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审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审视
  • 杨宏雨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学林出版社
  • ISBN:780730194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审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辩证1

第一节 现代化的核心是西方文明1

第二节 现代化比西化有着更丰富的内涵6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与转换18

第一节 最初选择:用资本主义救中国18

第二节 “以俄为师”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次转换23

第三节 “摸着石头过河”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第二次转换3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目标下的效率经济42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解读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解读与业绩评判43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业绩评判47

第二节 把历史还给历史:计划经济模式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52

一、计划经济模式是对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52

二、要以历史的科学的态度对待计划经济模式58

第三节 市场经济:自主、平等、竞争、开放的经济61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61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3

三、市场经济的作用65

四、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67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69

第四节 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为什么这么难6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历程80

三、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为什么这么难82

第五节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坎坷历程84

一、谷春帆、施复亮等人的思考84

二、毛泽东时代的探索87

三、走上社会市场经济的坎坷历程90

四、邓小平的特殊贡献96

第六节 寻求公平与效率的黄金搭配99

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99

二、关于中国目前公平问题的若干思考104

第七节 中国还需要政府干预吗115

一、宏观调控的原因115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121

三、中国还需要政府干预吗123

第四章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大基石126

第一节 破解百年困惑:制约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因素分析126

一、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回溯127

二、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六大因素131

第二节 民主与社会主义140

一、民主的基本内涵140

二、民主与社会主义142

第三节 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14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辩证149

二、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若干思考154

第四节 法治:良法之治与守法之治的完美结合162

一、法治是良法之治163

二、法治是守法之治164

三、法治与民主165

第五节 法是自由、正义的向导168

一、法律仅仅是工具吗168

二、法工具观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172

第六节 依法治国,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176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和意义176

二、健全以宪法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78

三、加强权力规范与权力制约,推进行政法治188

四、保证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正192

第七节 法治教育,为什么总是成效不大201

一、法治教育与政治现代化201

二、法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哪儿209

第五章 文化现代化:改造国民性,重铸中国魂211

第一节 “五四”以来中国人对“文化”的界定211

第二节 现代化与文化发展227

一、文化和内生型现代化的关系228

二、文化和外生型现代化的关系229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问题234

一、辩证地看待各种文化争论234

二、把文化问题相对独立236

三、用多元的历史的方式来实现批判地继承238

四、迎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239

第四节 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244

一、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245

二、“双百”方针与思想自由248

三、“二为”方向与创作自由、文化启蒙255

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57

五、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259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经验264

第一节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265

第二节 在改革中开放,在开放中改革272

第三节 走科教兴国之路276

第四节 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279

第五节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286

主要参考文献300

后记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