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吴福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吴福桢
  • 吴锡华,高兆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1161879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吴福桢(1898~1996)-传记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吴福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少年立志为民除虫害1

第一节 景色秀美 书墨淡香的出生地3

第二节 一心向学 立志学植保4

第三节 南京高师农科首届学生6

第四节 幸遇名师张巨伯7

第五节 学业未毕 实地治虫8

第六节 第一个治虫现场会8

第七节 赴美深造10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治虫30年13

第一节 棉虫防治的奠基人15

《棉铃虫金刚钻之研究报告》16

《地老虎之研究》17

熏蒸消毒美国棉种18

《中国棉作五大害虫》20

《中国棉虫分布调查》22

为《中国棉虫之研究与防治》作序24

第二节 治蝗先驱26

两次治蝗实战27

宣传科学 破除迷信27

播讲治蝗知识28

全国蝗患情况调查30

第三节 使用药械治虫的首创者32

三管齐下治虫害33

《重要杀虫药剂及国产喷雾器之应用》35

第四节 在中央农业实验所17年36

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植物病虫害系主任37

《中国农业害虫之防治及研究情况》39

不懈治虫 支持抗战42

总结抗战胜利前的防虫治虫工作45

主持全国病虫防治研讨会48

第五节 创建病虫药械制造实验厂49

选厂址渝郊良心桥50

“农业的兵工厂”51

抗战胜利 由渝迁沪52

厂徽54

挚友朱凤美55

第六节 家人重聚南京57

第七节 广育人才 桃李满园58

第三章 从六足学会到中华昆虫学会61

第一节 六足学会创始人之一63

第二节 各大学、各地昆虫学会64

第三节 任中华昆虫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长65

第四节 在中华昆虫学会第二次年会上发表论文66

第五节 创办《中华昆虫学会通讯》69

第四章 喜迎新中国诞生71

第一节 坚留大陆 不去台湾73

第二节 科普佳作《昆虫与人类》75

《昆虫世界乎?人类世界乎?》75

《昆虫善于适生》76

《昆虫为人类之大敌》78

《昆虫为人类之益友》80

《昆虫之命运》83

第三节 专著《中国的飞蝗》85

“我国蝗患自古称烈”85

盛赞解放区的治蝗经验86

飞蝗的分布与地势、温度、雨量有关87

人工治蝗法88

药剂治蝗法89

根本治蝗之道90

第四节 中华昆虫学会改名为中国昆虫学会91

第五节 在中国昆虫学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91

第六节 感慨新旧社会的对比93

第七节 痛悼恩师张巨伯95

以科学方法在田间研究害虫的第一人96

我国昆虫研究团体的创建者97

中国在大学教授昆虫科学第一人97

第八节 盛赞邹秉文98

“东南三杰”之一99

雄才大略功勋卓著100

师生情义深102

第九节 奉调中央农业部植保局103

第十节 被错划“右派” 下放宁夏106

第五章 宁夏工作二十载109

第一节 支援“老、少、边”建设111

先读《朔方志》熟悉风土情112

边研究 边建系113

申请立项 开展农业昆虫基本调查115

调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116

第二节 当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政协委员118

第三节 艰苦的调查研究历程119

林木害虫大发生119

乘羊皮筏子横渡黄河120

“革命虫”——虱子121

南有柑橘实蝇 北有枸杞实蝇123

一场虚惊124

六盘山上高峰125

“养虫”是研究害虫的重要手段127

显微镜下的“昆虫世界”127

“社会主义大协作”129

第四节 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来访130

第五节 为宁夏引进泰国良种西瓜132

第六节 关心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134

第七节 《科学研究人员的修养与工作方法》(摘要)135

“首先要立大志”136

“百折不回 锲而不舍”137

“广博与精深”138

专心致志139

“正确对待偶然性”139

“过好基础知识、操作技术、外文这三关”140

“同道之间的互相合作”141

第八节 科学考察与讲学142

赴内蒙古考察142

赴新疆考察144

在新疆讲学147

新疆农业昆虫区系特点147

治虫成绩与技术148

植物检疫150

对药械治虫的几点建议150

第九节 创建“宁夏农业昆虫标本馆”151

第十节 编著《宁夏农业昆虫图志》两集152

第十一节 落寞中的温暖155

第十二节 科学的春天157

出席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全国科学大会158

《八十高龄戴红花》159

第十三节 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主席161

第六章 重返北京 发挥余热163

第一节 调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165

第二节 蜚蠊——最古老的害虫174

蜚蠊与人类的关系174

中国常见室内蜚蠊种类176

蜚蠊的防治177

发现新的蜚蠊种属178

第三节 “蟋蟀——祖先最有研究的昆虫”179

“2500年前的《蟋蟀》篇”179

以鸣叫声鉴定蟋蟀种类180

相继发现中国新纪录和新种182

评风靡一时的斗蟋热182

盛赞《斗蟋》183

第四节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昆虫卷》185

编委会主任185

条目撰稿人186

编辑人员多辛劳187

第五节 参加《西藏昆虫》的编写和鉴定188

第六节 参加《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的鉴定189

第七节 《云南森林昆虫》191

第八节 出席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193

提案改善植保所科研条件194

提案建立植物保护标本馆196

呼吁改善农业科研条件198

第九节 在农工民主党表彰大会上讲话199

第十节 新闻媒体的报道202

《访“虫王”》203

《植物医生》205

《兰幽香飘远松寒不改容》207

《他一生钻研昆虫》209

获“国际名人荣誉证书”211

第十一节 重返南京访故土211

第十二节 喜迎九十华诞214

第十三节 参加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学大会218

第十四节 最后的题词和最后一篇文稿219

第十五节 世纪之交金善宝221

第七章 大爱无垠225

第一节 尊父爱母227

第二节 深爱贤妻229

第三节 手足情深236

第四节 舐犊爱浓242

第八章 轶事趣闻247

第一节 知虫胜于知儿女249

第二节 忍俊不禁249

第三节 不翼而飞的袜子250

第四节 老顽童250

第五节 路不拾遗251

第六节 原来如此251

第七节 手绢与炉箅的亲密接触252

第八节 一棵天价大白菜252

第九节 之乎者也的英语252

第九章 最后的日子255

附录261

附录1 追思·怀念263

附录2 吴福桢获得的表彰与奖励282

附录3 吴福桢生平年表284

附录4 吴福桢著作、报告目录290

后记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