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吴昌硕谈艺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昌硕著;吴东迈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06039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艺术-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吴昌硕谈艺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论画诗跋1
勖仲熊3
读潘阿寿画山水障子3
六三园宴集,是日剪松楼看张予书画,游客甚盛4
叶指法临《蓝田叔画册》4
刘完庵画5
画卷为楼村题5
子云作画,信笔疾书,如素师作草,如公孙大娘舞剑器,一本性情,不有修饰趋时面目。展读欢喜,为书数行5
夜坐观刘玉盦指画6
画桐叶桐子石榴6
题画6
题画赠赵非昔宗建。是时游虞山,将返沪上,用以留别,为日后相忆之资云尔7
庚寅十二月初三夜,与了谿、屠朋、石墨,施为谈艺缶庐,即景写图,落笔飕飕,与窗外风雪声相应也。两人旁观,为我欣赏7
予欲写吟诗图,谓必极天下枯寂寒瘦之景,方能入妙,苦无稿本。丁亥初冬,寓黄歇浦上,夜漏三下,妻儿俱睡熟,老屋中一灯荧然,光淡欲灭。缺口瓦瓶,养经霜残菊,憔悴如病夫。窗外落叶杂雨声潇潇,倏响倏止。可谓极天下枯寂寒瘦之景,才称酸寒尉拥鼻微吟佳句欲来时也。即景写图,不堪示长安车马客;远寄素心人,共此清况7
题画8
画赠简庐8
论画8
题画9
题画三绝句9
题画10
作画三帧,各赘六言一首。茶熟香温,闭门自赏,忘此身在尘海中也10
画笔砚10
自题小像二首,独坐松石间,王复生笔也11
《饥看天图》自题11
予索伯年画照,题曰“酸寒尉像”。像冠服端立拱手,厥状可哂。相识者皆指曰“此吴苦铁也”,题句自嘲12
任伯年为画《归田图》,戏题12
《蕉阴纳凉图》自题13
画像自题13
自题七十一岁小影14
自题七十七岁画像14
自嘲14
王竹人为图小像,诗以酬之14
自题铜像铭于背15
画像自题15
书苏儿小影16
《采桑图》为季仙16
《坡公画像》为高野侯16
张辟非(度)《松隐小像》17
题于大画像17
沈石友遗像17
姚少师(广孝)画像18
石潜画像18
书一亭18
何诗孙(维朴)画像19
琴僧云闲遗照19
《蟠桃》寿藐翁19
题一亭画《流民图》20
《雪中送炭》,一亭画20
《盲趣》,一亭画21
《孤树》,一亭画21
王一亭画马21
《锺馗图》赞22
《锺进士像》戏题22
题《锺进士图》23
锺馗见喜23
锺馗23
汤贞愍公画《醉锺馗》24
画佛24
郑健安寿其祖母,索画佛24
无量寿佛25
无量寿佛25
布袋僧25
布袋和尚像26
戏题弥陀像26
画佛自题26
写观音像赞27
观音像27
写达摩27
达摩赞27
一亭断荤奉佛,出画像索题28
长眉大仙28
释迦出山像28
《老和尚》29
题山水29
山水障子30
题《三泖泛雪图》30
戊午秋仲,偶写彰吴村即景,付涵儿家藏30
《芜园图》自题31
万东园表弟以《持砚图》属题32
沈六琴先生《江曲书庄图》,文孙咏韶(廷镛)索题32
藐翁先生命题《孤松独柏图》33
长尾雨山(甲)东归,题其《海滨送别图》33
《松岭望云图》为迥常33
《顾影自怜图》为王星泉33
《灵岩山图》34
《希古楼图》,为翰怡乔卿四十寿34
吴愙斋中丞遗画34
《祷天代夫图》,为子强写35
石友庭中玉茗一株,数百年前物,花时吟啸其下。石友病殁,花亦枯死。佥曰:“玉茗殉主矣。”养浩书来索图,媵三绝志凄感35
闵园丁写竹35
壬戌夏仲,为竹人画《雪蕉书屋图》36
《写书图》为乐盦36
《海日楼图》,为乙盦沈先生画36
题壶公临胡横云画册36
《香禅精舍图》,为潘瘦羊先生(钟瑞)题37
题陆恢画37
《壶园饯春图》,为郑小坡孝廉(文焯)题37
题《西冷印社图》38
《西冷印社图》题咏38
《松风棋韵图》为跛僧38
《静观万变图》为马君39
题黄蔼农《破盋龛图》39
《说剑图》为朱朴野39
《桃源图》40
《宝慈老屋图》,为赵非昔(宗建)题40
蒋鹿潭先生《随狙拾橡图》,为其犹子苦壶属题40
陈抱之先生(经)画竹,为其犹子辰田世丈属题41
谭复堂《疏柳斜阳填词图》41
周莱仙《买醉图》41
杨南湖《语石斋图》41
《铛脚论诗图》,为茶磨山人汪芑题42
《鹤涧诗龛图》,为涧民题42
何熙伯(汝穆)《梦家山图》42
卫铸生(铸)将赴新嘉坡,出《南游话别图》属题43
《釜麓归耕图》和玉初劳先生韵43
健盦属为其沄卿夫人画《冷香吟馆填词图》43
《松隐庵读书图》,为沈伯云(庆云)题44
《寒隐图》为高吹万44
维季北来,出画索题44
万涧民《空舲诗思图》45
《琴河听雨图》为张蓉沚45
王蓬心《潇湘图》,李木公藏45
《深山炼剑图》为钱大(景蘧)46
谢顾鹤逸(麟士)赠石,即书《玉龟室图》后46
《蔬香馆图》为锺大46
《非园图》,甘君属题47
《琴趣图》47
《杨子鹤画册》48
《春风载酒图》,鹤逸画48
潘兰老属题《忆梅图》48
《篝灯纺读图》49
《看山不足图》为啸云49
《西涧寻诗图》,楚才属题49
吴伯滔《潇潇盦图》,为令子剑秋题50
吴秋农(谷祥)《瓶山画隐图》50
安吉城东,马家渎南,有溪有亭,酌水谈诗,趺坐为乐,画此一寻归兴50
《归老显亭图》,藐翁先生命写51
暴方子(式昭)《山民送米图》51
吴伯滔画山水卷子51
沈子修属题令弟全修茂才《一蝶图》52
石友《西泠觅句图》52
庚戌生日,俞大赠棱伽画佛52
题鹤逸画53
诸曦庵墨竹卷,为贞壮题53
清道人画松歌53
汤贞愍公与其夫人董琬贞合作《三百三十有三士图》54
《棱伽山民画册》,为一亭题,山民一号肥猪54
任阜长画佛54
《东仓书库图》为缪蘅甫55
沙辅卿临《边寿民画册》55
《西湖归隐图》为许苓西55
《学圃嬉春图》56
《霜荼阁课子图》为个簃56
沈石友《洗砚图》56
《竹林七贤卷》56
《董乐闲画册》,询五属题57
丁辅之子八岁殇,索题小影57
一亭画,寿观津58
翰怡京卿先德紫回先生《云山入道图》58
王一亭临吴小仙画卷59
《品研图》为石友59
《密韵楼》为蒋大乐盦60
孟苹购得东坡《乐地帖》墨迹,索书“乐地盦”额60
《岘山十六逸老图》60
题子云画山水61
倪云臞《冰天跃马图》61
《横云梅花册》62
明宣德御笔猫62
画燕63
泼墨猫63
龙63
虎64
严翁芦雁64
墨牛64
唐六如画山水卷65
文徵仲画卷,后人补款,一亭索赋65
《徐天池画册》为木公66
文徵仲《赤壁图》,为澂如刘君66
天池画,覃谿题,一亭并临之,索赋67
石田翁《雪景山水卷》,吴匏庵跋67
《李晴江画册》68
《黄华道人画册》68
《十村图》,吴湛若画,一亭藏69
《吴小仙画卷》69
金昔耶墨画蔬果70
程瑶笙示吴梅村画70
石涛画70
《石涛画卷》71
徐青藤《春柳游鱼》71
青藤画菜71
陈白阳墨画72
《李晴江画册》,笙伯属题72
《椒堂先生画册》73
郊八大山人画73
题八大山人画74
八大山人鸟石74
临八大画鹿75
清湘、白阳花卉册,对题75
公周馈象笋,作画报之75
象笋76
公周索画菜,复属补书一帙于旁。予问其故,谓:“真读书者必无封侯食肉相,只咬得菜根耳。”是言虽游戏,感慨系之矣76
菜77
田大画鱼77
友人赠周夺敦全形拓本,自补菊花水仙,作岁朝图。好古癖深,亦不自觉酸寒也。“夺”字不知何所取,古人铭器别有寄托,非若今人好为文辞,奚必穿凿为之说耶78
《宣和博古图》鼎彝瓶罍悉具,昔时画史以工笔橅效,所插花枝皆钩勒渲染,庸俗少致。自谓效宋元笔法,可资嗢噱。陈曼生能破此格,以写字之法出之,良由得力于金石者深也。戏敩之,未能就其范围78
红梅菊花灯岁朝图78
老梅怪石79
早梅迟菊,臭味尤觉酸寒,是我岁寒交也。短檠二尺便且光,夜深常对之苦吟,故并入一图。彼华灯照珠翠、艳歌绕梁、宵饮达旦者,未尝梦见此境。试举示之,必生恼怒79
红梅、水仙、石头,吾谓之三友。静中相对,无势利心,无机械心,形迹两忘,超然尘垢之外。世有此嘉客,焉得不揖之上坐,和碧调丹,以写其真,歌雅什以赠之80
为香禅画梅80
沈公周书来索画梅81
巨幅红梅81
为栖霞岭头陀画梅82
芜园老梅古苔鳞皴,横卧短墙,作渴龙饮溪状。每风吼花落,疑欲飞坐。天寒大雪,繁枝压折坠邻家,击槛悲歌,无以喻我怀也。忽剥啄声甚亟,邻翁瓮水养折梅,亹亹然抱观,冻蕊残英与白须眉相映。向予嘐啁,自谓能惜花。予笑谢之。嗟乎,当梅折未残,缠以麻,封以泥;春气发生,犹得相联属。今断置瓮中,不过为几案间数日玩,失其性矣。对景写之,并题长句 志懊82
雪中拗寒梅一枝,煮苦茗赏之。茗以陶壶煮,不变味。予旧藏一壶,制甚古,无款识;或谓金沙寺僧所作也。即景写图,销金帐中浅斟低唱者,见此必大笑83
客有言大庾岭古梅,齐梁时人植。花开香闻数里,碧藓满身,龙卧岩壑间。一夕为雷火烧而枯,作薪久矣。山中老道人能指其处,述其状甚异。客去,以败笔扫虬枝倚怪石,天矫骇目,虽非庾岭千数百年物,亦岂寻常园林山谷所有?老缶画梅十年,从无此得意之笔。长歌激越,庭树栖鸟皆惊起。安得浮大白,与素心人共赏之84
梅84
人遗纸数幅,光厚如茧,云得之东瀛;或曰此苔纸也。醉后以酒和墨,为梅花写照。梅之状不一,秀丽如美人;孤冷如老衲;屈强如诤臣;离奇如侠;清逸如仙;寒瘦枯寂,坚贞古傲,如不求闻达之匹士。笔端欲具此众相,亦大难事。唯任天机,外形似,兴酣落笔,物我两忘,工拙不暇计及也。不知大梅山民挥之门外否,引为同调否?安得起而问之85
梅85
红梅85
墨梅86
春夜,梅花下看月,花瓣皆含月光,碎玉横空,香沁肌骨,如濯魄于冰壶中也。但恨无翠羽啁啾声,和予新咏86
《香雪海》86
梅花86
为畹华画梅87
又一首87
生日画梅87
吴伯滔赠山水障,索写梅花88
画梅88
铁骨红88
梅89
蒿盦冯先生索画梅89
陶陵鼎补梅90
梅花水仙石头90
松梅石90
初春寒甚,残雪半阶,庭无花,瓮无酒,门无宾客,意绪孤寂。瓦盆杭兰忽放一花,绿叶紫茎,静逸可念,如北方佳人遗世而独立也。呵冻图之,并煮苦茗润诗肠,宠以二十八字91
兰生空谷,荆棘蒙之,麋鹿践之,与众草伍。及贮以古磁斗,养以绮石,沃以苦茗,居然国香矣。花之遇不遇如此,况人乎哉?朱栾实大如巨瓯,清芬袭人,摘一头同兰供几上,真耐冷交也。人见此画,有笑我寒乞相者,题诗自解91
建兰有数十种,古人从无画之者。秋日买一丛,对花写照,使生香活色,四季常留吾庐,当易名香祖也92
予偶以写篆法画兰,有伧夫笑之,不笑之不足为予画也。戏题一诗,以赠知音者92
兰石92
兰93
兰93
画竹94
画竹赠筱坪94
竹94
己丑九月,闭户养疴,客送“瓮头春”至,酌酒把菊花,陶然独醉。醉后作画,酒气拂拂,从十指出也。秋雨不止,吴越有荒象,送酒者殆似裹饭食子桑矣。吟五言题纸端,聊以自娱95
秋菊95
邕之人淡如菊,自号书匄。四十生日,写菊寿之。菊名延寿客,且清瘦肖其为人也。想必一笑,张之壁间,以作小景,谓:“老缶寿我不薄。”96
朱菊96
菊花为姚芝生六十寿96
黄菊97
菊97
菊97
水仙98
缶庐藏汉魏古甓数事,琢砚供书画。苦寒水冻,笔胶不能下。儿童戏供水仙于上,天然画稿也。拥炉写图,题小诗补空98
赵子固自跋水仙,谓:“观者可求于形似之外。”我深叹其言。子固水仙,周草窗极重之。曾刺舟严陵滩下,见新月出水,大笑以为水仙出现。其品当妙绝天下,今不可复得矣。余此画万不及子固,世亦无有好之如草窗者,是可愧也98
荷花寄井南99
为诺上人画荷,赋长句99
郭外观荷,风雨飒来,借野老笠戴之,折花行堤上。归写图,未题诗,先有诗意也100
予喜画荷叶,醉墨团团,不着一花,如残秋泊舟苕霅间,蓬窗听雨时也100
荷100
冷香画荷索题101
瓶盛荷花芦苇101
松101
秦振甫属画松102
松102
石头102
寓居无花木,欲求一枝供清供不可得。藐翁斋外玉兰盛开,折以惠我,汲井华水贮古缶养之,香满一室。翁索画,为花写照答之。韵事也,不可无诗103
牡丹103
画牡丹易俗,水仙易琐碎,惟佐以石可免二病。石不在玲珑,在奇古。人笑曰:“此仓石居士自写照也。”103
牡丹水仙104
水仙石头104
玉兰104
杏花104
紫藤105
桃花105
罂粟105
醉后写桂105
桂106
桂花106
老少年106
蕉106
枫107
葫芦107
石榴107
葡萄108
枇杷108
荔枝108
董东山画帧109
题关仝画卷109
题赵子云画山水109
题梅兰芳画扇110
题山水110
论画110
端阳景物111
清供111
梅花篝灯111
题梅花111
铁骨红113
梅竹113
兰113
菊花114
荷花114
荷花桃子114
牡丹石头115
老少年115
芦花115
老少年芦花115
红栀子花116
木芙蓉116
天竹116
绣球水仙紫芝116
葫芦116
荔枝117
枇杷柿子117
枇杷菊花117
葡萄117
论书诗跋119
董文敏书《天马赋》121
《董文敏书册》,吴氏两罍轩旧物,梦坡购得,索题121
《何子贞太史书册》122
刘访渠(泽源)检其师沈石翁手书《兰亭》《书谱》,索题122
《包安吴书册》123
余疑庵草书,为一亭123
孟津王文安草书卷124
王仲山草书124
袁重黎太常遗札125
陶文毅公手写瓷器,为嫁女奁具,女夫益阳胡文忠也125
包安吴为吴熙载书《兰亭》126
龙丁书《石鼓》全文126
陈麋公论书册126
赵无闷断万氏争葬地朱判127
乾嘉诸老手札书后127
祝枝山草书《秋兴诗卷》128
翁覃谿学士手纂《四库全书提要》,刘翰怡藏,属题128
王孟津诗卷129
张叔未书“金篆斋”,吴石潜索题129
题李伯时写《金刚经》130
张石铭为母建塔适园,以家藏柳诚悬书《金刚经》嵌塔中,属题130
《董华亭杂临各家书》跋131
《文氏四世书卷》跋131
张南安先生临素师《千文》132
为莫仲武书“省?廮”牓跋132
论篆刻金石诗跋135
刻印137
书《削觚庐印存》后137
缶庐诗138
瘦羊赠汪郋亭司业(鸣鸾)手拓《石鼓》精本138
书《石鼓第八》139
谢沈公周(瑾)赠赤乌残砖139
戊戌闰三月十三日于役阳羡,纡道访《禅国山碑》140
拱璧为乐陶翁赋140
青牙璋歌141
长生未央砖拓本,为长尾142
题遁盦《古陶存》142
《嵩山太室》宋拓,为查客143
汉砖拓本,为日本友人题143
古印谱,辅之索题144
晋咸康瓦灶拓,为兰老144
书石144
西泠印社醉后书赠楼村145
李季驯参军得卷石,一手可握,而峰壑明晦无定时,且有宝晋、松雪题字145
佚题145
《泰山刻石》八十九字拓,梦坡所得孤本146
司马相如、卓文君印册146
颜鲁公书《张敬因残碑》,陶斋尚书属题147
半亭朱君属题孔庙诸碑跋稿147
题《个簃印存》147
张弁群赠唐钟精拓,赋谢148
跋《石鼓文》148
题旧拓乙鼓149
题近拓《石鼓》149
题《裴岑碑》拓本150
题武梁祠新出土石拓本150
又151
又151
“统军元帅府印”考151
题《王僧墓志》153
题虢季子白盘拓本153
又154
题盂鼎拓本154
河平四年造署舍刻石154
书陶柳门汉印后156
题《公方碑》156
为庸公跋“乾”字不穿本《曹全碑》157
《西狭颂摩崖》157
《秦泰山廿九字》158
题《颂敦》158
题唐篆摩崖159
题五凤、居摄拓本159
秦平阳斤160
汉大富壶160
汉元康鐎斗160
汉建安弩机161
汉斗检封161
周中?父敦162
周遣小子敦162
周丰兮?敦162
周祖辛敦162
周卯敦163
周敔戈163
周公戈163
周车钺164
周右字矢镞164
商册册父乙鼎164
商成父乙鼎165
商戊寅父丁鼎165
商父丁彝165
商重屋父丁彝165
商册父乙尊166
商亚卣166
商析父戊觚166
魏正始炉166
晋永昌椎167
隋仁寿铜佛167
唐造像铜碑168
唐开元造像铜碑168
吴越金涂塔168
宋秦桧豆169
隋开皇铜造像169
金皇统造像170
元至正豆170
明建文权171
明豹字牌171
周中鼎171
周旧辅甗172
周冗敦172
周然睽敦173
隋大业铃173
吹角坝摩崖174
武梁祠刻石174
爨宝子碑175
齐镈钟175
秦琅玡台刻石176
“石门”二大字176
又177
“玉盆”二大字177
又177
嵩岳少室石阙铭178
高子澄墓志178
虢叔大林钟(耦园)178
虢叔大林钟(阮氏)179
君宜子孙洗(阮氏)179
唐景龙观钟179
金大定铁盆180
成王鼎180
?作宝鬲181
寰盘181
格伯簋182
周公华钟182
井鼎183
烈鼎183
陈隋造像184
北周铜佛185
梁造像185
东魏兴和程荣造像186
无字瓦186
吴凤皇元年砖186
吴赤乌七年砖187
吴黄龙二年砖187
廿露二年砖187
曾白?簠187
曶鼎188
周嘉勋剑189
题汉镜铭二十八则191
汉尚方十二辰镜193
汉王氏十二辰镜193
汉许氏四神镜194
汉马氏龙虎镜194
汉尚文四神镜194
汉白圭镜195
汉尚方镜195
汉尚方镜196
汉鸾鸟镜196
汉众神镜196
汉四神镜197
汉四神镜197
汉长富贵镜198
汉大富昌镜198
汉延年益寿镜199
汉宜子孙镜199
汉长宜子孙镜199
汉长宜子孙镜200
汉君宜高官镜200
汉高官镜200
汉位至三公镜201
汉鼍龙鉴201
汉日光镜201
汉海马葡萄镜202
汉海燕葡萄方镜202
秘戏镜202
晋太庸镜202
汉尚方镜?203
论诗文诗跋205
黄仲则手书诗册207
陈麋公诗卷207
书犀禅《金粟闇诗稿》后207
《韫玉楼遗稿》,张石铭属题208
书贞壮诗稿后208
读杨藐翁先生《迟鸿轩诗集》,并谢题《削觚庐印存》208
书张哲甫文田《大野草堂诗稿》后,兼寄符生209
藐翁命题严修能先生自写文稿209
读散原集,书赠210
散原持诗见访210
明陶元晖中丞遗集,陶拙存属题210
附词四阕211
序跋213
《缶庐别存》自序215
《吴昌硕花果册》跋215
《石友遗诗》序215
画桃跋216
评陈师曾画217
题“还朴精舍”217
杂文219
西泠印社记221
隐闲楼记222
汉三老石室记223
六三园记225
十八罗汉227
石交录229
砚铭及其他物铭251
黄武砖砚253
凤凰砖砚253
黄龙砖砚253
永安砖砚253
天纪砖砚253
又253
建安砖砚254
永宁砖砚254
甘露砖砚254
泰康砖砚254
泰始砖砚254
茅山施传作砖砚254
辰字砖砚255
任伯年宝鼎砖砚255
澄泥砚255
方寸砚255
蕉叶白砚255
画荷砚255
作篆砚256
唐六如象砚256
倪云林遗砚256
秦十二字瓦砚256
为商笙伯铭画研257
杨聋石铭象研257
为晓湖叔岳铭研257
书箫257
韩瓶铭258
鼻烟盘铭258
癸亥春,缶年八十,丁二辅之以紫檀杖相遗,乃为之铭258
潜泉铭258
灵壁石铭259
海珊瑚臂镯铭259
缶庐润格259
篆与行书润例260
附录261
题《饥看天图》&杨岘263
缶亭像赞&沈曾植263
题《削觚庐印存》&杨岘263
咏西冷印社同人诗&丁仁264
沁园春(题《缶庐诗存》)&刘承幹264
《苦铁碎金》跋&吴隐265
题《吴苍石印谱》(节录)&施浴升266
题吴仓石《元盖宴庐诗集》(节录)&崔觯甫266
《篆云轩印存》题辞(节录)&俞樾266
题《缶庐集》&谭献267
诸家评吴昌硕刻印267
诸家评吴昌硕书画268
诸家评吴昌硕诗文269
吴昌硕传记资料辑录273
吴昌硕小传275
吴先生行述276
吴昌硕先生评传278
主要参考书目293
初版辑录后记294
热门推荐
- 2197431.html
- 1271933.html
- 2782180.html
- 1535751.html
- 764645.html
- 994544.html
- 2824920.html
- 1850313.html
- 978339.html
- 3505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2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0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17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2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4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5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