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工程基础 概念、目的和方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系统工程基础 概念、目的和方法
  • 方永绥,徐永超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3119·849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系统工程基础 概念、目的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系统工程——一门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1

1.1.1 一门活跃的新学科1

1.1.2 什么是系统工程?1

1.1.3 一个历史小故事的启示2

1.1.4 小事情中的大道理3

1.1.5 可靠和节省5

1.1.6 不可缺少的工具6

1.1.7 与四化关系密切7

1.2 系统工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9

1.2.1 简单的回顾9

1.2.2 认识论上的背景12

1.2.3 系统工程树13

1.2.4 小结13

第二章 系统与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15

2.1 关于系统15

2.1.1 系统的定义15

2.1.2 构成系统的条件18

2.1.3 系统的特征20

2.1.4 系统的分类23

2.1.5 系统的三要素——材料、能量、信息23

2.1.6 系统功能的构造27

2.1.7 系统的行为28

2.2 关于系统工程30

2.2.1 系统工程的本质30

2.2.2 系统工程的定义32

2.2.3 系统工程中引入的新方法33

2.2.4 系统工程师——当代科学技术中的战略家38

2.3 系统中的“人-机”关系——“人-机”系统40

2.3.1 人-机的功能分配41

2.3.2 人-机接口41

第三章 系统理论中的数学准备43

3.1 状态变量和行为变量43

3.2 向量和向量空间44

3.3 行列式47

3.4 矩阵50

3.5 线性变换53

3.6 微商和积分54

3.7 随机事件与概率56

3.7.1 复杂事件的概率58

3.7.2 随机变数60

3.7.3 数学期望61

3.8 集合论61

3.8.1 集合61

3.8.2 集合的并与交64

3.8.3 集合的差与对称差66

3.8.4 文氏图68

3.8.5 谓词69

3.9 模糊集72

第四章 系统模型和模拟75

4.1 前言75

4.2 系统模型76

4.2.1 模型的定义、系统分析与辨识77

4.2.2 模型的分类80

4.2.3 由物理规律导出的模型83

4.2.4 自动机模型88

4.2.5 概率模型90

4.3 系统模拟92

4.3.1 实验法与模拟法的比较94

4.3.2 模拟程序95

4.3.3 举例96

4.4 模拟技术在大规模系统方面的应用103

第五章 系统问题的运筹与最佳化107

5.1 问题的类型和解析方法107

5.1.1 问题的类型107

5.1.2 常用的几种解析方法116

5.2 线性规划法(LP)118

5.2.1 什么是线性规划?118

5.2.2 线性规划的实例120

5.2.3 用作图方法求解122

5.2.4 单纯形法的原理123

5.2.5 留给读者的习题125

5.2.6 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性126

5.2.7 利用计算机处理LP问题130

5.3 对策论130

5.3.1 你胜即我负——二人零和对策131

5.3.2 怎样考虑最优策略132

5.3.3 混合策略134

5.3.4 由混合策略求最优策略136

5.4 动态规划DP138

5.4.1 从一个例题开始138

5.4.2 动态规划的顺序140

5.4.3 最佳性原理141

5.4.4 计算次数的比较142

5.4.5 投资问题的规划142

5.4.6 装货问题的规划144

5.4.7 应用范围146

5.4.8 习题146

5.5 网络和流通理论(图论)147

5.5.1 介绍一些拓扑术语151

5.5.2 关联矩阵154

5.5.3 图上所表示(定义)的量156

5.5.4 图上处理的问题157

5.5.5 用线性规划求解158

5.5.6 利用算法求解图上问题159

5.6 搜索论170

5.6.1 概述171

5.6.2 搜索的运动学172

5.6.3 探测理论174

5.6.4 搜索力量的最佳分配176

5.7 替换理论177

5.7.1 经济寿命178

5.7.2 替换策略180

5.8 预测方法182

5.8.1 经济预测方法183

5.8.2 技术预测186

5.9 决策论190

5.9.1 基本的决策问题190

5.9.2 统计决策论192

5.9.3 风险函数192

5.9.4 作为决策综合体的经营组织195

第六章 系统的设计、评价与可靠性196

6.1 系统设计的阶段划分196

6.2 设计程序198

6.3 系统设计中计算机的利用202

6.4 系统功能的构筑203

6.5 系统评价206

6.5.1 系统的有效度206

6.5.2 个别评价208

6.5.3 评价方法208

6.5.4 系统评价中计算机的利用230

6.6 系统可靠性233

6.6.1 概述233

6.6.2 系统可靠性的含义234

6.6.3 故障及其分布237

6.6.4 维护性和可用性239

6.6.5 各种寿命分布239

6.6.6 系统的可靠性的数学表示241

6.6.7 可靠性设计245

6.6.8 质量管理247

第七章 系统管理技术252

7.1 系统研制阶段的管理252

7.2 计划管理256

7.2.1 计划管理的必要性256

7.2.2 计划与分计划257

7.2.3 计划管理体系257

7.2.4 计划管理中的一些注意事项259

7.2.5 计划的形式260

7.2.6 任务分解构造和组织261

7.2.7 WBS和网络266

7.2.8 日程管理267

7.2.9 费用管理和预算管理268

7.2.10 情报资料管理270

7.3 计划评审技术(PERT)272

7.3.1 概述272

7.3.2 PERT/人力管理303

7.3.3 关键路径法(CPM)306

7.3.4 PERT/费用308

7.3.5 PERT和计算机310

7.3.6 习题310

7.4 网络评审技术(GERT)312

7.4.1 随机网络的特点312

7.4.2 用GERT方法解决问题的步骤313

7.4.3 随机网络的元素313

7.4.4 问题的形式表述及数据收集(实现GERT的步骤1及2)315

7.4.5 随机网络分析(实现GERT的步骤3及4)317

7.4.6 网络评审(实现GERT的步骤5)325

7.4.7 GERT的应用简例326

[附录] 系统开发的新动向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