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推拿功法学 供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吕立江主编;吕明,王艳国,王继红,井夫杰,冀斌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0860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推拿-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推拿功法学 供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篇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推拿功法学的基本概念1
第二节 推拿功法学的特点2
一、内外兼修,由外及内2
二、动静结合,以动致静2
三、练力重气,形神合一2
四、意气合练,强调内劲3
五、自我锻炼,贵在坚持3
第三节 推拿功法与推拿手法的关系4
第四节 推拿功法学的内容、任务与研究范围5
第五节 推拿功法学的学习方法与意义6
第二章 推拿功法学的历史沿革8
第一节 推拿功法的起源8
一、来源于生活8
二、古代的角斗8
三、古代的舞蹈9
四、仿生舞蹈的演变9
第二节 历代推拿功法的发展10
一、先秦时期的功法10
二、秦汉时期的功法12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功法15
四、隋唐时期的功法16
五、宋金元时期的功法17
六、明清时期的功法18
七、近代功法的发展20
八、现代功法的发展21
第三章 推拿功法学的基本理论23
第一节 阴阳五行与推拿功法的关系23
一、阴阳学说与推拿功法23
二、五行学说与推拿功法24
第二节 脏腑经络与推拿功法的关系25
一、藏象学说与推拿功法25
二、经络学说与推拿功法27
第三节 精气神与推拿功法的关系27
附:功法常用经络与腧穴29
第一节 功法常用经络29
一、十二经脉29
二、奇经八脉30
三、十二经别31
四、十二经筋31
第二节 功法常用腧穴32
一、手太阴肺经32
二、手阳明大肠经32
三、足阳明胃经33
四、足太阴脾经35
五、手少阴心经35
六、手太阳小肠经36
七、足太阳膀胱经36
八、足少阴肾经38
九、手厥阴心包经39
十、手少阳三焦经39
十一、足少阳胆经40
十二、足厥阴肝经41
十三、督脉42
十四、任脉43
十五、经外奇穴44
第四章 推拿功法学的基础知识45
第一节 推拿功法的分类45
一、按功法锻炼的姿势分类45
二、按功法锻炼的动静分类47
三、按功法锻炼的内外分类48
第二节 推拿功法的作用48
一、增力添劲…强筋壮骨48
二、调和气血,疏通经络49
三、协调脏腑,平衡阴阳49
四、扶正祛邪,培育元气50
五、养生益智,延年益寿50
第三节 推拿功法锻炼的基本原则51
一、松静自然51
二、灵活准确51
三、圆软柔和52
四、意气合一52
五、树立三心52
六、循序渐进53
第四节 功法锻炼的基本方法53
一、形体锻炼53
二、呼吸锻炼60
三、意念锻炼63
第五节 功法锻炼注意事项65
一、明确锻炼目的65
二、选好锻炼环境65
三、选择合适时间65
四、准备锻炼物具65
五、注意镇静从容65
六、重视练后问题66
第六节 功法锻炼的运动量要求66
一、练功运动量的要素66
二、练功运动量的要求67
第七节 推拿功法锻炼的效应68
一、正常效应68
二、异常效应69
第五章 推拿功法常用术语与常用练功穴窍71
第一节 推拿功法常用术语71
一、意念71
二、杂念71
三、入静71
四、意守72
五、胎息72
六、闭息72
七、真息73
八、踵息73
九、丹田73
十、三关73
十一、内气73
十二、内丹74
十三、内观74
十四、八触74
十五、昏沉74
十六、小周天74
十七、大周天75
十八、意气相随75
十九、恬淡虚无75
二十、气沉丹田75
二十一、意守丹田76
第二节 常用练功穴窍76
一、百会76
二、天庭76
三、上丹田77
四、中丹田77
五、下丹田77
六、尾闾关77
七、夹脊关78
八、玉枕关78
第六章 推拿功法对人体的生物学效应研究79
第一节 功法对运动系统的影响79
第二节 功法对循环系统的影响82
一、对心脏功能及冠脉循环的影响82
二、对血管的影响83
三、对肺循环和脑循环的影响83
四、对血流变及血液成分的影响84
第三节 功法对呼吸系统的影响85
一、对肺功能的影响85
二、提高肺的免疫功能86
第四节 功法对消化系统的影响87
一、对消化液的影响87
二、对胃肠运动的影响87
第五节 功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88
一、对神经递质的影响88
二、自主神经的调节88
三、对感觉和运动神经的调节88
四、对大脑高级功能的调节89
第六节 功法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91
一、对体液免疫的影响91
二、对细胞免疫的影响91
第七节 功法对人体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的影响93
中篇 功法篇95
第七章 易筋经95
第一节 概述95
第二节 易筋经特点96
一、抻筋拔骨96
二、以形导气96
三、协调平衡97
第三节 易筋经十二势97
第一式 韦驮献杵势97
第二式 横胆降魔杵势99
第三式 掌托天门势100
第四式 摘星换斗势102
第五式 倒拽九牛尾势103
第六式 出爪亮翅势105
第七式 九鬼拔马刀势106
第八式 三盘落地势108
第九式 青龙探爪势110
第十式 饿虎扑食势112
第十一式 打躬击鼓势(又称打躬势)114
第十二式 掉尾摇头势(又称掉尾势)115
第八章 少林内功119
第一节 概述119
第二节 少林内功的特点120
一、以力贯气120
二、运用霸力120
三、外紧内松121
第三节 基本裆势121
一、站裆势121
二、马裆势122
三、弓箭裆势123
四、磨裆势124
五、亮裆势125
六、并裆势125
七、大裆势126
八、悬裆势127
九、低裆势127
十、坐裆势128
第四节 单人锻炼法128
第一式 前推八匹马128
第二式 倒拉九头牛129
第三式 单掌拉金环130
第四式 凤凰展翅131
第五式 霸王举鼎132
第六式 两手托天133
第七式 顺水推舟134
第八式 怀中抱月135
第九式 仙人指路136
第十式 平手托塔137
第十一式 运掌合瓦137
第十二式 风摆荷叶138
第十三式 顶天抱地139
第十四式 海底捞月140
第十五式 饿虎扑食141
第十六式 力劈华山142
第十七式 乌龙钻洞142
第十八式 单凤朝阳144
第十九式 三起三落145
第五节 双人锻炼法146
第一式 推把上桥146
第二式 双龙搅水146
第三式 双虎夺食147
第四式 箭腿压法148
第五式 八走势149
第九章 推拿器械练功150
第一节 器械练功概述150
一、练功器械的种类150
二、器械练功的准备152
三、器械练功的注意事项152
第二节 部位器械练功法153
一、指力器械练功法153
二、腕力器械练功法154
三、臂力器械练功法156
四、背力器械练功法160
五、胸部器械练功法162
六、腹部器械练功法165
七、腿力器械练功法167
附:沙袋练功170
第十章 其他功法174
第一节 放松功174
第二节 内养功176
第三节 站桩功179
自然式站桩180
三圆式站桩180
下按式站桩181
伏虎式站桩182
休息式站桩183
少林剑指式站桩184
第四节 五禽戏185
第五节 六字诀195
第六节 八段锦199
第七节 保健功207
一、静坐207
二、耳功208
三、叩齿208
四、舌功208
五、漱津209
六、擦鼻209
七、目功209
八、擦面210
九、项功210
十、揉肩210
十一、夹脊功211
十二、搓腰211
十三、搓尾骨211
十四、擦丹田211
十五、揉膝212
十六、擦涌泉212
十七、织布式212
十八、和带脉213
第八节 练功十八法213
第一法 颈项争力214
第二法 左右开弓215
第三法 开阔胸怀216
第四法 展翅飞翔217
第五法 叉腰旋转218
第六法 弓步插掌219
第七法 双手攀足220
第八法 左右转膝221
第九法 仆步转体222
第十法 俯蹲伸腿223
第十一法 扶膝托掌224
第十二法 胸前抱膝225
第十三法 雄关漫步226
第十四法 歇步推掌227
第十五法 上下疏通227
第十六法 左右蹬腿228
第十七法 四面踢毽229
第十八法 摩面揉谷230
第九节 脊柱功233
第十节 鹰爪功237
下篇 应用篇241
第十一章 功法应用概论241
第一节 临床应用概述241
第二节 应用原则242
一、循序渐进242
二、动静结合242
三、因人制宜243
四、科学应用243
第十二章 推拿功法常见疾病应用245
第一节 局部疾病应用245
一、颈部疾病245
二、肩部疾病246
三、上肢疾病248
四、腰部疾病249
五、膝部疾病250
六、踝部疾病251
第二节 整体疾病应用252
一、高血压病252
二、糖尿病254
三、肥胖症256
四、哮喘257
五、心肌炎257
六、失眠259
七、内脏下垂260
八、慢性肝病261
九、阳痿262
附篇 古代文献选读264
一、彭祖导引法264
二、老子按摩法265
三、圣济总录·治法·导引266
四、规中指南(节选)·止念第一266
五、胎息精微论(节选)267
六、去病延寿六字法268
主要参考文献269
热门推荐
- 1784882.html
- 2716268.html
- 1146239.html
- 3814747.html
- 255657.html
- 557148.html
- 1023106.html
- 1896311.html
- 2521222.html
- 3186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7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0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5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4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0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5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02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8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41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