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颜炳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ISBN:750131503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牟宗三学术思想评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求学 读书 研易1
一 混沌岁月1
二 北上求学4
三 初遇熊十力9
四 完成易学论著12
第二章 困顿的生活与架构的思辨20
一 与梁漱溟先生的交往21
二 困顿的岁月23
三 写《逻辑典范》26
四 智穷见德--架构思辨之极致32
第三章 “人文友会”的创设与“新外王”的理论探索47
一 “人文友会”的师长49
二 中国文化本质特征之省察51
(一)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51
(二)中国文化是“综和的尽理之精神”下的文化系统 西方文化是“分解的尽理之精神”下的文化系统55
(三) 以气尽理--西方文化周期断灭论所依据的原则 以理生气--中国文化所以悠久之超越原则58
(四) 中国文化的生命特征--理性之运用表现 西方文化的生命特征--理性之架构表现64
(五) 中国政治思想展开的理路--理性之内容表现 西方政治思想展开的道路--理性之外延表现69
三 中国文化未出现近代民主与科学之故74
(一) 有“治道而无政道”的政治困局75
(二) 中国未出现民主政治的现实与本质困缘81
(三) 中国未出现科学之故84
四 本内圣之学如何开出“新外王”--“良知自我坎陷”说的意义86
(一) “良知自我坎陷”说的提出87
(二) 道德理性之自我坎陷--开显民主与科学90
(三) “良知自我坎陷”说的意义93
五 内圣外王的新建构--兼论儒学第三期发展说96
(一) 儒学第三期发展说的提出96
(二) 道统 学统 政统之三统并建101
(三) “三统”说之衡定107
第四章 靠背垅道旧舍的灯火与儒释道三教义理之疏释113
一 靠背垅道舍的著述生活114
二 生命学问的显豁--论原始儒学117
(一) 仁智合一文化的自觉反省--孔子118
(二) 道德主体的挺立--孟子120
(三) 知性主体的彰著--荀子123
(四) 理性之超越表现--董仲舒128
三 母道与自由--论玄学与老庄132
(一) 天地之逸气 人间之弃才--名士风格与类型133
(二) 化质实为虚灵 变气化为玄理--王弼之易学革命135
(三) 莫逆于心 独发玄宗--王弼之注老139
(四) 迹本圆融 振起玄风--向郭之注庄142
(五) 放任旷达 深沉睿智--阮籍、嵇康之名理144
(六) “实在形态”与“主观形态”--老庄之异同146
(七) 自由与道德--自然与名教之争148
四 圆教的判释--佛教哲学终极意义的省察153
(一) 佛学之基本问题:佛性与般若154
(二) 唯识学在中国之发展157
(三) 别教一乘圆教--论华严宗161
(四) 同教一乘圆教--论天台宗162
(五) 消融天台与华严 重判东流一代佛教165
五 心体与性体--宋明儒学三系之鉴别与义理之演进175
(一) 宋明儒学之定性与定位--道德的形上学之完成176
(二) 宋明儒学作为“新儒学”之新的意义177
(三) 宋明儒学三系之鉴别181
(四) 宋明儒学义理之进展187
第五章 港台讲学与中国哲学的重建216
一 说法第一的大师217
(一) 道德的形上学之建立220
二 道德的形上学之完成220
(二) 无执的存有论--真正的“道德的形上学”237
(三) 知体明觉之自我坎陷--开出执的存有论248
(四) 执的存有论--科学知识的哲学基础252
三 圆教与圆善--德福一致如何实现263
(一) 由无执的存有论到圆教论263
(二) 哲学是实践的智慧学265
(三) 孟子:天爵与人爵之问题既德福之问题267
(四) 康德不能解决德福问题之故274
(五) 德福一致之根据在于无限智心277
(六) 儒佛道三家:圆教成而圆善明280
四 真善美之圆成289
第六章 一代大哲的历史定位294
一 哲人其萎乎295
二 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297
四 二十世纪的文化巨擘304
附录307
牟宗三学术年表307
三 中国传统哲学在当代自我有机展开的最大慧果310
牟宗三学术思想研究的主要论著322
热门推荐
- 385036.html
- 1741473.html
- 3371915.html
- 204708.html
- 278023.html
- 1932191.html
- 2020054.html
- 3504856.html
- 3112879.html
- 3333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18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8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8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45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6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3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