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凝聚力理论与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学谦,何新生,甄翠敏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80257547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民族精神-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凝聚力理论与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1
第一章 国家凝聚力,一个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题3
第一节 关于国家凝聚力的概念和特点4
一、国家凝聚力的概念4
二、国家凝聚力的特点6
第二节 关于国家凝聚力的功能与构成8
一、国家凝聚力的功能9
二、国家凝聚力的构成11
三、结论21
第三节 关于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和动力23
一、国家凝聚力的源泉23
二、国家凝聚力的动力25
三、国家凝聚力源泉与动力的关系27
第四节 增强当代中国凝聚力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问题28
参考文献33
第二章 国家凝聚力的定义与结构34
第一节 国家凝聚力内涵的科学理解34
一、准确把握国家凝聚力的内涵34
二、科学理解国家凝聚力35
第二节 国家凝聚力的结构模型40
一、物质凝聚力是国家凝聚力建设的基础40
二、精神凝聚力是国家凝聚力建设的指向标41
三、政治凝聚力是国家凝聚力建设的内核41
四、文化凝聚力是国家凝聚力建设的助推器41
五、安全凝聚力是国家凝聚力建设的保障42
第三节 国家凝聚力构成要素42
一、国家凝聚力构成要素框架42
二、国家凝聚力构成要素体系44
第四节 国家凝聚力的相关性分析46
一、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46
二、国家凝聚力与社会凝聚力47
三、国家凝聚力与宗教凝聚力48
第五节 国家凝聚力作用方向及方向控制49
一、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方向49
二、国家凝聚力作用方向控制50
参考文献54
第三章 国家凝聚力的周期变化解析55
第一节 国家凝聚力周期的概念55
一、周期与国家凝聚力55
二、国家凝聚力周期律的理论基础56
三、国家凝聚力周期概念界定57
第二节 国家凝聚力周期变化的模型58
一、单周期模型58
二、上升周期模型59
三、下降周期模型60
四、稳定周期模型61
五、短周期模型62
第三节 国家凝聚力周期阶段特征63
一、形成阶段63
二、提升阶段64
三、稳定阶段65
四、衰退阶段66
第四节 国家凝聚力周期转换的支撑条件分析68
一、经济发展可持续69
二、理想信念不动摇70
三、执政能力强大71
四、主流文化主导地位巩固72
五、社会相对和谐稳定73
参考文献75
第四章 国家物质凝聚力76
第一节 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内涵与功能76
一、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内涵76
二、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功能78
第二节 国家财富——数量与质量的融合79
一、财富的起源与国家物质凝聚力79
二、财富的二重性与国家物质凝聚力80
三、国家财富与国家物质凝聚力82
四、世界银行的新国家财富指标与国家物质凝聚力82
五、新国家财富增长率与国家物质凝聚力84
第三节 国民平均寿命85
一、国民平均寿命的内涵85
二、国民平均寿命与国家物质凝聚力85
三、国民平均寿命与国家物质凝聚力的同期相关性86
第四节 国民社会保障程度88
一、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国家物质凝聚力88
二、社会保障的内涵89
三、国民社会保障程度的评价90
四、国民社会保障与国家物质凝聚力91
第五节 国民收入分配公平度93
一、收入分配的起源与国家物质凝聚力93
二、国民收入分配与国家物质凝聚力93
三、国民收入分配对国家物质凝聚力的作用96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97
一、可持续发展的起源与国家物质凝聚力97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98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100
四、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物质凝聚力102
参考文献104
第五章 国家精神凝聚力106
第一节 精神凝聚力与国家精神凝聚力106
一、精神凝聚力与国家精神凝聚力的含义106
二、精神凝聚力在国家起源和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107
三、国家精神凝聚力的形成过程109
四、国家精神凝聚力的功能110
五、国家精神凝聚力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112
第二节 国家信仰113
一、信仰以及国家信仰的含义113
二、国家信仰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其与一般信仰的关系114
三、国家信仰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114
四、国家信仰在国家精神凝聚力中的功能116
第三节 国家理想118
一、理想与国家理想的含义118
二、国家理想在国家精神凝聚力产生中的作用118
三、国家理想的形成条件119
第四节 国家精神122
一、国家精神的定义及其构成122
二、国家精神主要体现为国家意识和国家责任123
三、国家精神的形成127
第五节 道德127
一、道德与国家精神凝聚力127
二、以德治国促进国家精神凝聚力的形成128
参考文献130
第六章 国家政治凝聚力131
第一节 政治制度认同131
一、政治制度认同概述131
二、政治制度认同与政治凝聚力的关系136
三、影响政治制度认同的基本因素138
第二节 国家领导人认同140
一、国家领导人认同概述140
二、国家领导人认同与政治凝聚力的关系142
三、影响国家领导人认同的基本因素143
第三节 民主程度145
一、民主概述145
二、民主与国家政治凝聚力的关系147
三、国家政治凝聚力对社会民主的要求148
四、影响国家民主程度的因素148
第四节 法制建设150
一、法制概述150
二、世界法制进程与政治凝聚力152
三、国家政治凝聚力对法制建设的要求154
四、影响国家法制建设的因素156
第五节 执政党认同157
一、执政党认同概述157
二、执政党认同对国家政治凝聚力的影响158
第六节 反腐败成效160
一、腐败问题概述160
二、反腐败成效与国家政治凝聚力162
三、保证国家反腐败成效的因素163
参考文献164
第七章 国家文化凝聚力166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凝聚力166
一、文化的词源含义166
二、文化的定义内涵168
三、文化凝聚力170
四、文化在国家凝聚力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171
第二节 国家文化与国家文化凝聚力175
一、国家文化的定义175
二、国家文化的特性177
三、主流文化178
四、国家文化凝聚力179
第三节 文化主权与安全181
一、国家文化主权181
二、国家文化安全184
第四节 文化载体187
一、语言文字187
二、文学艺术189
三、风俗习惯191
第五节 文化教育192
一、教育水平192
二、文化资源195
三、历史底蕴197
第六节 文化传播199
一、文化传播的定义内涵199
二、书籍报刊200
三、广播影视201
四、网络多媒体203
第七节 文化产业206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206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207
三、文化产业凝聚力的意义208
参考文献209
第八章 国家安全凝聚力211
第一节 国家安全与国家安全凝聚力211
一、国家安全的定义内涵211
二、国家安全的特征213
三、国家安全凝聚力214
第二节 军事实力218
一、军事实力的内涵218
二、军事实力与国家安全凝聚力220
第三节 反干涉力224
一、反干涉力的内涵224
二、反干涉力与国家安全凝聚力226
第四节 国家战略能力228
一、国家战略能力的内涵229
二、国家战略能力在安全凝聚力中的作用与地位230
三、国家战略能力的要素232
小结235
第五节 外交实力与国家安全凝聚力236
一、外交对国家安全凝聚力的作用236
二、影响国家安全凝聚力的外交要素238
三、外交影响国家安全凝聚力的实践241
参考文献243
下篇247
第九章 中国古代国家凝聚力建设的成功典型案例研究249
第一节 秦朝“大一统”时期的国家凝聚力研究249
一、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国家凝聚力250
二、秦始皇“大一统”,巩固国家凝聚力253
第二节 汉朝“文景之治”时期的国家凝聚力研究257
一、以农为本,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258
二、约法省禁,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259
三、平定叛乱,增强国家安全凝聚力260
四、推行黄老,增强国家精神凝聚力261
第三节 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国家凝聚力研究263
一、吸取隋亡国教训,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263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266
三、实行多元化教育,增强国家文化凝聚力267
四、统一边疆维稳定,增强国家安全凝聚力269
第四节 明朝“永宣之治”时期的国家凝聚力研究270
一、关心农事,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270
二、整饬内政,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273
三、经营边疆,增强国家安全凝聚力275
四、建城修典,增强国家文化凝聚力277
第五节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国家凝聚力研究278
一、巩固统一,增强国家安全凝聚力278
二、励精图治,增强国家政治凝聚力281
三、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284
四、兴礼修书,增强国家文化凝聚力286
参考文献287
第十章 国外古代对国家凝聚力的认识和实践288
第一节 国外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对国家凝聚力的认识288
第二节 罗马帝国时期国家凝聚力分析290
一、罗马帝国的形成290
二、罗马帝国的兴盛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291
第三节 波斯帝国时期国家凝聚力分析297
一、波斯帝国的形成298
二、波斯帝国的兴盛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298
第四节 奥匈帝国时期国家凝聚力分析303
一、奥匈帝国的形成303
二、奥匈帝国兴盛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305
第五节 大英帝国时期国家凝聚力分析308
一、大英帝国的形成308
二、大英帝国的兴盛与国家凝聚力的关系310
参考文献313
第十一章 世界近现代帝国形成时期的国家凝聚力研究315
第一节 美国的国家凝聚力研究315
一、美国的国家精神315
二、美国国家凝聚力研究317
第二节 二战前德国国家凝聚力研究322
一、国家凝聚力在德国兴盛过程中的作用323
二、纳粹时期国家凝聚力分析324
第三节 二战前日本的国家凝聚力328
一、日本二战前概况328
二、日本二战前国内的概况328
三、日本二战前崛起因素329
四、日本的民族精神331
五、日本二战前国家凝聚力分析332
第四节 前苏联国家凝聚力研究337
一、前苏联的特征337
二、七个时期的苏联338
三、斯大林模式与国家凝聚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342
参考文献346
第十二章 因国家凝聚力丧失而亡国的典型案例研究348
第一节 罗马帝国衰亡的国家凝聚力原因分析348
第二节 奥匈帝国消亡的国家凝聚力原因分析358
第三节 前苏联解体的国家凝聚力原因分析363
一、前苏联解体过程介绍363
二、前苏联解体国家凝聚力原因分析365
第四节 从历史看国家凝聚力作用的双重性分析372
一、国家凝聚力的正向作用372
二、国家凝聚力的反向作用374
本章小结377
参考文献377
第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前增强自身凝聚力研究379
一、增强党对全国人民的精神凝聚力,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379
二、增强党对全国人民的物质凝聚力,以土地改革为动力发展生产事业386
三、增强党对全国人民的政治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旗帜领导群众反帝斗争391
四、增强党对各阶级阶层的社会凝聚力,以统一战线为载体聚集正能量396
五、增强党对军队的凝聚力,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402
六、增强党的文化事业凝聚力,为实现党的政治目标服务407
参考文献412
后记417
热门推荐
- 505125.html
- 3094451.html
- 1206574.html
- 970503.html
- 3525370.html
- 477724.html
- 69938.html
- 2924436.html
- 1558675.html
- 2934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7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8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36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4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4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5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6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1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5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