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特种检验医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特种检验医学
  • 尹伯元,李龙,顾文涛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3735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7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569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特种检验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特种检验医学1

第二节 特种检验医学的临床应用2

一、医学检验转变为检验医学2

二、实验室诊断3

三、特种检验医学与临床应用4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特种检验项目和临床意义6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6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7

三、前列腺素(PG)8

四、心钠素10

五、内皮素11

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2

七、血清肌红蛋白13

八、加压素14

九、血管活性肠肽14

十、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F)14

十一、血清肌凝蛋白15

十二、心肌肌钙蛋白T15

十三、心肌肌钙蛋白I17

十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19

十五、肌酸激酶同工酶19

十六、一氧化氮19

十七、C-反应蛋白20

十八、高半胱氨酸21

第二节 心脏疾病特种生化检测22

一、概述22

二、肌酸激酶26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27

四、乳酸脱氢酶30

五、乳酸脱氢酶同工酶30

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32

七、α-羟丁酸脱氢酶33

八、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33

九、心肌肌球蛋白35

第三节 血脂检测与心血管病37

一、脂肪代谢37

二、脂蛋白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38

三、高脂蛋白血症39

四、血脂合适水平与危险水平的划分40

五、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41

六、凝血因子Ⅶ与心脑血管疾病42

七、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42

八、高脂血症与血栓形成43

第四节 高血压特种检验临床意义43

一、血儿茶酚胺43

二、肾素44

三、香草扁桃酸45

四、内皮素45

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47

六、变肾上腺素48

七、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49

第五节 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临床意义52

一、基因变异与血脂异常52

二、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55

三、原发性高血压55

四、心肌梗死57

第六节 心血管病检测研究进展58

一、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研究58

二、Toll-like受体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研究59

三、蛋白S的研究60

四、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血栓形成的研究61

五、冠心病与胆红素代谢的研究62

六、心钠素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63

七、C-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病的研究64

八、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的研究67

九、对氧磷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67

第七节 心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68

一、心肌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69

二、心肌肌钙蛋白T临床应用选择70

三、特异性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方面的临床研究70

第一节 概述73

第二节 纤溶系统特种检验临床意义74

一、纤维蛋白原74

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75

三、纤溶酶原76

四、纤溶酶78

五、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78

六、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80

七、血浆α2-抗纤溶酶81

八、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82

九、蛋白C83

十、D-二聚体84

第三节 凝血、纤溶、激肽和补体系统的相互联系86

第四节 抗栓与溶栓药物的血液监测86

一、溶栓疗法的监测86

二、抗栓疗法的监测87

第一节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与临床意义92

一、甲胎蛋白(AFP)92

二、癌胚抗原(CEA)93

三、糖类抗原50(CA50)93

四、糖类抗原125(CA125)93

五、糖类抗原15-3(CA15-3)94

六、糖类抗原19-9(CA19-9)94

七、糖类抗原242(CA242)94

八、糖类抗原72-4(CA72-4)95

九、β2-微球蛋白(32-MG)95

十、铁蛋白(Ft)95

十一、细胞角质素片段抗原21-1(CYFRA21-1)96

十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96

十三、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96

十四、前列腺特异抗原(PSA)97

十五、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98

十六、端粒酶98

十七、核基质99

第二节 常见恶性肿瘤的实验室诊断99

一、胃癌的实验室诊断99

二、肠癌的实验室诊断100

三、肝癌的实验室诊断101

四、肺癌的实验室诊断102

五、卵巢癌的实验室诊断103

六、甲状腺癌的实验室诊断103

七、乳腺癌的实验室诊断104

八、膀胱癌的实验室诊断104

九、其他肿瘤的实验室诊断107

第三节 肿瘤基因标志110

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110

二、细胞癌变的机制111

三、肿瘤基因标志检测的种类112

四、肿瘤基因标志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112

五、肿瘤基因标志检测的临床应用112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115

第五节 肿瘤标志物的研究117

一、Fas/FasL系统117

二、Bcl-2蛋白118

三、粘蛋白118

四、存活素119

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19

六、转化生长因子α119

七、肿瘤相关胰蛋白酶抑制物120

第一节 甲状腺123

一、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123

二、检测指标的评论123

三、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123

四、诊断程序124

五、对TSH测定的新认识及临床应用研究125

六、TSH临床应用的重要性125

七、非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功能变化研究126

八、FT3、FT4临床意义研究126

九、对甲状腺免疫性疾病的研究127

十、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评价研究128

第二节 性腺128

一、性腺功能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128

二、性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135

三、CA125卵巢癌的筛查139

第三节 甲状旁腺140

一、甲状旁腺功能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140

二、甲状旁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142

第四节 肾上腺144

一、肾上腺功能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144

二、肾上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146

第五节 垂体147

一、垂体功能检测与临床意义147

二、垂体疾病的实验室诊断151

第一节 糖尿病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156

一、检测项目分类156

二、临床意义156

第二节 糖尿病检测临床应用161

一、糖尿病的诊断161

二、糖尿病的监控162

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63

四、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断164

五、糖尿病的分型及胰岛功能判断165

第三节 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研究167

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67

二、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168

三、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临床意义169

四、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引起的心血管和糖尿病综合征170

第四节 胰岛素受体及其异常症研究172

一、遗传性受体病173

二、自身免疫性受体病174

第五节 基因与糖尿病研究175

一、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易感基因176

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易感基因176

第一节 肾脏疾病检测指标与临床意义178

一、肌酐178

二、尿素179

三、尿酸180

四、尿液总蛋白质182

五、血清胱抑素C183

六、尿微量白蛋白184

七、β2-微球蛋白185

八、视黄醇结合蛋白188

九、α1-微球蛋白189

十、尿中Ⅳ型胶原190

十一、尿液酶及其同工酶191

十二、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192

第二节 尿微量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192

一、尿微量蛋白测定临床应用192

二、讨论195

第三节 尿五种蛋白质检测临床应用196

第一节 消化系统胃肠功能特种检验198

一、胃酸测定198

二、幽门螺杆菌198

三、胃泌素200

四、血管活性肽(VIP)201

五、抑胃肽(GIP)201

六、胃动素202

七、胆囊收缩素(CCK)202

八、生长抑素(SS)202

九、胰多肽(PP)203

十、粗纤维调节素(UN)203

十一、胰腺检测指标203

第二节 消化系统胃肠疾病特种检验临床应用203

一、反流性食管炎(GERD)203

二、胃泌素瘤204

三、慢性胃炎205

四、消化性溃疡205

五、肠易激惹综合征(IBS)207

六、胆石症207

七、肝硬化/肝纤维化207

八、胰腺疾病209

第三节 肝纤维化的临床生化指标研究209

一、ECM的生成降解与生化指标210

二、细胞因子对HSC增殖活化的调节与生化指标211

三、肝纤维化生化指标灵敏度的讨论212

第一节 概述213

一、肝功能检查指标的选择215

二、肝脏疾病的生化诊断215

三、胰腺疾病的生化诊断216

第二节 肝胆胰疾病特种检验临床应用217

一、血清总蛋白测定217

二、白蛋白219

三、前白蛋白221

四、血清蛋白电泳223

五、纤维结合蛋白225

六、层粘连蛋白227

七、血氨228

八、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229

九、胆汁酸231

十、甘氨胆酸233

十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235

十二、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241

十三、L-γ-谷氨酰基移换酶及其同工酶242

十四、5′-核苷酸酶245

十五、单胺氧化酶247

十六、脯氨酸肽酶247

十七、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249

十八、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其同工酶250

十九、腺苷脱氢酶252

二十、山梨醇脱氢酶253

二十一、谷氨酸脱氢酶254

二十二、Ⅲ型前胶原255

二十三、Ⅳ型胶原256

二十四、透明质酸257

二十五、脂肪酶259

二十六、淀粉酶及其同工酶262

第三节 急性胰腺炎新的实验室诊断指标264

一、胰蛋白酶原同工酶264

二、胰蛋白酶原活性肽265

三、血清弹性蛋白酶265

四、磷脂酶A2265

五、人胰腺特异蛋白265

第四节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研究进展265

一、流行病学266

二、自身免疫的证据及发病机制266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267

第一节 概述269

第二节 甲型肝炎270

一、甲型肝炎抗体270

二、甲型肝炎病毒抗原271

第三节 乙型肝炎271

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271

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272

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272

四、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273

五、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273

六、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274

七、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抗-HBc-IgM)275

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IgM复合物275

九、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e)276

十、乙型肝炎前S1抗原(Pre-S1)和前S1抗体(Anti-Pre-S1)276

十一、乙型肝炎前S2抗原(Pre-S2)276

十二、乙型肝炎前S2抗体(Anti-Pre-S2)277

十三、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HBV-DNA-P)277

十四、乙肝病毒-DNA(HBV-DNA)277

十五、HBxAg和抗HBx278

第四节 丙型肝炎281

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281

二、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282

第五节 丁型肝炎282

第六节 戊型肝炎283

第七节 庚型肝炎283

第八节 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284

第九节 肝功能生化指标及临床意义284

一、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284

二、肝功能及其储备的指标284

第一节 呼吸系统特种检验项目与临床意义286

一、前列腺素(PG)286

二、血管紧张素(AT)287

三、缓激肽(BK)287

四、血管活性肠肽(VIP)287

五、P物质(SP)288

六、心钠素(ANF)288

七、一氧化氮(NO)288

八、弹性蛋白酶289

九、白三烯(LT)289

十、白细胞介素(IL)289

十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90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特种检验临床应用290

一、支气管哮喘290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91

三、肺心病292

四、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92

第三节 胸腔积液实验室诊断293

一、渗、漏出液的区分293

二、结核性(TB)胸腔积液的诊断294

三、良、恶性(肿瘤性)胸腔积液的鉴别294

第四节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296

一、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296

二、实验室诊断297

三、防治措施298

第一节 血液系统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301

一、铁蛋白301

二、叶酸302

三、维生素B12303

四、促红细胞生成素303

五、乳铁蛋白304

六、维生素B6304

七、抗凝血酶-Ⅲ305

八、白三烯(LT)306

九、β-血栓球蛋白306

十、血小板第4因子306

十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307

十二、第Ⅷ因子307

十三、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308

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特种检验临床应用309

一、缺铁性贫血、感染性贫血、白血病309

二、血友病309

第一节 概述311

第二节 神经和精神疾病特种检验临床应用317

一、脑脊液总蛋白317

二、脑脊液免疫球蛋白317

三、脑脊液各类蛋白质318

四、髓鞘碱性蛋白327

五、S-100蛋白329

六、脑脊液糖类及其代谢产物331

七、脑脊液酶类333

八、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337

九、氨基酸类神经递质340

十、脑脊液细胞因子345

十一、脑脊液神经肽351

十二、多巴胺受体359

第一节 骨疾病检验项目临床意义362

一、甲状旁腺激素362

二、总钙和离子钙364

三、镁366

四、磷368

五、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370

六、骨钙素372

七、骨性碱性磷酸酶374

八、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和羧基-端前肽376

九、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及其降解产物378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特种检验临床应用380

一、骨质疏松症特种检验临床意义380

二、骨质疏松症与基因关系的进展385

第一节 细胞因子388

一、IL-1388

二、IL-2389

三、IL-3390

四、IL-4390

五、IL-5391

六、IL-6/BSF-2391

七、LT/TNFβ391

八、KHF392

九、IFN393

十、CSF394

十一、TGF395

第二节 自身抗体检测396

一、抗核抗体(ANA)397

二、抗双链DNA(ds-DNA)抗体397

三、类风湿因子(RF)397

四、抗平滑肌抗体(SMA)397

五、抗线粒体抗体(AMA)398

六、抗胃壁细胞抗体(PCA)398

七、抗心肌抗体398

八、抗甲状腺抗体398

九、抗ENA抗体399

十、抗心脂抗体(ACLA)399

十一、抗内因子抗体(IFA)399

十二、胰岛素自身抗体400

十三、抗胰岛素细胞抗体与抗胰岛素受体抗体400

十四、抗组蛋白抗体401

十五、抗SSA抗体与抗SSB抗体401

十六、抗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LSP)与肝细胞膜抗原(LM-Ag)自身抗体402

十七、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402

十八、抗白蛋白抗体403

十九、抗肾上腺皮质抗体403

二十、抗骨骼肌抗体与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403

二十一、抗TSH受体抗体(TRAb)404

二十二、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404

第三节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404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04

二、免疫不育症405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406

四、皮肌炎(DM)407

五、干燥综合征407

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408

七、乙型病毒性肝炎408

八、糖尿病409

九、习惯性流产409

十、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SS)410

十一、麻风病410

十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410

十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性别差异411

第一节 概述412

一、性病的现代概念412

二、重点防治的八种性病412

三、性病的特点412

四、性病的诊断412

第二节 性传播疾病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13

一、梅毒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13

二、淋病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14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15

四、尖锐湿疣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17

五、生殖器疱疹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18

六、软下疳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19

七、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20

八、艾滋病的检测项目与临床意义420

第三节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室诊断422

一、梅毒的实验室诊断422

二、淋病的实验室诊断422

三、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实验室诊断423

四、尖锐湿疣的实验室诊断424

五、生殖器疱疹的实验室诊断424

六、软下疳的实验室诊断424

七、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实验室诊断425

八、艾滋病的实验室诊断425

第一节 概述427

一、自由基的产生427

二、自由基的清除427

第二节 自由基检测临床意义428

一、过氧化脂质428

二、超氧化物歧化酶430

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35

四、过氧化氢酶437

五、一氧化氮439

六、还原型谷胱甘肽441

七、维生素E442

八、维生素C446

第一节 概述450

一、治疗药物检测的目的450

二、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450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临床意义451

一、镇静催眠药451

二、抗癫癎药454

三、抗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药460

四、平喘药(氨茶碱)468

五、抗精神失常药468

六、抗生素472

七、抗肿瘤药479

八、免疫抑制剂483

第一节 概述486

一、毒理学监测的意义486

二、化学物的毒性分级487

三、影响毒性反应的因素488

四、毒性反应的机制489

五、生物监测指标的选择490

六、生物样品取样时间的选择491

七、生物样品的采集492

八、生物监测中的参考限值493

第二节 毒物学监测临床意义494

一、胆碱酯酶及其同工酶494

二、乙醇499

三、碳氧血红蛋白505

四、铝及其化合物509

五、镉及其化合物513

六、铅及其化合物517

七、吗啡522

第一节 基因疾病诊断的基本原理526

一、人类基因526

二、基因的表达与突变526

三、核酸分子杂交概念527

第二节 基因疾病诊断的特点和临床意义527

一、基因疾病诊断的特点527

二、基因疾病的诊断方法527

三、基因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528

第一节 基因芯片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39

一、核酸序列分析539

二、基因表达分析539

三、寻找新基因540

四、突变体和多态性检测540

五、后基因组研究540

六、疾病的诊断541

七、基因文库图谱绘制541

八、其他应用541

第二节 蛋白芯片的应用研究542

一、蛋白芯片的应用研究542

二、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543

第三节 生物芯片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543

一、生物芯片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543

二、生物芯片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544

第四节 基因芯片与检验医学545

第五节 基因芯片与肿瘤标志物5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