道」的选项577
描述统计与质性研究578
重点概念582
第十九章 建立并解读双变项与多变项表格(王美书)583
引言584
双变项分析584
将表格百分比化585
建立与阅读双变项表格586
双变项表格形式587
多变项分析588
详析模型591
重复测试592
解释592
解读593
具体化593
抑制变项593
曲解变项594
详析过程的假设案例说明:个案管理评鉴594
重点概念600
第二十章 推论资料分析:第一部分(吴宜姗)602
引言603
机会是一对立假设603
拒斥机率604
统计上的显著性605
理论抽样分配605
显著水准607
单尾与双尾检定609
虚无假设611
型一误差与型二误差612
样本大小的影响614
相关性的测量614
效果大小617
强、中、弱的效果大小619
实质显著性621
重点概念622
第二十一章 推论资料分析:第二部分(陈若平)624
引言625
统计考验力分析625
后设分析629
选择一个统计显著性的检定631
一个常见的无母数检定:卡方检定632
其他的无母数检定633
常见的双变项母数检定634
多变项分析635
常见的推论统计的误用和错误诠释639
使用推论统计的争议643
重点概念646
第七篇 撰写研究计划书与研究报告647
第二十二章 撰写研究计划书与研究报告(吴震环)648
引言649
撰写研究计划书649
寻找赞助单位649
补助金与契约651
开始撰写研究计划书之前652
研究计划书的组成要素653
说明资料654
问题与目标654
文献回顾655
概念架构659
测量659
研究参与者(抽样)660
研究设计和资料搜集方法660
资料分析661
研究时间表661
预算661
其他组成要素662
撰写社会工作研究报告662
一些基本思考664
读者664
报告的形式与长度665
报告的目标666
避免抄袭666
报告的组织668
标题668
摘要669
前言与文献回顾670
研究方法670
研究结果671
讨论与结论672
参考书目与附录672
撰写质性研究报告时的额外考量673
重点概念674
附录A运用图书馆(张祐绫)677
引言677
寻求协助677
参考资料来源677
《已出版书籍》677
《期刊文献读者指南》678
书库的使用678
目录卡678
国会图书馆分类679
摘要680
电脑取得图书馆资料682
专业期刊683
附录B乱数表(张祐绫)690
附录C推论统计与单案设计(王美书)692
引言692
单案设计中的统计显著性692
替代计算统计显著性的程序693
两个标准差程序693
比率-次数分配步骤694
实质显著695
统计显著性在单案设计中的限制695
低统计考验力699
效果大小700
附录D 常态曲线下超过效果大小值(ES)之比例(吴宜姗)703
附录E SPSS11.0视窗版学习指南(宋冀宁)705
您将在此附录学到的内容705
开始使用SPSS705
开启资料档706
修改储存707
浏览视窗版SPSS709
次数分配715
交叉表719
变项重新编码722
多变项表格727
统计显著性检定729
相关与回归731
创建指数733
图表737
复制分析结果于文件中741
关闭程式742
词汇表(张祐绫)743
参考书目761
英文索引(张祐绫、陈若平)775
热门推荐
- 2015790.html
- 1483840.html
- 1927828.html
- 741334.html
- 1578982.html
- 630073.html
- 554409.html
- 332054.html
- 1412972.html
- 3846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9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3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4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7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9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55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1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3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6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2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