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调查及对策研究 基于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的调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金营,李竞博,段世江,王子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7934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调查及对策研究 基于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的调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县经济和人口基本状况1
第一节 县域构成及人口基本状况1
一、贫困地区片区划分及县域构成1
二、人口基本状况4
三、特殊家庭状况10
第二节 河北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概况17
一、经济发展水平17
二、社会发展状况18
三、农户生活状况21
第二章 家庭贫困—富裕度测度及其贫困家庭和人口28
第一节 测度方法的选择28
第二节 多维度测度方法30
一、微观多维度测算方法30
二、贫困家庭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31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数据预处理35
第四节 家庭贫困—富裕度测定37
一、家庭贫困—富裕度测定及贫困家庭的确定37
二、测度方法的可行性42
第五节 贫困地区家庭经济状况43
一、家庭贫困—富裕度描述性分析43
二、河北省连片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测算46
三、贫困家庭户基本状况与特征48
四、特殊家庭户状况56
五、贫困村经济状况58
第三章 贫困地区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65
第一节 贫困家庭致贫原因的描述性分析65
一、老年人家庭和劳动力病残家庭是非常贫困家庭的主体65
二、因外部环境影响农民收入而致贫66
三、因生产、婚姻和教育成本提高而致贫69
四、因风险冲击而致贫71
五、因影响农民获益能力而致贫72
第二节 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致贫的定量分析75
一、定量模型选取75
二、数据整理76
三、样本描述77
四、连片片困地区致贫原因分析81
第三节 结论和延伸88
一、主要结论88
二、对精准扶贫的启示89
第四章 燕山—太行山地区农村贫困家庭及人口状况91
第一节 基本情况91
一、自然地理环境91
二、人口基本状况92
三、社会发展状况98
四、农民生活状况102
第二节 贫困人口状况110
一、贫困人口规模110
二、贫困人口特征111
第三节 致贫原因分析113
一、自然地理环境较差113
二、农业生产风险大114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115
四、农民收入来源有限115
五、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116
六、农民健康状况较差117
第四节 贫困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117
一、研究方法117
二、变量设计与测量118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119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125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125
二、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126
三、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精准扶助老年贫困家庭127
四、政策倾斜,加强扶持力度128
五、培育市场,发展特色经济128
六、转变观念,实现持续发展128
七、实施移民搬迁、实现就地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129
第五章 环首都攻坚示范县贫困家庭与人口状况135
第一节 环首都贫困圈的基本状况135
一、自然地理136
二、行政区划136
三、交通状况136
四、矿产资源137
五、旅游资源137
六、经济社会综合情况137
七、农业发展情况138
八、教育方面139
九、医疗卫生140
十、贫困共性特征140
第二节 贫困地区人口总体状况:201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分析141
一、人口基本情况141
二、人口流动情况141
三、家庭户规模142
四、受教育程度分析143
五、婚姻状况分析144
六、特殊家庭状况145
第三节 贫困地区人口状况:贫困地区抽样调查结果分析146
一、贫困地区人口基本状况146
二、贫困地区的家庭基本状况151
第四节 致贫原因分析155
一、环首都攻坚示范县人口状况155
二、从影响农民收入的角度看贫困成因157
三、从风险和脱贫的脆弱性看贫困成因160
四、从影响农民获益能力的角度看农村贫困成因162
第五节 问题与政策建议166
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166
二、加大扶贫投资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168
三、加大农业投入,拓展农民收入渠道168
四、立足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169
五、调整扶贫政策,适应贫困状况的变动170
第六章 黑龙港流域贫困家庭状况及其成因研究171
第一节 基本状况171
一、黑龙港地区概况171
二、黑龙港贫困连片地区划分174
第二节 黑龙港流域贫困地区人口基本状况175
一、一般人口状况175
二、特殊家庭状况183
第三节 黑龙港流域贫困县社会经济状况191
一、经济发展水平191
二、贫困农村社会发展状况195
三、农户生活状况200
四、贫困与脱贫203
第四节 黑龙港流域家庭经济状况特征205
一、贫困家庭的状况与特征205
二、贫困人口特征207
第五节 黑龙港地区贫困家庭致贫的定量分析208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选择208
二、变量选取与样本描述208
三、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10
第六节 致贫原因的进一步分析213
一、从影响农民收入的角度看贫困成因213
二、从风险和脱贫的脆弱性看贫困成因216
三、从影响农民获益能力的角度看农村贫困成因218
四、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看致贫原因220
第七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221
一、本章结论221
二、政策建议222
第七章 连片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状况研究227
第一节 连片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情况分析:基于“六普”数据227
一、贫困县人口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227
二、贫困县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有所好转228
三、贫困县老年人受教育程度集中于小学及以下229
四、贫困地区文盲率偏高230
第二节 贫困地区人口教育状况分析:基于抽样调查数据232
一、儿童的受教育状况232
二、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意识236
三、农村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受教育程度239
第三节 受教育与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关系的定量分析243
一、模型选择243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描述243
三、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245
第四节 河北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7
一、存在问题247
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248
第八章 连片贫困地区人口健康与医疗保障状况251
第一节 连片贫困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其特点251
一、贫困地区家庭人口健康状况基本状况252
二、不同经济状况家庭的人口健康状况255
第二节 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259
一、贫困家庭新农保惠及率低259
二、贫困地区新农合报销情况差261
三、贫困地区居民支付能力差264
第三节 贫困地区健康和医疗保障对于家庭的影响265
一、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265
二、实证结果265
第四节 贫困地区健康医疗卫生存在问题及对策268
一、存在问题268
二、对策建议271
第九章 贫困地区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分析274
第一节 河北省流动人口规模、结构分析:基于2010年普查数据274
一、河北省范围内的流动人口状况274
二、流动人口结构281
第二节 连片贫困地区的人口流动: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284
一、本次抽样调查的基本状况284
二、连片贫困地区的人口流动现状286
第三节 河北省贫困地区人口流动的家庭经济效应289
一、贫困地区人口外流的动因289
二、贫困地区人口流动的家庭经济效应290
第四节 河北省贫困地区人口流动社会效应294
一、实证结果294
二、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295
三、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297
第五节 人口流出所形成的特殊家庭形式298
一、特殊家庭类型298
二、特殊家庭所承受的风险300
三、对家庭的影响301
第十章 连片贫困地区老年人口及其贫困老年人家庭问题研究304
第一节 贫困地区老年人口状况304
一、贫困地区老年人口规模304
二、贫困地区老年人口结构305
三、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310
第二节 贫困地区贫困老年人家庭及其人口状况312
一、贫困老年人家庭的规模和类型312
二、贫困老年人家庭的经济来源315
三、贫困老年人家庭的保障情况317
四、贫困老年人家庭的健康医疗情况318
五、贫困地区纯老年人家庭的状况320
第三节 老年人家庭贫困—富裕度研究323
一、数据和方法323
二、贫困地区老年人家庭的贫困发生率326
三、贫困和非贫困老年人家庭的比较分析327
四、贫困地区老年人家庭致贫原因分析331
五、主要结论334
第四节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335
一、反映出的问题和特点335
二、解决思路和对策337
第十一章 城镇化、生态保护与生态脆弱区反贫困338
第一节 山区连片贫困地区反贫困现状及存在问题338
一、燕山—太行山区域贫困状况339
二、反贫困现状的概述340
三、反贫困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343
第二节 山区城镇化的反贫困道路348
一、山区城镇化的反贫困预期效应348
二、山区城镇化反贫困实证调查研究348
三、如何走符合当地需求的新型反贫困道路359
第三节 生态保护下反贫困的对策362
一、集中劳动力人才走就地城镇化道路362
二、构建生态保护产业化363
三、政府给予福利保障实现农民职业化365
第十二章 贫困地区的最新特征、存在问题及反贫困对策368
第一节 贫困地区最新特征368
一、贫困发生率高368
二、环首都贫困带贫困程度最深369
三、因病因教致贫最突出369
四、贫困地区人口教育水平偏低,贫困家庭情况更严重369
五、老年人家庭和劳动力病残家庭贫困程度最深370
六、贫困家庭外出务工劳动力少370
七、发展家庭副业的致富效应远高于外出务工371
八、贫困对家庭生育水平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371
九、劳动力转移的负面影响严峻371
十、扶贫开发的目标偏离问题制约扶贫效果372
十一、农户对扶贫政策认识脱离认定目标372
第二节 政策建议373
一、政策理念373
二、政策构架373
三、政策设计374
附件:河北省贫困地区人口调查问卷382
参考文献408
热门推荐
- 3614980.html
- 2033599.html
- 907095.html
- 789721.html
- 2035085.html
- 742563.html
- 1929197.html
- 315069.html
- 1913513.html
- 1956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3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9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3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10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0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1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5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7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5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