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晋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482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法制史-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社会与法制文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鸦片战争前后改制与更法思潮的兴起8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8
(一)闭关锁国的清朝8
(二)社会的危机和西方的侵略威胁9
二、主张改制更法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出现13
三、改制更法思潮的主要内容17
(一)提倡睁眼看世界,运用近代国际公法调整中外关系17
(二)师夷制夷思想的提出和最初的实施方案20
(三)抨击腐败的吏治,倡言改革司法23
(四)论证改制更法的历史必然性30
(五)传承与发展体现中华法制文明的“德主刑辅”33
(六)用贫富“不相齐”而争,解释法制文明的起源38
第二篇 农民的“天法”与《资政新篇》40
一、太平天国立法的指导思想与法制发展的阶段41
(一)太平天国前期的立法指导思想41
(二)太平天国后期的立法指导思想42
(三)太平天国法制发展的几个阶段47
二、政权组织与官吏铨选制度48
(一)土地归天国公有54
三、土地立法54
(二)确立平分土地的原则55
(三)天国辖区土地关系的变动56
四、婚姻立法57
五、经济立法60
六、刑事立法63
(一)刑事立法概况63
(二)罪名与刑罚64
(三)刑法原则67
七、司法制度70
第三篇 西方法文化的输入及其导向72
一、西方法文化的输入72
(一)西方法文化输入的媒体72
(二)西方法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83
二、中西法文化的碰撞与法观念的一次飞跃90
(一)中西法文化的碰撞与冲突90
(二)师夷变法观念的形成92
第四篇 “中体西用”的洋务法制96
一、洋务派的出现及其代表人物96
二、洋务派的理论基础101
(一)“稍变成法”,引进西法107
三、洋务派的法律思想107
(二)开拓培养洋务法律人才的途径112
(三)增设洋务外交机关和提倡公法学115
(四)以近代经济法律调整新兴的工业企业120
(五)隆礼重刑、匡复旧序127
第五篇 宪政思想的萌发132
一、改良派产生的历史背景132
二、改良派的代表人物133
(一)仿行西政,倡言变法137
三、改良派的法律思想137
(二)赞美议院制度,主张君民共主141
(三)振兴商务,以法护商145
(四)比较中西法律,加强经济立法149
第六篇 君主立宪与法治——维新派的追求153
一、维新思潮的兴起及其代表人物153
(一)维新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153
(二)维新派的代表人物155
二、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163
(一)在西方法律学说影响下的三种法律观164
(二)君主立宪——改造国家的蓝图178
(三)兴民权,建立新法制191
第七篇 晚清宪政与宪法203
一、预备立宪的提出203
二、官制改革与皇族集权213
三、筹设“预立上下议院基础”的谘议局和资政院220
(一)谘议局220
(二)资政院224
四、办理地方自治228
(一)《钦定宪法大纲》233
五、制定《钦定宪法大纲》和《重大信条十九条》233
(二)《重大信条十九条》238
第八篇 晚清修律,中华法制文明走向近代化的开端244
一、晚清修律的提出244
二、晚清修律的成果与历史经验247
三、晚清修律与沈家本、伍廷芳256
(一)沈家本的生平256
(二)沈家本的法律思想258
(三)伍廷芳的生平288
(四)伍廷芳的法律思想289
一、删除《大清律例》内重法,以适应会通中西的宗旨294
第九篇 体现近代刑法文明的新章——《大清新刑律》294
二、《现行刑律》——中国近代刑法的过渡形态296
(一)“总目宜删除也”296
(二)“刑名宜厘正也”297
(三)“新章宜节取也”297
(四)“例文宜简易也”298
三、吸收西方的刑法文化,起草新刑律299
(一)修订新刑律以适应世界法制文明的必要性300
(二)变通旧律的五个方面300
(三)采纳西方近代刑法原则304
(四)法典体例结构西方化307
四、礼、法之争贯彻修律的整个过程311
(一)礼教派的观点311
(二)法理派的观点322
五、《大清新刑律》的主要特点331
(一)资产阶级的刑法理论与旧律中的纲常立法新旧杂糅,既冲突又融合331
(二)体现西方刑法的“三原则。”332
(三)打破旧体例成为单一的刑法典333
第十篇 与西方民法接轨的《大清民律草案》334
一、厘定民律,图治之要335
二、体现固有民法与西方民法初步整合的指导原则340
(一)“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341
(二)“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341
(三)“求最适于中国民情之法则”342
(四)“期于改进上最有利益之法则”342
三、中西汇合的体系与内容343
(一)总则344
(二)债权348
(三)物权349
(四)亲属350
(五)继承351
四、《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特点352
(一)体现了中国民法发展中的重大转折352
(二)新旧杂糅,反映了特定的国情社情353
(三)以财产法上的形式平等掩盖事实上的不平等354
(四)对民事习惯缺乏认真地甄别采纳354
第十一篇 走向司法文明的改革357
一、晚清改革司法的历史必然性357
(一)从危机中寻找出路357
(二)借立宪为动力360
(三)以西方为模式361
二、官制改革与新司法体制的初创362
三、部院司法权限之争367
四、《法院编制法》的制订373
五、程序法的法典化376
(一)《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376
(二)《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378
(三)《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381
六、晚清司法制度改革的特点383
(一)司法与行政分立383
(二)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分理384
(三)初步展现近代意义的司法文明386
(四)采用律师制度388
第十二篇 民主共和的国家方案与法制文明的新纪元392
一、资产阶级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392
(一)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产生392
(二)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395
二、共和国方案的提出402
(一)痛斥清朝的弊症,主张民族主义革命402
(二)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404
三、主张以法治国,司法独立411
(一)以法治国411
(二)司法独立415
四、建国三时期与五权宪法416
第十三篇 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时期的法制文明422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建制422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422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424
(三)革旧立新的各项立法427
二、改革司法,实行文明审判433
三、毁法与护法437
四、宪法与法统441
(一)社会与立法449
五、立法的进与退449
(二)民律草案的修订与大理院民事判例的要旨的价值450
(三)特别刑法的广泛适用453
(四)大理院的独立审判地位与军阀的干预司法457
六、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急进民主派的法律思想460
(一)急进民主派的代表人物460
(二)急进民主派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463
(三)同反社会主义法律的思潮进行斗争473
附录 1838-1919年清朝及北京政府法制大事辑要476
后记532
热门推荐
- 3415594.html
- 359400.html
- 802525.html
- 2339831.html
- 3337480.html
- 487407.html
- 2518190.html
- 1836927.html
- 2188048.html
- 2269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1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9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5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2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4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6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87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