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遗书五种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明清遗书五种
  • (明)姜垓,(清)朱溶等撰;高洪钧等整理校点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3132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1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836页
  • 主题词:中国-古代史-史料-明代;中国-古代史-史料-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遗书五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流览堂诗稿残编1

序1

出版说明1

庚寅五月承闻桂岭消息仿同谷七歌兼怀同年友方大任平乐府七首2

卷一2

忆长兄歌3

宛转歌3

善哉行4

丹阳雪中逢黄正色4

黄河决4

步出夏门行5

中秋忆家率然作歌6

岁晏行6

度关山6

戊子四月归涂寓居胶东,怆心骨肉死生间隔,聊作七歌以当涕泣云尔7

贫士行7

舟中留别真州家大令10

仲冬草堂兰秀10

卷二10

录别11

灵?寺11

秋夜感怀11

述怀13

答友14

同园席上韵怀樗樵梁四14

赠太师大学士吏部尚书谥忠敏高公宏图15

思亲15

赠赵进士甥?16

放歌行赠吴宫尹17

林翁行17

卷三17

烈妇行18

暴风叹19

唐礼部市楼酒酣赠歌19

流萤叹19

雁山瀑布歌20

赠姊丈王文学21

寒山草堂歌赠文征君从简21

别四妹22

偕客小饮23

繇下崦泛舟会真阁23

卷四23

江南春曲23

谒韩蕲王墓23

月下咏梅24

和曹生见送25

送雪蕉居士往云间25

卷五25

雨过中峰访苍大师不值25

投宿徐氏山庄25

四月将抵莱,颇虑投邑傍险,先憩即墨大觉禅院。值病急问药,便遣讯母兄商进止。慕亲忧时辄多比兴26

涟水道中26

云阳追愤27

江都述怀27

游八功潮音庵,有蜀僧若冰能诗,援笔和赠,不称名姓,旋访竹院28

南徐中秋逢山东亲故凭寄家书28

和赠邓秀才汉仪29

省母于役过广陵,陈大令、曹秀才、汪征君并兄子伯安到船送,已发复留席,限十二韵留别,诸子各有作竟夕,明日行29

齐价人载酒过草堂,偕秋若、圣野、霖臣分作29

亭山集29

赋得荷花三十韵30

焦山述游31

余将卜居漻西,留宿张孝廉城南别墅旬日,赋诗言怀32

和沈无封赠别之作32

卷六32

和叶圣野献岁二日送余东归省母32

寓亭书怀兼别阶六诸子33

端午后一日淮阴大云庵阶六白云分作33

过八宝雨中素臣李三邀宿同园,偕韫仲张孝廉、性之徐山分韵即席各作34

淮阴览古34

润州秋怀八首35

仰止轩吊杨忠愍35

自真州到郡留别二兄35

依二兄放舟访弟奉和35

九日京口登高作37

鹤林寺怀古37

招隐寺怀古37

草堂偕林若抚分赋38

仲冬访道开和尚未值,时公有广陵之行,留赠二首38

农部申侍郎见过贻示新篇有赠兼呈令五弟内史39

长至述怀39

哀丧乱诗40

贼梗,会故友以转漕往来河上,恃之无恐,却赋志感42

兄被罪幽拘,仆乘间入西曹伺问,及将母南窜,苦42

甲申春感怀,时闻大驾亲讨42

流寓广陵家书至,大兄岁暮抵京,在西曹留伴系臣待恩43

燕邸忆万寿祺在淮南43

楼夜43

哀济南44

左黄门奉诏察核留京九江兵饷还朝,相值江上便道归莱邑,奉赠二首44

十二月一日泊吴阊45

秦邮舟中45

旅宿45

乙酉元日46

孟冬朔感怀二首46

雨中憩万松庵47

赠高阁老47

雨中放艇过虎丘刘氏别业47

乙酉冬至和仲兄五首48

临镜忽见白发满头,内子惊叹,仆宁不伤,口号相遣49

自天台西陆达东阳山,行二百余里始下竹船,领幼子西来,喜山溪林木之胜,口号示客49

九日49

丁亥春夏僦居瀫水北郭,闲田佣书,隐名莫或知者,行坐起居不无比兴50

江外遣愁50

寄章台50

伤春51

徐氏园夜集偕诸子即席作51

新柳52

喜钱二自桂林奉饬还,和留守相公行在扈驾诸公赠别之作,兼怀令兄中丞方大阁学、吴二大理、钱五郎中、汪皞职方53

山中逢毛晋、周荣起兼忆高起之亡53

奉简叶三兼示申中书、齐举人53

奉和留守相公劳师全阳咏道旁古松之作54

壬辰三月登望石山题壁55

送徐四元日入金陵55

喜余大自云间来夜话,明日送往娄江55

和朱秀才鹤龄见寄55

赠友人二首56

登望石山奉和叔父贞文先生56

己丑仲春邓尉探梅,以雨阻留玄初先生斋中,用高季迪田居韵题赠七首57

跋59

姜考功传61

附录61

姜贞文先生谥议64

莱阳姜贞文公偕继室傅孺人合葬墓表65

请代兄系狱疏67

上陈邑侯去蠹役69

卷上69

松斋遗文69

寄荆庵大士72

寿张仲嘉先生七十八岁序73

与仲嘉书74

纪梦75

上陈邑侯救正审编76

上陈邑侯七社除鹰78

上陈邑侯为张氏两生81

游大泽山记82

公奠约82

乩笔记88

诸葛武侯择配得丑妻论89

上邑侯叚公停征90

卧云子传93

李卧云遇难始末94

韩良辅先生传96

与烟霞散人蒋云石书96

送林楚翘游东武放鹤村序97

告亡室江氏文100

复海阳令高公102

卷下102

与郭虞邻书104

寄钜野同宗凌云书105

寄康侯高公105

寄二郦先生书106

祭翰林检讨齐光高公文107

上相国陈公为程母题碑109

上直隶高制台条陈110

上程邑侯驳地丁顺路113

拟申救大名道陈法疏115

上相国陈公书118

上淮徐道高公书119

祭淮徐道高公尊堂太夫人文121

拟上条陈疏122

家藏延陵碑真迹记124

刻薛文清公不祥篇跋语126

复安徽高藩台127

复高藩台129

复建平令杨廷可书129

卷一133

卧园诗话133

卷二153

卷三170

卷四189

卷五208

卷六224

洧阳送别诗243

附录243

官阁联吟集261

序261

序262

题词263

序263

韵芳阁吟稿264

闺秀题词264

浣芳阁吟稿272

碧筠楼吟稿278

题词289

花著龛诗存289

咏史292

读吴梅村先生诗292

卷一292

费宫人刺虎歌293

陈桥293

舅氏于重五日至宋小住即别293

题家希唐兄欎单越图294

同人醵脩李靖悫先生墓感赋295

沙塘295

阏伯台咏古得四十韵296

消寒九集,与家希唐兄、秋岚兄及弟执分咏睢阳古迹,得李令泉296

题贾静子先生遗照297

子夜歌297

久不得谢佑甫书感赋298

大梁题壁299

阅桃花扇传奇299

岁成299

无题300

采臣从兄为作小印走笔奉谢300

赠东郭生301

隋堤谣302

祭诗302

薄醉为人作书甚劣,诗以谢客302

拟君马黄303

拟将进酒303

西陂曲304

松筠庵拜杨忠愍公像305

渡黄河305

寄弟305

函谷关306

望中岳306

偶成306

济洛川306

关中杂诗上张诗舲中丞307

望华山307

马伏波祠308

宁羌感旧309

定军山诸葛忠武墓309

五丈原吊诸葛忠武309

终南山309

锦城怀古310

武功吊苏属国311

归途经宝鸡311

将抵家赋此寄弟312

自华州至华阴得咏古诗三章,随兴所至,不计挂漏也312

茂陵312

饮萧亚史寓斋即席赋此313

咏怀314

社平咏古314

卷二314

将之京师赋此寄弟314

赠周小轩同年即仿其体315

家弟入都小住别后赋寄315

送苏赓堂给谏归广东315

壬子感事316

苦寒行316

阅《南史》感赋317

京邸感怀317

题邓梅支317

凉宵忆旧318

赠徐丹山员外318

泊天津318

重有感322

秋夜有怀322

赠曹鹤屿同年324

陪徐仲升太保、王青崖太守、曹鹤屿水部至中南海僧舍324

喜闻官军克复武昌、汉阳两郡,奇呈曾涤生师325

检堂得受子谱,内有秋航上人四局,怀人感事,情见乎词327

登郡城楼327

祭先大夫墓327

喜闻河北奏凯328

乙卯元旦试笔328

吴安谷出守衡州,枉道过宋328

孟民从弟归自豫章赋此赠之329

题亡弟投辖轩剩稿329

叶润臣、孔绣山两舍人招集慈仁寺补修禊事,是日并祭顾亭林先生330

雨夜率僮仆登城330

端午330

留别符南樵孝廉即步其送行原韵331

因事久羁大梁感赋332

杂诗332

读史杂感333

杨烈女诗336

杨丈汀芦孝廉,招同人及朝鲜吴亦梅饮,以“春秋佳日登高赋诗”八字,嘱同朱伯韩观察、何青耜侍御、冯鲁川、李子衡两比部、许海秋舍人、王霞举孝廉,分韵赋诗,分得“高”字,次日赋此,并调汀稿336

卷三336

捉船行337

偶感337

潞河337

哭从兄秋岚诰338

陈德生同年视学滇南出保阳未及晤,赋以寄之338

梦宋鹿亭太守338

驿馆见燕子旧垒诗以叹之339

开州赠齐筱北刾史339

胡铁龛同年过保阳赋赠339

因事赴大名道中感赋339

天津340

己未元旦试笔寄都中诸故人340

题家小铁戊丁舟车集即送其赴官南皮340

赠石襄臣太守341

庚申春341

葛沽看花歌342

寄王子范343

夜坐对月343

哭谢佑甫茂才343

送观师舟奉檄监税奉天344

辛酉春重赴官津门感赋344

喜晤金芝圃同年344

边关秋夜344

招秦谊亭、刘开生、家小铁饮郡廨壁柳山房345

寄铁龛即促其来天津345

答铁龛345

秦谊亭为余画《长城饮马图》率题长句346

咏史347

禽言347

题家小铁受砚图348

送刘开生赴江南曾相国幕348

黄东畬大令出示诗集并枉赠章赋此奉酬349

南皮盐山怀古二绝349

次沧州一饭即行349

述怀感旧350

卷四350

追往行八十韵352

题陈碧珊大令顺水收帆图长卷352

摸鱼儿355

愁春未醒355

浣露词355

南浦355

行香子356

望江南356

散天花356

相见欢357

满庭芳357

临江仙357

浪淘沙358

清平乐358

菩萨蛮358

高阳台358

菩萨蛮359

前调359

金缕曲359

踏莎行360

望江南360

沁园春360

浣溪纱361

如梦令361

巫山一段云361

海棠春361

念奴娇362

雨霖铃362

凤凰台上忆吹箫362

六州歌头363

水调歌头363

长亭怨慢365

台城路365

寒木春华词365

醉春风366

台城路366

醉春风366

浪淘沙367

虞美人367

百字令367

贺新郎368

临江仙368

暗香368

满江红369

凤凰台上忆吹箫369

水龙吟370

贺新郎370

贺新郎370

忆旧游371

菩萨蛮371

采桑子371

双头莲371

贺新郎372

月华清372

甘州372

摸鱼儿373

醉花阴373

望江南374

念奴娇374

念奴娇374

长亭怨慢375

祝英台近375

齐天乐376

贺新郎376

浣溪沙376

醉春风377

贺新凉377

前调377

蝶恋花378

酷相思378

菩萨蛮378

念奴娇378

忆旧游379

前调379

齐天乐379

柳梢青379

齐天乐380

菩萨蛮380

祝英台近380

丑奴儿令381

减字木兰花381

惜余春慢381

高阳台382

蝶恋花382

蝶恋花382

木兰花慢383

水调歌头383

点绛唇383

鹧鸪天383

齐天乐384

前调384

贺新郎384

高阳台385

浪淘沙385

叙387

忠义录387

叙388

自叙390

凡例392

范景文传393

卷一393

倪元璐传394

兆祥传396

孟396

王家彦传396

李邦华传397

施邦曜传400

凌义渠传401

刘理顺传402

马世奇传403

周凤翔传403

汪伟传405

成德传406

许直传406

金铉传408

吴麟征传409

吴甘来传413

王章传414

陈良谟传416

申佳胤传417

俞志虞传417

陈纯德传417

刘文炳、巩永固传419

张庆臻、卫时春传423

李若琏传424

汤文琼传425

王承恩传426

徐标传427

邵宗玄、何复、张罗彦、金毓峒传428

殷渊传432

彭士弘传433

郝奇遇传433

朱之冯传434

朱廷焕传434

姚先畴、刘永昌传436

万元亨传437

孔容暄传437

韩光祖、张大同、刘廷传传438

尹梦鳌传438

黎洪业传439

许琰传440

马如蛟传440

胡守恒传441

龚元祥传442

卢谦传442

陈于王传443

廖应登传443

蔡懋德传445

卷二445

张令闻、张令名传448

周遇吉传449

卫景瑗、朱家仕传450

王与胤传451

张日新传453

姬文胤传453

汪乔年传454

傅宗龙传454

关永杰、李乘云传455

刘振之、费曾谋、侯君耀、周腾蛟传456

阮汉闻传457

王汉传458

周士璞、沈试传459

李梦辰传460

段增辉传460

王荣传461

吕维祺传462

贺仲轼传462

猛如虎传465

许宣传467

刘国能、李万庆传468

潘弘传468

王世琮、杨文岳传469

许永禧传470

郝瑞日、朱耀传471

钱祚征、李祯佐传472

张国光传472

马刚中传472

孙传庭传473

黄絅、祝万龄传474

吴从义传475

朱崇德、王征传476

司五教传477

唐时明、薛应芬传477

陆梦龙、简仁锡、庞瑜传478

唐梦鲲传478

朱新鍱传480

段复兴传480

都任、李昌龄、尤世威、刘廷杰、王世国、王世钦、惠显传481

崔文荣、朱士鼎、沈寿宗传485

贺逢圣传486

徐学颜传486

邝曰广、郭裕传488

明睿传488

丘民忠传489

阮之钿传489

张国勋、邓祖禹传490

王焘、徐世淳传491

程良畴传492

易道暹、冯云路、熊?、傅可知传493

樊惟城传493

薛闻礼、夏统春传495

梁志仁传495

蔡道宪传496

陈万策、李开先传496

冯一第、陈来学传497

刘熙祚传498

萧汉传499

郝景春传500

刘之勃、刘士斗、沈云祚传501

张连曜传502

刘旋传502

张振德传503

陈士奇、龙文光、马乾传504

王锡传505

李乾德、杨展传506

王佐圣传508

洪云蒸传509

王祥传509

严起恒、吴贞毓传510

刘廷标、王运开传511

王三善、田景猷传512

左懋第传514

卷三514

袁继咸传518

党还醇、李献明传520

鹿善继传521

孙承宗传522

颜胤绍传528

刘廷训传529

陈三接传529

唐铉传530

卢象升传531

韩原洞传535

陈辅尧、罗成功传535

刘成治传536

高倬传536

邓应龙传536

黄端伯传537

龚廷祥传538

陈于阶传539

吴嘉胤传539

张捷、杨维垣传540

黄金壐传540

吴可箕传540

金声传541

韩赞周传541

黄道周传545

马嘉、王世德传545

之仁传549

王549

沈廷杨传552

李大载传552

殷之辂传553

孙兆奎传553

万曰吉传554

马纯仁传555

李之椿传555

刘士璟传556

谢球传556

史可法传557

王台辅传557

何刚传561

任民育传562

周之逵传563

韩公默、高缵孝、王士琇、史大儒传564

张伯鲸传564

许德溥传565

三王(王伯绵、王亚绵、王叔绵)、李澜、黎用修、王君千、魏泰来传566

贺向峻、汪参、潘文焕传568

王汝绍传568

卷四568

董元哲传569

李全禄传569

欧敬竹、石士凤传573

张龙文、李文注传574

毛瑞之、任源、何以培、张以备传575

丁先传575

华允诚传576

瞿德毅传577

严菖传577

阎应元传578

冯厚敦传580

戚勋传582

黄毓祺传583

徐汧传585

李琦传585

顾所受、许王家、刘一纪、殷献臣、夏舜臣、钱廷献、汪俊耆传587

鲁之玙、吴易传589

冯伫延传591

杨廷框传592

徐守质、项志宁传594

吴鉴传594

冯知十、徐澳传595

陈大任、王佐才、陈宏勋传596

朱集璜、吕思望、陆彦冲、张止缉、何日起、张昆、尚子升、陶琰、孙鹤胎传597

三顾(顾咸正、顾咸受、顾咸建)传599

侯峒曾传602

黄淳耀传603

唐昌全、朱长祚、陈谦光、夏云蛟传604

王湛传605

眭明永传606

沈犹龙传607

徐念祖传608

侯承祖传609

夏允彝传610

陈子龙传612

二张(张炳、张秉淳)传614

王治先传615

黄得功传616

王之庆传616

丘祖德、张亮传621

吴应箕传622

方国焕传623

温璜传623

吴任之传624

程继约传624

邓谦传627

韩桢固传627

卷五627

邓藩锡、俞起蛟传628

李应荐传629

潘之章傅629

张可大、黄龙传630

朱万年传630

沈迅传632

徐从治传634

宋应亨、姜泻里传634

王羲如传635

张铨、何廷魁、高邦佐传636

凌駉传638

孔闻籍传639

唐自彩传640

陆培传641

续孔教传643

王道崐传643

王翊传644

张煌言传645

祝渊传648

徐石麒传650

葛麟传653

刘宗周传654

祁彪佳传659

高弘图传661

王毓蓍、潘集、周卜年传662

余煌传663

陈潜夫传664

高岱传668

沈履祥传669

宋玮、方炯、沈之泰传669

陈函辉传670

朱大典传671

李唐禧传671

张国维传673

王瑞旃传675

张鹏翼、徐琦、王景亮、胥自修传676

詹兆恒传677

方召传677

两杨(杨文琦、杨文瓒)传678

冯京第传679

姚斌传680

熊汝霖传681

郑遵谦传682

张名振、黄斌卿传683

吴钟峦传687

张肯堂传688

李向中传690

朱永佑传690

姜曰广传693

卷六693

李时兴传694

傅鼎铨、揭重熙传695

刘同升传696

陈泰来、鲁亨应、余应桂、熊化、涂国鼎传697

杨廷麟传698

万元吉传701

姚奇胤、黎遂球传702

彭锟传704

王明汲传704

王域、夏万亨、刘允浩传705

何腾蛟、章旷传707

米寿图传713

胡上琛传715

何均传716

翟翚传716

翥、林垐、林化熙)、王思及传717

三林(林汝717

曹学佺传717

刘中藻传719

吴闻礼传720

郑为虹传721

徐云、王祁传722

林尊宾传724

陈六耠传725

傅冠传725

黄赓传726

陈子壮传727

韩如琰、罗宾王、梁若衡、张恂、林璜、林望春传729

陈邦彦传730

麦而炫传730

梁朝钟传732

张家玉传733

黄炅元、黄旻元传735

黄公辅传736

李元胤传737

王兴传737

瞿式耜传740

李信传740

张同厂传745

龙之虬传746

郭之奇传746

堵胤锡传747

杨禹甸传748

李定国传750

烈三子传758

毛将军文龙传765

表忠录引765

卷七765

毛都督轶事状780

书后782

塞上诗785

赠朱若始先生诗785

卷八786

小引786

常延龄传786

韩绎祖传787

薛采传787

恽日初传788

张以谦传790

孙骏声传791

姜采、熊开元传791

盛王赞传795

刘永锡传795

陆世钥传796

王光承传796

沈求传797

沈寿民传798

陆圻、汪沨、柴绍炳、沈昀、陈廷会、应撝谦、孙治传799

金堡传805

虞鈖传806

章正宸传807

何弘仁传809

钱肃乐传810

艾南英传8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