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自然科学与哲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冯敬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13182·14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自然科学与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若干重要理论1
一、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1
(一) 近代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1
(二) 十九世纪末以来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3
(三) 对物质结构认识的新飞跃8
二、关于天体起源和演化的理论14
(一) 太阳系的演化14
(二) 恒星的演化20
(三) 星系的演化25
(四) 总星系的演化26
三、从欧氏几何到非欧几何的发展27
(一) 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创立28
(二) 非欧几何学的创立31
(三) 三种空间与三种几何36
四、相对论的基本思想及其哲学意义38
(一) 狭义相对论38
(二) 广义相对论44
(三) 相对论的哲学意义50
五、信息论及其哲学意义52
(一) 什么是信息54
(二) 信息的度量56
(三) 信息的编码57
(四) 信息的传输59
(五) 信息研究中的哲学问题61
(六) 信息研究的哲学意义65
六、控制论及其哲学意义66
(一) 控制论是怎样产生的66
(二) 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69
(三) 控制论的应用和发展75
(四) 控制论中的哲学问题79
(五) 控制论的哲学意义81
七、系统论及其哲学意义83
(一) 系统论的产生84
(二) 系统和系统方法86
(三) 系统论的发展和应用91
(四) 系统论的哲学意义94
八、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哲学意义97
(一)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97
(二)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与发展101
(三)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哲学意义103
九、遗传工程的研究及其哲学意义107
(一) 遗传工程概念的提出108
(二) 遗传工程的理论基础109
(三) 遗传工程的应用前景113
(四) 遗传工程研究的哲学意义116
十、仿生学的研究及其哲学意义119
(一) 仿生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119
(二) 仿生学的广泛应用122
(三) 仿生学研究的哲学意义127
附录一 科学学--研究科学的科学128
附录二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135
第二部分 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149
一、引言149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51
(一) 近代自然科学是辩证唯物论产生的科学基础151
(二)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辩证唯物论166
三、自然科学家离不开哲学的指导170
(一) 思想基本上符合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科学家172
(二) 自发遵循唯物论认识路线的科学家177
(三) 自觉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的科学家182
四、辩证唯物论哲学要与现代科学成就相结合。现代科学向哲学提出的大量新问题188
第三部分 哲学原理的自然科学例证197
一、世界的物质性197
(一) 世界统一于物质197
(一) 质量度198
(二)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07
(三) 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218
(四)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232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234
(一) 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234
(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45
(三) 意识的内容和作用256
三、对立统一规律267
(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267
(二) 对立面的统一277
(三) 对立面的斗争285
(四) 对立面的转化290
四、质量互变规律298
(二) 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302
(三) 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308
五、否定之否定规律311
(一) 辩证的否定311
(二) 否定之否定316
(一) 原理和结果325
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325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330
(三) 可能性和现实性337
(四) 形式和内容342
(五) 现象和本质345
七、认识与实践351
(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51
(二) 认识的辩证过程359
(三) 逻辑思维方法366
(四) 真理376
后记385
热门推荐
- 190632.html
- 1052275.html
- 2319065.html
- 3817411.html
- 1926796.html
- 3587533.html
- 468362.html
- 1210155.html
- 747058.html
- 1672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4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77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0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93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2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5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6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35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