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货币政策效率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货币政策效率分析
  • 于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8027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4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货币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货币政策效率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观点述评1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观点论争1

第二节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观点述评25

第二章 货币政策运行环境与货币政策有效性35

第一节 金融结构的历史变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35

第二节 金融市场非均衡与货币政策有效性38

第三节 储蓄—投资格局与货币政策有效性45

第四节 利率体系与货币政策有效性53

第五节 经济开放程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62

第三章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64

第一节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64

第二节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比较与启示69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72

第四节 对币值稳定的理解与稳定区间分析75

第四章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有效性85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取的理论分析85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国际经验88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践95

第四节 我国未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取向107

第五章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实施与货币政策有效性115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在各国实践及启示115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118

第三节 现行货币政策工具效能判断及辨析123

第四节 完善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效能129

第六章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134

第一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基本框架134

第二节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传导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142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146

第四节 全方位深化金融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68

第七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175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75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制约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分析179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冲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187

第四节 继续改革开放,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198

第八章 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关系的实证分析201

第一节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与产出关系的基本判断201

第二节 我国货币与产出关系的实证检验204

第三节 实证结论分析221

结论225

参考文献227

图目录47

图2—1 三大经济主体储蓄结构变动图47

图2—2 银行实际存贷款利率56

图2—3 银行存贷款利差57

图2—4 基准利率和存贷款利率(均为一年期,准备金除外)58

图4—1 我国1993年~2004年基础货币增长率变化趋势图102

图4—2 我国1993~2003年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图106

图5—1 M0、M1、M2、GDP增速与零售物价涨幅123

图6—1 央行政策意图与操作结果153

图6—2 八次降息与货币信贷走势154

图6—3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增长率差和国家银行各项存贷款增长率差的对比156

图6—4 央行再贷款中的坏账压力157

图6—5 信息不对称下利率管制与均衡信贷配给163

图7—1 封闭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效应176

图7—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效应177

图7—3 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186

图7—4 外汇储备增长率189

图8—1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应量变动趋势图202

图8—2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流动性与实际利率关系204

图8—3 季节调整前GDP、M0、M1、M2趋势图205

图8—4 季节调整后GDP、M0、M1趋势图206

图8—5 产出与货币供应量曲线图214

表目录43

表2—1 2003年末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表43

表2—2 2003年末中国主要金融机构资产分布概况44

表2—3 三大经济主体储蓄结构变动表46

表3—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变化64

表3—2 1951~1992年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比较70

表3—3 各国通货膨胀指标及目标范围79

表3—4 分阶段的物价指数80

表4—1 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89

表4—2 1985~1994年现金发行和贷款规模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96

表4—3 我国1994~2004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目标值与实际值100

表4—4 1993~2004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及基础货币增长情况101

表4—5 我国1993年~2003年货币乘数变化趋势104

表4—6 我国1993~2003年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105

表5—1 1998~2003年货币政策工具122

表5—2 1998~2003年货币政策工具效应122

表5—3 存款利率与准备金存款利率对照表127

表5—4 贷款利率与再贷款利率对照表128

表6—1 1984~1993年货币政策调控结果149

表6—2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结构变动150

表6—3 1993~1997年货币政策调控结果150

表6—4 1997年以后我国存款增长率和贷款增长率对比155

表7—1 1979~2004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及其增长189

表7—2 6个月和一年期定期人民币和美元存款利率比较194

表8—1 1979~2003年货币供应量及其对数值206

表8—2 1978~2003年年度GDP及其对数值207

表8—3 1998~2003年季度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及其对数值209

表8—4 1998年1季度~2004年3季度GDP及其对数值210

表8—5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214

表8—6 协整检验结果215

表8—7 产出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Granger影响关系215

表8—8 GDP方差分解的贡献结果217

表8—9 各序列水平值单位根检验结果218

表8—10 协整检验结果218

表8—11 货币供应量与产出之间的Granger影响关系219

表8—12 GDP方差分解的贡献结果1:GDP对货币供应量M0的冲击响应219

表8—13 GDP方差分解的贡献结果2:GDP对货币供应量M1的冲击响应220

表8—14 GDP方差分解的贡献结果3:GDP对货币供应量M2的冲击响应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