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生产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作物生产通论
  • 陈鸿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54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作物生产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作物的意义和作物学1

第二节 作物的由来和传播3

第三节 作物栽培的进步6

第四节 和作物学有关的科学9

第一节 构造的单位——细胞11

第二章 作物的构造与生长发育11

第二节 根12

第三节 茎20

第四节 叶22

第五节 花26

第六节 作物的生长和发育29

第三章 作物与水32

第一节 水的功用32

第二节 渗透、紧胀、萎缩与吸收33

第三节 土壤中水分的种类35

第四节 土壤的含水量和土中水分的移动37

第五节 水和无机盐类的吸收38

第六节 蒸腾作用40

第七节 作物的蒸发系数42

第八节 土中水分过少过多的处理46

第四章 作物与光及温度55

第一节 光对于作物的功用55

第二节 光的强度对于作物的影响56

第三节 日照长短问题57

第四节 温度对于作物的影响61

第五节 冻害及抗寒性67

第五章 作物与土壤70

第一节 土壤对于作物的功用70

第二节 土壤的生成70

第三节 土壤的成分75

第四节 土壤物理性对于作物的关系77

第五节 胶体和盐基代换作用81

第六节 土壤中的生物83

第七节 有机质及腐植质86

第八节 土壤的肥力——肥沃性88

第九节 土壤的酸性与硷性90

第六章 作物的分类和品种的意义97

第一节 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法97

第二节 作物的分类98

第三节 品种的意义103

第四节 优良品种必须具备的条件104

第五节 优良品种举例105

第七章 作物的适应性和分布110

第一节 作物的适应性110

第二节 世界的主要农作物产地113

第三节 我国的气候116

第四节 我国的土壤122

第五节 我国的农业区域131

第八章 作物品种改良137

第一节 品种改良的利益与可能137

第二节 作物的繁殖方法138

第三节 选择受精的学说140

第四节 引种143

第五节 选种144

第六节 杂交146

第七节 培育149

第八节 良种繁育150

第九节 良种的示范与推度155

第一节 种子的构造和休眠期157

第九章 种子及萌发157

第二节 种子在萌发中的变化158

第三节 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要素160

第四节 优良种子所需具备的条件162

第五节 种子的寿命164

第六节 种子的贮藏166

第七节 硬实168

第八节 种子的检验169

第一节 肥料的用途与肥料三要素173

第十章 施肥(石灰附)173

第二节 肥料三要素对于作物的作用176

第三节 肥料的种类177

第四节 厩肥178

第五节 绿肥183

第六节 人粪尿189

第七节 油饼化学肥料和其他肥料192

第八节 颗粒肥料和细菌肥料196

第九节 施肥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200

第十节 石灰的性质208

第十一节 石灰对于土壤及作物的影响209

第十二节 石灰的施用210

第十一章 整地213

第一节 整地的意义和目的213

第二节 耕地214

第三节 耙地224

第四节 镇压及其他225

第一节 播种前种子的预措228

第十二章 播种与移植228

第二节 播种期233

第三节 播种方法236

第四节 播种量和密植间题238

第五节 播种的深度243

第六节 抗旱播种245

第七节 移栽246

第八节 春化处理249

第一节 杂草和中耕的意义254

第十三章 杂草和中耕254

第二节 杂草对于作物的关系255

第三节 杂草的防除256

第四节 中耕用具258

第五节 中耕对于土中水分及通风等的影响259

第六节 中耕对于作物产量的影响261

第七节 中耕的时期、深度及次数264

第八节 盖草和培土266

第一节 虫害的严重性270

第十四章 防治虫害270

第二节 害虫的形态和发育272

第三节 害虫的分类276

第四节 害虫的防治方法277

第五节 我国主要的作物害虫284

第十五章 防治病害298

第一节 作物病害的严重性298

第二节 病害的种类和发生的原因300

第三节 环境对于作物发生病害的影响302

第四节 病害防治方法304

第五节 我国主要的作物病害309

第十六章 收获和收获后的处理319

第一节 收获过早过迟的损失319

第二节 收获的适当时期320

第三节 倒伏问题323

第四节 收获的用具和方法325

第五节 脱粒326

第六节 贮藏329

第七节 分级330

第八节 出售332

第十七章 轮栽334

第一节 轮栽的意义334

第二节 轮栽的利益335

第三节 设计轮栽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44

第四节 轮栽的限制346

第五节 轮栽的实施方法347

第十八章 水土保持和土地的合理利用351

节一节 土壤冲刷和水土保持351

第二节 土壤冲刷的种类352

第三节 土壤冲刷的为害性354

第四节 诱致土壤冲刷的原因357

第五节 防止土壤冲刷的方法362

第六节 苏联草田轮作制介绍369

第七节 作物生产的不断发展与提高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