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教育史 上
  • 郭齐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2539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研究对象1

二、学习、研究中国教育史的目的和意义3

三、学习、研究中国教育史的方法5

第二章 从原始自然形态的教育到古代学校的萌芽8

一、原始自然形态的教育8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12

第三章夏、商、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15

一、夏、商、西周历史年表15

二、夏代学校的传说16

三、商代学校——古代官学的雏形17

四、西周官学制度的发展和“六艺”教育的形成20

五、夏、商、西周教育的基本特点32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自由讲学的兴起和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33

一、私学产生的历史条件33

二、私学的兴起在教育史上的意义和作用38

第五章 孔子的教育思想41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41

二、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43

三、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45

四、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49

五、关于教育内容的思想53

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58

七、关于知识教育的思想68

八、关于教师的思想76

九、孔子在教育史上的贡献及影响80

第六章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83

一、孟子、荀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83

二、论教育作用84

三、论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87

四、论道德教育89

五、论教与学93

第七章 《礼记》中的教育思想97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97

二、《大学》中的教育思想111

三、《中庸》中的教育思想115

四、《乐记》中的教育思想119

第八章 墨子的教育思想123

一、墨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123

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124

三、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思想126

四、关于道德教育与修养的思想127

五、关于教学方面的思想130

第九章 儒墨道法各家教育思想之比较134

一、儒墨道法各家简介134

二、关于教育目的问题139

三、关于教育内容及对待传统文化问题141

四、关于人性论及教育作用问题145

第十章 齐国的稷下学宫151

一、稷下学宫创设的历史条件151

二、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153

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156

第十一章 秦代的教育159

一、整理和统一文字160

二、普设官学——学室161

三、设置博士官161

四、“行同伦”,“设三老以掌教化”163

五、“颁挟书令”,“禁私学以吏为师”164

第十二章 汉代的文教政策168

一、汉代文教政策形成的过程168

二、汉武帝时期文教政策的确立171

三、“独尊儒术”国策的历史必然性及对教育的影响175

第十三章 汉代的教育制度与选士制度180

一、汉代的官学制度180

二、汉代的私学制度185

三、汉代的选士制度187

第十四章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191

一、生平和哲学社会伦理思想191

二、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195

三、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198

四、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200

五、关于知识教育的思想203

第十五章 王充的教育思想206

一、生平和哲学思想206

二、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209

三、关于教育作用及培养目标的思想211

四、关于教学方面的思想213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217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217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225

第十七章 嵇康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228

一、嵇康的教育思想228

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230

第十八章 隋唐的文教政策与教育制度240

一、隋代的教育240

二、唐代的文教政策242

三、唐代的教育制度245

第十九章 唐代的科举制度255

一、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255

二、唐代科举考试的手续257

三、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和方法258

四、唐代科举考生的生活及考试流弊262

五、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作用和影响265

第二十章 韩愈的教育思想269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269

二、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的思想270

三、关于教师问题的见解272

四、关于识别人才和培养人才的思想275

五、关于道德修养276

六、关于教与学的思想278

第二十一章 柳宗元的教育思想281

一、关于儒佛道三教调和的主张282

二、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主张284

三、关于师友问题的见解286

四、关于学习和修养的见解288

第二十二章 宋代的文教政策、教育改革与教育制度、选士制度292

一、宋代“重文崇儒”的文教政策292

二、北宋的三次教育改革294

三、宋代的教育制度302

四、宋代的科举制度306

第二十三章 宋代的书院与蒙学315

一、书院制度的起源315

二、北宋的著名书院316

三、南宋书院的发展317

四、书院的特色及影响318

五、宋代蒙学的发展321

第二十四章 朱熹的教育思想326

一、理学的产生326

二、朱熹的生平和教育活动332

三、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334

四、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337

五、关于“小学”与“大学”教育任务的研究338

六、关于道德修养的主张341

七、关于教学的思想344

第二十五章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35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353

二、“明理”、“立心”、“做人”的教育目的论354

三、“切己自反”的道德教育论357

四、“道不外索”的教学论359

五、陆九渊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3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