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商务信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子商务信任
  • 鲁耀斌,周涛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4177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电子商务-信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商务信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子商务信任概述1

1.1 研究电子商务信任的意义1

1.2 不同学科对信任的研究3

1.2.1 心理学对信任的研究4

1.2.2 管理学对信任的研究4

1.2.3 营销学对信任的研究5

1.2.4 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对信任的研究6

1.3 信任的分类7

1.3.1 从时间维分类8

1.3.2 从空间维分类9

1.3.3 从实体维分类9

1.4 网下信任与网上信任的对比11

1.5 小结12

第2章 电子商务信任研究的理论基础14

2.1 社会心理学理论14

2.1.1 社会交换理论14

2.1.2 社会平衡理论15

2.1.3 理性行为理论16

2.1.4 计划行为理论17

2.1.5 社会影响理论18

2.2 信息技术学理论19

2.3 经济学理论20

2.3.1 交易成本经济学20

2.3.2 不完全契约理论22

2.3.3 代理理论24

2.3.4 信号理论27

2.4 社会学理论28

2.4.1 社会网络理论28

2.4.2 社会契约理论28

2.4.3 制度理论30

2.5 行为学理论31

2.6 十四种理论综合分析31

2.7 小结33

第3章 电子商务的技术采纳分析34

3.1 技术采纳研究的发展阶段35

3.1.1 理论引入和验证时期35

3.1.2 理论修正和整合时期35

3.1.3 关注不同技术采纳背景的时期38

3.2 技术采纳研究中的IDT和TTF38

3.2.1 创新扩散理论39

3.2.2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41

3.3 不同类型的技术采纳模型结构分析43

3.3.1 知识管理系统采纳模型43

3.3.2 ERP应用系统采纳模型44

3.3.3 Internet技术采纳模型46

3.3.4 B2C电子商务采纳模型48

3.3.5 基于熟悉和信任的网上消费行为模型49

3.4 不同类型的技术采纳模型实证研究分析51

3.4.1 变量分析51

3.4.2 实证研究中数据的采样和数据分析方法52

3.5 电子商务信任与技术接受模型53

3.6 小结55

第4章 电子商务信任理论框架研究57

4.1 基于二元实体的信任框架模型57

4.2 多学科集成的信任框架模型59

4.3 基于干系人的信任框架模型60

4.4 网上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框架模型63

4.5 电子商务初始信任框架模型65

4.6 六维度信任框架模型67

4.7 多阶段信任框架模型68

4.8 电子商务信任模型的拓扑结构和研究范式70

第5章 电子商务信任的测度73

5.1 Cheskin的六维测度73

5.2 Stanford的四维测度76

5.3 Consumer WebWatch的五维测度79

5.4 Fogg等人的二十四维测度80

5.5 基于过程的四阶段信任测度87

5.6 小结90

第6章 电子商务信任实证模型92

6.1 初始信任模型92

6.1.1 网上商家初始信任模型93

6.1.2 网上银行初始信任模型101

6.1.3 网上服务商初始信任模型103

6.1.4 二阶段初始信任模型109

6.1.5 基于转移的初始信任模型111

6.2 基于制度的信任模型113

6.2.1 C2C市场中第三方机制的作用113

6.2.2 B2B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机制的作用116

6.2.3 隐私保护对信任的作用118

6.3 虚拟社区信任模型123

6.4 B2B电子商务信任模型127

6.5 B2C电子商务信任模型130

6.5.1 消费者特征与信任130

6.5.2 网站特征与信任141

6.5.3 商家特征与信任155

6.5.4 文化背景与信任157

6.5.5 综合类信任模型161

6.6 小结167

第7章 实证模型的数据分析与处理170

7.1 研究对象及考虑的因素170

7.1.1 研究对象170

7.1.2 关于沉浸体验的研究171

7.1.3 关于感知的趣味性的研究172

7.2 研究模型与假设173

7.2.1 研究模型173

7.2.2 研究假设174

7.3 研究方法175

7.3.1 问卷设计175

7.3.2 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177

7.4 模型数据分析177

7.4.1 样本特征分析177

7.4.2 数据预分析180

7.4.3 信度分析182

7.4.4 效度分析185

7.4.5 模型假设的验证190

7.4.6 中介与调节作用检验196

7.5 研究结果讨论198

7.6 研究贡献199

7.7 小结200

第8章 第三方信任机制研究201

8.1 安全认证机制201

8.1.1 安全认证的功能201

8.1.2 安全认证的典例:第三方交易安全图章VeriSign202

8.2 第三方信用图章204

8.2.1 第三方信用图章的分类204

8.2.2 第三方隐私保护图章功能比较206

8.2.3 国内的第三方诚信标识209

8.3 第三方支付210

8.3.1 第三方支付的功能及流程210

8.3.2 第三方支付平台典型代表——PayPal212

8.3.3 淘宝网的“支付宝”214

8.3.4 eBay易趣的安付通215

8.4 声誉系统216

8.4.1 声誉系统的原理217

8.4.2 eBay易趣的信用评价体系218

8.4.3 淘宝网的信用评价体系220

8.4.4 现有声誉系统的缺点与改进222

8.5 信用卡保证224

8.6 小结225

第9章 电子商务信任建立策略226

9.1 微观层面策略226

9.1.1 网上信任的相关问题及对应策略分类226

9.1.2 与个人信息相关的策略230

9.1.3 与产品质量和价格相关的策略231

9.1.4 与客户服务相关的策略233

9.1.5 与网站表现相关的策略234

9.1.6 其他策略235

9.2 宏观层面策略237

9.2.1 个人信用237

9.2.2 银行信用238

9.2.3 商业信用239

9.3 小结239

第10章 移动商务中的信任问题241

10.1 电子商务信任与移动商务信任241

10.2 移动商务应用研究框架243

10.3 移动商务消费者信任模型243

10.3.1 移动商务实体及其关系分析244

10.3.2 基于VFT的移动商务信任影响因素分析244

10.3.3 信任结果分析247

10.3.4 移动商务消费者信任模型构建248

10.4 小结248

附录A 关于信任的重要研究网站250

附录B 有关IS&EC的重要会议251

附录C 有关IS/EC的重要国际期刊252

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