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血流动力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血流动力学
  • 刘大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650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13页
  • 文件大小:570MB
  • 文件页数:828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血液动力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血流动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血流动力学概述2

第一章 历史与发展2

第一节 早期概念的形成及参数的获得2

第二节 肺动脉漂浮导管4

第二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6

第三章 血流动力学治疗8

第一节 治疗概念的形成8

第二节 治疗的目标导向性9

第三节 治疗的连续性与动态性10

第二篇 血流运动的构成14

第四章 概述14

第一节 循环系统的构成14

第二节 血流的正常运动16

第五章 心脏结构与功能17

第一节 心脏的射血过程17

第二节 心脏射血的调节32

第三节 心室压力-容积曲线42

第六章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53

第一节 概述53

第二节 动脉系统56

第三节 静脉系统59

第四节 微循环的组成63

第七章 血液的组成与运动67

第一节 血液运动的特点与规律67

第二节 血液的黏滞性79

第三节 血细胞的运动82

第八章 器官与血流96

第一节 心脏的血流与灌注96

第二节 肺循环的构成与特点103

第三节 肾脏的血流与灌注116

第四节 脑血流与灌注122

第五节 胃肠道的血流与灌注126

第三篇 血流动力学基本原理130

第九章 Frank-Starling定律130

第十章 压力、流量与容量133

第一节 循环平均充盈压力133

第二节 循环阻力136

第三节 心肌收缩力与心率137

第四节 张力容量和非张力容量138

第十一章 心肌细胞的代谢141

第十二章 ABC理论与心肌顺应性153

第一节 心功能基础理论153

第二节 心功能曲线与ABC理论158

第三节 临床血流动力学应用161

第十三章 心肺相互作用168

第一节 血液循环的组成与调节168

第二节 机械通气对呼吸与循环的影响170

第三节 循环对呼吸的影响175

第四节 反映心肺相互作用的指标及其影响因素175

第五节 从组织缺氧角度看呼吸与循环177

第六节 循环和呼吸共同支持-疑难临床问题的处理180

第十四章 Guyton理论与静脉回流183

第一节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183

第二节 心输出量和静脉回流量的交互影响187

第三节 各类型休克与静脉回流关系189

第四节 Guyton理论指导临床血流动力学治疗190

第十五章 循环系统中的偶联194

第一节 心室-心室偶联194

第二节 心室-动脉偶联195

第十六章 临界闭合压与血管瀑布现象200

第十七章 氧输送及其相关问题206

第一节 氧输送及其影响因素206

第二节 氧输送的测量方法207

第三节 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氧代谢210

第十八章 微循环与细胞代谢216

第一节 休克不同阶段微循环和细胞代谢病理生理216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微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异常的临床评估219

第四篇 血流动力学常用指标及其意义226

第十九章 压力参数226

第二十章 流量参数230

第二十一章 容积参数232

第二十二章 氧输送、代谢相关参数234

第一节 氧输送和氧代谢相关指标234

第二节 全身和局部氧代谢监测指标235

第五篇 获得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方法240

第二十三章 血管穿刺、置管240

第一节 静脉导管置入术240

第二节 动脉穿刺插管术246

第二十四章 肺动脉导管253

第一节 应用指征253

第二节 置管方法254

第三节 参数的获得258

第二十五章 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263

第二十六章 连续动脉波形监测技术269

第二十七章 NICO-应用部分二氧化碳重呼吸技术测定心输出量273

第一节 二氧化碳重呼吸法心输出量的测定原理273

第二节 NICO系统(non-invasive cardiac output)278

第三节 NICO系统实际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282

第二十八章 氧代谢相关参数288

第一节 胃肠黏膜pH(intramucosal pH,pHi)监测288

第二节 皮下及舌下二氧化碳监测技术293

第二十九章 正交偏振光谱成像和旁流暗场成像298

第三十章 超声的血流动力学监测302

第一节 重症超声内涵与发展302

第二节 重症超声基础305

第三节 超声在血流动力学中应用的概述313

第四节 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获得316

第五节 重症超声评价血流动力学324

第六节 重症超声的临床应用334

第七节 ICU医师的超声培训339

第六篇 血流动力学评估344

第三十一章 容量状态与容量反应性344

第三十二章 静态前负荷指标的应用351

第一节 压力指标的意义及临床应用351

第二节 容积指标的意义及临床应用357

第三十三章 动态前负荷指标的应用362

第一节 PPV, SVV, SPV362

第二节 其他动态指标369

第三十四章 心功能评估374

第三十五章 血压与外周阻力的评估381

第一节 血压的评估381

第二节 外周阻力的评估390

第三十六章 组织灌注的评估393

第三十七章 氧负荷试验411

第三十八章 血管外肺水(EVLW)与肺血管通透(PVP)416

第一节 血管外肺水416

第二节 肺血管通透性423

第三十九章 功能性血流动力学监测430

第七篇 血流动力学支持436

第四十章 容量管理436

第一节 容量状态的评价及监测436

第二节 评估容量反应性440

第三节 容量状态的调整446

第四节 容量复苏“金三角”450

第四十一章 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453

第一节 概述453

第二节 血管加压药物455

第三节 血管扩张药物457

第四节 正性肌力药物459

第四十二章 心脏功能保护461

第八篇 循环机械辅助470

第四十三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470

第四十四章 体外生命支持系统471

第一节 ECMO设备471

第二节 ECMO时的生理474

第三节 血管内导管插管方式及技术476

第四节 ECMO进行循环功能支持478

第五节 ECMO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482

第六节 体外CO2清除486

第七节 ECMO管理487

第八节 ECMO的撤离493

第四十五章 左心辅助装置494

第九篇 休克498

第四十六章 休克概述498

第四十七章 低血容量性休克509

第四十八章 心源性休克520

第四十九章 分布性休克527

第一节 分布性休克的诊断527

第二节 分布性休克的治疗536

第五十章 梗阻性休克542

第十篇 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与血流动力学548

第五十一章 心室功能改变548

第一节 收缩功能改变548

第二节 舒张功能改变551

第三节 心肌顿抑555

第五十二章 血管功能改变561

第一节 容量血管改变561

第二节 阻力血管改变570

第五十三章 微循环功能改变576

第一节 休克时的微循环改变576

第二节 微循环的评估580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582

第四节 MODS时的微循环改变584

第五节 围术期及体外循环支持装置微循环改变586

第六节 大循环血流动力学与微循环改变之间的关系587

第十一篇 呼吸功能改变与血流动力学590

第五十四章 呼吸困难590

第一节 呼吸困难的概念及病因590

第二节 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591

第三节 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与处理595

第五十五章 肺水肿602

第五十六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09

第一节 概述与发病机制609

第二节 病理和病理生理613

第三节 临床表现、分期和辅助检查615

第四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618

第五节 治疗621

第六节 ARDS中的右室保护策略633

第五十七章 呼吸支持治疗在休克治疗中的作用636

第一节 氧气疗法636

第二节 机械通气638

第三节 机械通气在休克治疗中的作用646

第五十八章 机械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652

第一节 机械通气时的容量评估652

第二节 脱机失败的心源性因素655

第十二篇 肾脏功能改变与血流动力学662

第五十九章 肾脏灌注的调节662

第一节 肾血流量及灌注压的调节662

第二节 肾灌注的监测参数663

第三节 容量对肾灌注的影响664

第四节 血管活性药物对肾灌注的影响666

第五节 常见急危重症对肾灌注的影响667

第六十章 肾脏在血流动力学支持中的地位673

第六十一章 心肾综合征680

第一节 心肾综合征的定义、分类与发病机制680

第二节 心肾综合征的流行病学682

第三节 心肾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684

第四节 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管理687

第六十二章 肾脏替代治疗时的血流动力学支持695

第十三篇 消化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特点704

第六十三章 胃肠道功能及循环改变704

第六十四章 肝脏功能与循环改变706

第十四篇 神经系统的血流动力学710

第六十五章 脑血流灌注特点710

第一节 ICP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710

第二节 ICP监测712

第三节 脑血流监测714

第六十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血流动力学支持717

第一节 脑创伤患者的脑灌注支持717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3H治疗720

第三节 脑损伤患者输液及正性肌力药物选择720

第十五篇 特殊病症的血流动力学724

第六十七章 心脏及大血管疾病724

第一节 肺动脉高压724

第二节 心脏瓣膜疾病739

第三节 心包疾病752

第四节 主动脉夹层756

第六十八章 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765

第六十九章 嗜铬细胞瘤777

第七十章 腹腔高压789

第七十一章 脊髓损伤的血流动力学799

中文索引806

英文索引8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