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专题史 第13卷 边疆与少数民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华民国专题史 第13卷 边疆与少数民族
  • 张宪文,张玉法主编;王川,张启雄,蓝美华的呢过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4838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194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边疆地区-地方史-研究-中国-民国;古代民族-民族历史-中国-民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民国专题史 第13卷 边疆与少数民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治边与边政1

第一节 治边:大一统中国的求安之道3

一、成立专管机构制定律例3

二、分而治之的管理原则4

三、笼络控制的双重手段6

第二节 边疆问题:从传统帝国到民族国家演进中的新态势6

一、列强环伺、海陆交侵6

二、条约体系取代朝贡制度8

三、以铁路与银行征服中国9

四、民族主义和保路护矿9

五、地方分离主义的浮现10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治边之策12

一、“五族共和”的新号召12

二、蒙藏地方的管理13

三、《中俄蒙协定》与《西姆拉草约》15

四、内蒙古、新疆、青海与西南17

五、外蒙古自治和活佛受封19

六、段祺瑞主政治边21

七、直系、奉系掌控时期23

第四节 南京政府的治边之策25

一、维护中国领土完整25

二、边疆研究的提倡26

三、边疆经济的开发27

四、蒙藏委员会的成立28

五、日军图谋内蒙古30

六、加强与西藏关系33

七、新疆军阀混战36

八、国府战时战后边政38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外蒙古归属关系的变迁41

第一节 外蒙古独立前后的中央、地方与俄国之三方关系41

一、新政转型下中央政府与外蒙古地方的矛盾41

二、“中华世界秩序原理”42

三、清末新政的影响54

四、沙俄与“外蒙古独立”56

五、俄蒙交涉61

第二节 陆库、孙库北京交涉外蒙古主权归属64

一、俄方的谈判策略64

二、陆征祥的谈判策略66

三、俄国新提议约四原则78

四、中国的谈判宗旨80

五、俄对华谈判五大纲领81

六、交换公文的成立85

第三节 中俄蒙恰克图会议的名分论争88

一、中俄蒙的议约立场88

二、外蒙古帝号、年号、国号存废的论争94

三、外蒙古国号政府名义改废的论争110

第四节 册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与俄国在蒙势力的消退121

一、册封外蒙古哲佛的难局121

二、中俄蒙间的交涉130

三、册封仪式的完成及其意义141

四、俄国在蒙势力的消退143

第五节 取消官府自治的转折及收复外蒙古主权的象征154

一、取消官府自治的转折154

二、收复外蒙古主权的象征176

第六节 不被承认的独立蒙古181

一、1921年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182

二、温和派掌权时期的外蒙古(1921—1928)184

三、从激进再到缓进时期的外蒙古(1928—1940)191

四、乔巴山主政时期的外蒙古(1940—1952)197

第三章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人民共和国”的兴衰215

第一节 1912—1944:近代新疆的两种“独立”215

一、20世纪30年代早期爆发的反抗217

二、伊斯兰近代教育运动与新疆突厥穆斯林思潮的兴起220

三、“喀什东突厥斯坦共和国”226

四、中亚的近代民族进程与俄、苏在新疆扮演的角色229

五、国民政府经营新疆的历程238

六、1944—1949年的新疆局势243

第二节 苏联支持下的“东突厥斯坦解放运动”250

一、组织民族精英251

二、“我们为什么斗争?”257

三、“伊宁事件”259

第三节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人民共和国”的施政措施273

一、过度动员278

二、文化、教育、卫生政策283

三、民族、统战与对外政策285

四、地方政权290

第四节 “建国”道路的中断294

一、苏联的战略考量及与吐烈的冲突294

二、新领袖阿合买提江与“建国”道路的中断300

第五节 伊宁革命者与国民政府301

一、和平谈判301

二、新疆联合省政府的建立311

三、“伊宁政权”“内外有别”的斗争策略316

四、战场之外的决战321

第六节 联合省政府分裂后的“伊宁政权”走向330

一、苏联对三区的控制332

二、“准国家状态”的恢复335

三、摒弃损害民族革命利益的狭隘民族主义336

四、中国共产党对“伊宁事变”的态度338

五、左翼民族主义者内部自主力量的浮现341

六、“三区革命”和中国共产党346

第四章 民国时期西藏社会经济中的几个问题354

第一节 西藏社会的近代化发展354

一、晚清官员在西藏及毗邻西藏的现代化经营354

二、十三世达赖喇嘛、擦绒·达桑占堆“新政”的近代化尝试361

三、龙厦·多吉次杰、邦达饶噶等人的改革运动及西藏近代化的顿挫377

四、结语381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藏汉人及“汉人社会”的研究385

一、近代以来西藏汉人概况386

二、民国西藏“汉人社会”之个案:工布江达汉人社会393

三、驻藏办事处孔庆宗处长任内对在藏汉人的管辖(1940—1944)401

第三节 内地蔬菜传入及西藏民族的次第接受410

一、民国时期内地蔬菜品种交流至西藏的背景410

二、民国时期内地蔬菜品种引种至西藏的概况412

三、民国时期藏族民众逐渐接受内地蔬菜420

四、结语422

第四节 民国时期拉萨社会经济的发展424

一、民国时期拉萨社会与经济的基本形态424

二、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430

三、社会经济新事物在拉萨的出现442

第五节 西藏枢纽城市昌都在民国时期的兴起及盛衰444

一、昌都城在西藏地区的“枢纽”地位445

二、民国时期昌都城市的发展448

三、民国时期昌都城市经济的繁衰起伏453

四、民国时期昌都城的人口、职业及社区组织461

五、结语468

参考文献469

索引486

后记5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