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提升策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立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663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国际市场-市场竞争-评价模型-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提升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对比研究5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模型与统一6
一、比较优势的概念6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模型7
三、一个统一体系的描述9
第二节 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及内容11
一、竞争优势的概念11
二、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观点13
三、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对比分析16
第三节 国家层次的关系:比较优势理论包含竞争优势观点22
一、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一致之处22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部分23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联系和共同点24
第四节 企业层次的推论:超额价值就是一种比较优势25
一、波特三部曲的内在逻辑25
二、比较优势概念和超额价值概念实质的同一26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不统一27
第五节 波特之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制度环境28
一、制度环境说的特定时代背景28
二、制度环境说的遗憾与缺陷29
第六节 本章小结30
第二章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制造业竞争力与中国33
第一节 时间: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信息经济34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和国家竟争范围的影响34
二、企业的竞争范围34
三、战略、优势与IT:波特的观点与局限37
四、信息技术对竞争范围的影响40
五、新国际分工与国家价值链45
第二节 空间: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中国47
一、制造业中心转移带来的战略机遇期47
二、入世影响及应对50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两个空白的填补52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实证空白52
二、中国竞争优势产业的选择空白53
第三章 评价方法:现存问题与本书观点58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回顾58
第二节 常用评价方法与指标分析61
一、多因素综合评价法61
二、生产率法64
三、进出口数据法69
四、利润法69
第三节 与波特方法的研究比较70
一、多因素综合评价法70
二、进出口数据法70
第四节 产业竞争力四层次论72
一、第一层次:产业环境74
二、第二层次:生产率74
三、第三层次:市场份额75
四、第四层次:产业利润76
第五节 波特竞争力体系的固有矛盾76
一、理论体系:企业层面利润基点与国家层面生产率基点之间的不一致77
二、评价方法:多因素钻石模型与进出口数据测定之间的矛盾78
三、理论与方法:实际评价中对利润和生产率两个理论基点的全部放弃79
四、创新与复回:FDI处置原则与制度环境说的冲突79
第六节 本章小结81
第四章 中国实证:合适的评价指标与产业分类法82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关注点82
一、研究目的82
二、关注点83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范围83
一、文献中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必须是针对中国的83
二、文献中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必须是针对制造业的84
三、文献中关于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必须是实证性的85
第三节 编码和分类85
第四节 分析与发现89
一、对应产业竞争力四个层次的四种评价方法89
二、几种常见分类法及问题93
第五节 选择结论95
一、评价方法与指标选择95
二、产业分类法选择98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99
第一节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的优点与缺陷99
第二节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标和生产率指标的应用100
第三节 评价指标与分析样本的选取104
一、评价指标104
二、分析样本105
三、研究内容108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结果108
一、RCA值与CA值的计算108
二、线性回归预测与时间序列图分析111
三、相关分析119
四、聚类分析120
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122
附录:对比三资企业关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131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应用131
二、分类法的确定和参照物的选取133
三、评价过程与发现135
四、进一步的数据分析145
五、与新兴主导产业选择结论的比较147
六、合理的中国制造业布局149
第六章 结论模型:基于比较优势来源的竞争优势分析框架153
第一节 钻石模型的四个支点:几种问题分析155
一、要素条件155
二、需求条件157
三、相关与支持产业158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159
第二节 比较优势的四个来源:一个更加完整充分的分析框架161
一、自然资源161
二、劳动力162
三、资本164
四、技术165
第三节 新菱形模型的政策含义166
一、有关政府职能的主要观点166
二、有效的产业政策167
三、自由、开放、竞争:政府职能的关键词171
第四节 本章小结172
第七章 案例启示:以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力与政府作用的关系174
第一节 摘要:主要观点中的五个严重问题174
第二节 两对基本概念的混淆188
一、在竞争力的层次上,混淆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188
二、在竞争力的主体上,混淆政府作用与企业作用190
第三节 文中:其他不能不指出的错误193
第四节 本章小结197
参考文献199
后记214
热门推荐
- 1733969.html
- 1782514.html
- 398039.html
- 2981557.html
- 3092666.html
- 353895.html
- 1896271.html
- 2135228.html
- 1061023.html
- 1519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0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9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4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53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9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5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1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0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