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研究 基于员工和团队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研究 基于员工和团队视角
  • 罗裕梅,叶琼伟,梅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6297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研究 基于员工和团队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研究背景1

1.1 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1

1.1.1 企业信息系统的概念1

1.1.2 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状况1

1.2 信息系统价值的表现3

1.3 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在系统价值实现中的角色4

1.3.1 信息系统使用行为对系统价值实现的作用4

1.3.2 信息系统使用行为价值实现的复杂性6

本章小结7

参考文献8

第2章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概念10

2.1 信息系统使用的概念10

2.2 企业信息系统的采纳和采纳后行为11

2.2.1 企业信息系统采纳行为的相关概念11

2.2.2 企业信息系统采纳后使用行为的相关概念13

2.3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内涵探讨16

2.3.1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的相关概念16

2.3.2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内涵19

本章小结21

参考文献22

第3章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研究现状25

3.1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25

3.1.1 个体员工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25

3.1.2 集体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29

3.2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对绩效的影响31

3.2.1 个体层面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绩效31

3.2.2 团队层面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绩效32

3.3 现有研究评述34

本章小结36

参考文献37

第4章 企业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理论基础40

4.1 信息系统使用相关理论40

4.1.1 理性行为理论40

4.1.2 计划行为理论41

4.1.3 技术接受模型42

4.1.4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47

4.2 创新扩散理论49

4.2.1 创新的界定49

4.2.2 创新扩散的界定50

4.2.3 创新扩散模型51

4.2.4 创新扩散理论在信息系统使用行为中的研究53

本章小结55

参考文献56

第5章 多层面理论58

5.1 多层面理论概述58

5.1.1 多层面理论的基础:一般系统理论58

5.1.2 多层面理论的构建:结构和关系60

5.1.3 采用多层面视角的必要性63

5.2 多层面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64

5.2.1 信息系统接收研究65

5.2.2 信息系统执行研究65

5.2.3 信息系统一致性研究66

5.2.4 信息系统使用研究66

5.2.5 信息系统创新研究67

5.2.6 信息技术专业人员报酬研究67

5.2.7 信息隐私研究67

5.2.8 信息系统变化的研究67

5.2.9 信息系统熟练程度的研究68

5.2.10 虚拟性的研究68

本章小结69

参考文献70

第6章 团队成员网络中心度对员工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影响72

6.1 团队社会网络简介72

6.1.1 团队社会网络的内涵及分类72

6.1.2 团队社会网络构成要素及测量73

6.1.3 团队成员个体网络结构指标的含义74

6.1.4 社会网络理论在当前研究的适应性75

6.2 研究的理论基础76

6.2.1 信息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77

6.2.2 社会网络视角77

6.3 研究理论模型和假设79

6.3.1 获得帮助网络中心度与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79

6.3.2 给予帮助网络中心度与系统创新性使用行为80

6.4 研究方法80

6.4.1 研究样本80

6.4.2 变量测量81

6.5 数据分析82

6.5.1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分析82

6.5.2 结构模型分析83

6.6 研究结果84

6.6.1 主要结论84

6.6.2 实践意义85

6.6.3 存在的局限性及将来研究方向86

本章小结86

参考文献87

第7章 员工创新性使用行为的绩效研究——基于双元性理论90

7.1 引言90

7.2 双元性理论91

7.2.1 理论概述91

7.2.2 理论发展和研究现状92

7.2.3 信息系统的拓展性使用行为和探索性使用行为96

7.2.4 信息系统使用的双元性概念97

7.2.5 信息系统使用双元性的不同维度98

7.3 研究模型和假设100

7.3.1 拓展性使用和探索性使用对个体绩效的影响100

7.3.2 双元性使用与个体绩效100

7.3.3 本研究的整体模型102

7.4 研究方法103

7.4.1 数据收集103

7.4.2 变量的测量103

7.5 数据分析104

7.5.1 测量模型分析104

7.5.2 结构模型分析106

7.6 研究结果111

7.7 研究价值、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112

7.7.1 理论价值112

7.7.2 实践价值113

7.7.3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114

本章小结114

参考文献115

第8章 创新性使用程度差异性及任务相互依赖对创新性使用过程的调节作用118

8.1 在多层面视角下员工和团队层面的创新性使用行为118

8.1.1 个体和团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概念118

8.1.2 确定团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结构119

8.1.3 确定构念间的关系121

8.2 研究的理论基础——自我分类理论122

8.2.1 自我分类理论的基本概念122

8.2.2 自我分类理论与团队的多样性123

8.2.3 自我分类理论的适应性126

8.3 理论模型构建和假设的提出127

8.3.1 个体创新性使用行为对团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影响128

8.3.2 创新性使用程度差异性对个体与团队创新性使用关系的调节作用129

8.3.3 任务相互依赖对个体与团队创新性使用关系的调节作用130

8.4 研究设计132

8.4.1 调查问卷的设计132

8.4.2 社会称许性偏差和共同方法偏差的处理133

8.4.3 集体层面构念测量的问题134

8.4.4 研究变量的测量135

8.4.5 数据的获取140

8.4.6 数据的描述142

8.5 测量模型分析143

8.5.1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144

8.5.2 组内一致性分析146

8.5.3 共线性分析及处理147

8.5.4 二阶因子分析150

8.6 结构模型分析150

8.6.1 个体创新性使用对团队创新性使用的影响151

8.6.2 创新性使用程度差异性及任务相互依赖的调节作用151

8.7 研究结果和存在的不足153

8.7.1 研究结果讨论153

8.7.2 理论意义155

8.7.3 实践价值156

8.7.4 研究存在的不足157

本章小结157

参考文献158

第9章 系统使用时间对创新性使用程度差异性的调节作用的影响165

9.1 研究的理论基础——吸收能力理论165

9.1.1 吸收能力理论的基本概念165

9.1.2 吸收能力理论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166

9.1.3 吸收能力理论的适应性168

9.2 理论模型构建和假设的提出169

9.2.1 模型构建169

9.2.2 个体的创新性使用、创新性使用程度差异性及系统使用时间三项交互的影响170

9.3 测量模型分析172

9.3.1 系统使用时间的测量172

9.3.2 相关性分析173

9.4 结构模型分析173

9.4.1 两项交互作用174

9.4.2 三项交互对团队创新性使用行为的影响176

9.5 讨论和不足178

9.5.1 主要发现和讨论178

9.5.2 理论和实践意义179

9.5.3 研究存在的不足180

本章小结180

参考文献181

附录 模型路径输出图1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