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中轴线变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966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289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中轴线变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六重证据法”:研究历史地理与古都规划的一种新方法1
历史地理篇12
第一章 中轴线概说12
第一节 中轴线的起源与演进12
第二节 中轴线的定义、起点、中心点与黄金分割点15
第三节 中国古都的中轴线23
第二章 中轴线的文化内涵与功能35
第一节 “中”字之意35
第二节 中轴线的哲学意义与文化内涵36
第三节 中轴线的功能38
第四节 北京中轴线规划与建筑的艺术神韵40
第三章 北京中轴线规划的千年变迁42
第一节 辽南京(燕京)中轴线的规划42
第二节 金中都中轴线的规划44
第三节 隋临朔宫及其中轴线的规划46
第四节 金太宁宫对隋临朔宫及其中轴线规划的继承49
第五节 元大都对金太宁宫及其中轴线规划的继承与改造49
第六节 明北京对元大都中轴线规划的继承与改造55
第七节 清对明北京“准六重城”及其中轴线规划的继承与改造58
第八节 民国时期对北京中轴线的继承与改造61
第九节 1950年以后对北京中轴线的继承与改造61
附:北京古都中轴线赋62
第四章 隋临朔宫空间位置考辨65
第一节 隋临朔宫的空间位置取决于涿郡的自然地理环境65
第二节 隋临朔宫“四重城”的规划74
第三节 隋临朔宫西园的规划79
第四节 隋临朔宫宫城和北苑的规划与建筑遗存80
第五节 隋临朔宫“泛”中轴线及其规划82
第六节 运用隋代规划尺度对北京中轴线“活化石”的规划进行实证研究86
第七节 隋临朔宫规划步骤研究89
第五章 金太宁宫空间位置考辨92
第一节 金太宁宫的空间位置92
第二节 宫、苑、园组合的“北宫”95
第三节 金太宁宫宫城建筑96
第四节 金太宁宫中轴线97
第六章 关于元代里制、里长、尺长、步长的实证研究99
第一节 对“元两都”大城城墙长度数据的实证研究99
第二节 对“元两都”皇城城墙长度数据的实证研究101
第三节 对“元两都”宫城城墙长度数据的实证研究103
第四节 对元大都宫城夹垣长度数据的实证研究105
第五节 对元大都中轴线长度以及民居宅院规划模数的实证研究106
第七章 元大都宫城空间位置考109
第一节 对元明两代里制、里长及尺长、步长的实证研究109
第二节 从元明建筑风格的对比中看元大都宫城的具体空间位置所在126
第三节 依据诸多史料记载的其他建筑空间位置来论证元大都宫城位置130
第四节 从元大都中轴线与皇城规划的角度看元宫城位置135
第五节 元大都宫城及大内御苑是对前代宫、苑基址的继承和改造137
第六节 考古遗址可间接论证元大都宫城的具体空间位置139
第八章 元大都中轴线规划144
第一节 元大都中轴线是对前代道路和金太宁宫泛中轴线规划的继承与改造144
第二节 元里制与元大都中轴线的规划146
第三节 元大都中轴线的长度、规划“原点”、“中心点”、“黄金分割点”148
第四节 元大都皇城厚载红门、棂星门、周桥空间位置考辨152
第五节 元大都中心台、中心阁、鼓楼、钟楼等建筑空间位置考辨与“钟楼市”的规划157
第六节 元大都“国门”丽正门位置的确定与千步廊的规划164
第七节 元大都中轴线的规划171
第九章 关于明代里长、尺长和步长的实证研究178
第一节 对明代官尺长度和步长、里长的实例考订178
第二节 对明代洪武元年徐达在大都的三次丈量所用尺度长度的实例考订180
第三节 对明营造尺长度的实例考订181
第十章 明北京宫城空间是元大都宫城空间的“再版”186
第一节 对元、明两代的里制、尺度、步长的实证研究186
第二节 对明北京宫城所遗存的若干元代风格的建筑“活化石”的研究192
第三节 对诸多史料记载的其他元代建筑的相对空间位置的实证研究195
第四节 对北京中轴线宫城、禁苑规划历史沿革的研究198
第十一章 明北京中轴线规划201
第一节 明北京中轴线对前代道路和元大都泛中轴线规划的继承与改造201
第二节 明北京中轴线的长度、“中心点”与“黄金分割点”203
第三节 明北京皇城南门、北门、金水桥、千步廊的规划205
第四节 明北京钟楼、鼓楼的规划206
第五节 明北京“国门”正阳门位置的确定与“国市”的南移207
第六节 明北京中轴线规划207
第十二章 北京中轴线宫城与禁苑规划之历史沿革213
第一节 隋临朔宫宫城与北苑的规划214
第二节 金太宁宫宫城与琼林苑的规划220
第三节 元大都宫城与大内御苑的规划221
第四节 明北京宫城与大内禁苑的规划227
第五节 清北京宫城与大内禁苑的规划233
第十三章 北京故宫规划探源236
第一节 对北京故宫“活化石”空间的规划尺度分析237
第二节 史料对北京故宫“活化石”空间的规划尺度记载243
第三节 对有关考古人员推测出的观点及其依据进行辨析246
第十四章 景山规划探源248
第一节 关于景山始规划于明代的推测248
第二节 史料文献有关景山的记载对景山始规划于明代的推测的否定249
第三节 景山实地空间的规划尺度对景山始规划于明代的推测的否定251
第四节 “六重证据法”对景山始规划于明代的推测的否定253
第十五章 景山考260
第一节 景山在金代以前的概况261
第二节 景山在金代的概况264
第三节 景山在元代的概况266
第四节 景山在明代的概况267
第五节 景山在清代的概况270
第六节 民国以降的景山272
第七节 景山的成因272
附:景山怀古274
第十六章 北上门考277
第一节 北上门的空间位置与“南向”之谜277
第二节 北上门的性质与始建时间279
第三节 复建北上门的意义与措施281
规划纪事篇284
第十七章 北京中轴线空间规划探秘284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对中国古代“规划以度”规划原则的影响284
第二节 对隋、元、明三代尺度的考订和对北京古都中轴线“活化石”各空间区域的南北长度及其规划时代的验证286
第十八章 北京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291
第一节 辽南京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291
第二节 金中都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292
第三节 隋临朔宫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293
第四节 金太宁宫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294
第五节 元大都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296
第六节 明北京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297
第七节 清北京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301
第八节 20世纪以来北京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建筑群组304
第十九章 北京中轴线上的城与“三朝五门”制度306
第一节 三朝制度306
第二节 五门制度310
第三节 北京中轴线上历朝的“三朝五门”制度312
第二十章 北京中轴线上的门与“国门”变迁320
第一节 辽南京中轴线上的门320
第二节 金中都中轴线上的门322
第三节 隋临朔宫中轴线上的门325
第四节 金太宁宫中轴线上的门328
第五节 元大都中轴线上的门331
第六节 明北京中轴线上的门334
第七节 清北京中轴线上的门341
第八节 北京中轴线上“国门”的变迁349
第二十一章 北京中轴线上的宫殿352
第一节 辽南京中轴线上的宫殿352
第二节 金中都中轴线上的宫殿352
第三节 隋临朔宫中轴线上的宫殿352
第四节 金太宁宫中轴线上的宫殿353
第五节 元大都中轴线上的宫殿353
第六节 明北京中轴线上的宫殿355
第七节 清北京中轴线上的宫殿356
第二十二章 北京中轴线上的其他建筑362
第一节 北京中轴线上的河与桥362
第二节 北京中轴线上的山林、亭阁、墀陛364
第三节 北京中轴线上的御路与千步廊365
第四节 北京中轴线上的楼台与牌楼367
第五节 北京中轴线上的禁苑与御花园372
第六节 北京中轴线上的广场373
第二十三章 北京中轴线的规划师与建筑师375
第一节 北京中轴线的规划师375
第二节 北京中轴线的建筑师376
结语 穿越北京时空的独特标志——伟大的中轴线381
附录388
附录一 北京中轴线若干问题解答388
附录二 北京中轴线规划与主要建筑400
附录三 北京中轴线规划与主要建筑变迁纪事表404
表一(总) 北京中轴之门纪事表(隋、金、元、明、清)404
表一(1—1) 隋临朔宫中轴之门纪事表406
表一(1—2) 金太宁宫中轴之门纪事表407
表一(1—3) 元大都中轴之门纪事表408
表一(1—4) 明北京中轴之门纪事表409
表一(1—5) 清北京中轴之门纪事表410
表二(总) 北京中轴之宫殿纪事表(隋、金、元、明、清)411
表二(2—1) 隋临朔宫中轴之宫殿纪事表413
表二(2—2) 金太宁宫中轴之宫殿纪事表414
表二(2—3) 元大都中轴之宫殿纪事表415
表二(2—4) 明北京中轴之宫殿纪事表416
表二(2—5) 清北京中轴之宫殿纪事表417
表三 北京中轴之广场纪事表(隋、金、元、明、清)418
表四 北京中轴之山、亭、楼、台、阁、廊、桥纪事表(战国、隋、金、元、明、清)419
表五 北京中轴线空间规划变迁纪事表420
表六 北京中轴线景山主峰至南北各空间规划变迁纪事表421
表七 北京中轴线宫城以北空间规划变迁纪事表422
表八 北京中轴线宫城、禁苑空间规划变迁纪事表423
表九 北京中轴线宫城南北空间规划变迁纪事表424
插图目录425
参考文献429
后记432
热门推荐
- 2834190.html
- 1708539.html
- 1897060.html
- 2933709.html
- 2470883.html
- 661595.html
- 1261113.html
- 695751.html
- 3511722.html
- 370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5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5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8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3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0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1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