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概论
  • 杨建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4720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40页
  • 主题词: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定义与分类2

1.1.1 定义2

1.1.2 分类2

1.2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构成3

1.2.1 目标搜索指示系统3

1.2.2 跟踪制导系统5

1.2.3 导弹系统5

1.2.4 发射系统6

1.2.5 指挥自动化系统6

1.2.6 支援保障系统7

1.2.7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典型作战过程7

1.3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战术技术性能10

1.3.1 基本术语10

1.3.2 主要战术技术性能12

1.4.1 第一代地空导弹20

1.4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历程20

1.4.2 第二代地空导弹21

1.4.3 第三代地空导弹29

第2章 搜索跟踪系统34

2.1 雷达工作原理35

2.1.1 雷达工作基本条件35

2.1.2 雷达基本组成35

2.1.3 雷达测距原理37

2.1.4 雷达测角原理38

2.1.5 雷达测高原理39

2.1.6 雷达测速原理39

2.1.7 雷达测目标尺寸和形状原理40

2.2 雷达方程40

2.2.1 雷达作用距离方程40

2.2.2 雷达方程的讨论42

2.2.3 雷达作用距离的环境影响因素43

2.3 雷达工作频率45

2.3.3 厘米波段46

2.3.1 米波段46

2.3.2 分米波段46

2.3.4 毫米波段47

2.4 雷达分类47

2.4.1 按雷达功用分类47

2.4.2 按雷达信号形式分类48

2.4.3 按雷达工作波长分类49

2.4.4 按雷达工作特点分类49

2.5 雷达战术技术参数52

2.5.1 战术参数52

2.5.2 技术参数54

2.6 地空导弹雷达技术56

2.6.1 相控阵雷达57

2.6.2 单脉冲雷达58

2.6.3 脉冲多普勒雷达59

2.6.4 连续波照射雷达59

2.6.7 雷达组网技术60

2.6.5 频率捷变雷达60

2.6.6 脉冲压缩雷达60

2.6.8 雷达反隐身技术61

2.6.9 雷达低角跟踪技术62

2.6.10 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技术62

2.6.11 雷达抗干扰技术63

2.6.12 指令编码技术65

2.7 导引头66

2.7.1 导引头的作用66

2.7.2 导引头的组成66

2.7.3 导引头的基本参数68

2.7.4 多模复合导引头69

2.8 现代雷达的发展趋势70

2.8.1 现代雷达所面临的威胁70

2.8.2 现代雷达的发展方向71

3.1.1 气体状态74

第3章 导弹系统74

3.1 空气动力学基础74

3.1.2 空气动力学基本概念75

3.1.3 声速和马赫数78

3.2 常用坐标系79

3.2.1 地面直角坐标系80

3.2.2 地面极坐标系80

3.2.3 弹体坐标系81

3.2.4 弹道坐标系81

3.2.5 速度坐标系82

3.2.6 各坐标系间的相互关系83

3.3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85

3.3.1 发动机推力85

3.3.2 重力86

3.3.3 空气动力87

3.4.1 气动力矩90

3.4 作用在导弹上的力矩90

3.4.2 俯仰力矩91

3.4.3 偏航力矩94

3.4.4 滚动力矩95

3.5 导弹运动方程组96

3.5.1 导弹动力学方程97

3.5.2 导弹运动学方程98

3.5.3 导弹质量方程98

3.5.4 控制关系方程99

3.5.5 导弹运动方程组101

3.6 导弹控制方法102

3.6.1 导弹控制方法分类103

3.6.2 气动力控制104

3.6.3 推力矢量控制105

3.7 导弹的机动性和操纵性105

3.7.1 导弹的机动性105

3.7.2 过载106

3.7.3 需用过载、极限过载、可用过载和使用过载107

3.7.4 导弹的操纵性108

3.8 弹体结构109

3.8.1 弹身109

3.8.2 翼面110

3.8.3 气动布局110

3.8.4 部位安排112

3.9 制导装置113

3.9.1 制导指令产生装置113

3.9.2 自动驾驶仪113

3.9.3 执行装置115

3.9.4 传速比变化机构116

3.10 引战系统117

3.10.1 引信117

3.10.2 安全执行机构117

3.10.3 战斗部118

3.10.4 引战配合119

3.11 动力装置120

3.11.1 液体火箭发动机120

3.11.2 固体火箭发动机121

3.11.3 中压发动机122

3.11.4 推力矢量控制122

3.12 弹上能源系统124

3.13 导弹技术的发展趋势125

3.13.1 提高导弹性能125

3.13.2 轻小型化导弹技术125

3.13.3 提高引信性能126

3.13.4 提高战斗部性能126

第4章 制导体制与制导规律128

4.1 制导系统功能和组成128

4.1.1 基本功能128

4.1.2 基本组成129

4.2 制导体制分类和基本原理129

4.2.1 自主制导体制130

4.2.2 遥控制导体制132

4.2.3 寻的制导体制135

4.2.4 复合制导体制136

4.3 导弹控制方式137

4.3.1 单通道控制方式137

4.3.2 双通道控制方式137

4.3.3 三通道控制方式138

4.4 地空导弹制导回路138

4.4.1 制导回路弹体环节的特点139

4.4.2 稳定回路140

4.4.3 制导回路140

4.5 遥控制导制导规律141

4.5.1 遥控制导的导引方程142

4.5.2 三点法143

4.5.3 前置点法147

4.5.5 准最佳弹道法150

4.5.4 预测命中点法150

4.6 自导引制导规律151

4.6.1 追踪法153

4.6.2 平行接近法153

4.6.3 比例导引法154

4.7 制导体制与制导规律讨论155

4.7.1 制导体制与制导规律评价155

4.7.2 选择制导系统的基本要求156

4.7.3 选择制导规律的基本要求157

4.8 制导体制与制导规律发展趋势158

4.8.1 制导体制发展趋势158

4.8.2 制导规律发展趋势158

第5章 发射系统160

5.1 导弹发射方式分类160

5.1.1 陆基发射方式160

5.1.2 空基发射方式161

5.1.3 海基发射方式162

5.2 倾斜发射163

5.2.1 倾斜发射装置组成163

5.2.2 倾斜发射的优缺点163

5.3 垂直发射164

5.3.1 垂直发射装置的组成164

5.3.2 垂直发射的优缺点164

5.3.3 垂直发射的关键技术165

5.4.1 发射控制系统的功用166

5.4 发射控制系统166

5.4.2 发射控制系统的工作内容167

5.5 发射装置战术技术要求168

5.6 发射装置的发展趋势168

第6章 电子对抗系统170

6.1 电子干扰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影响170

6.1.1 电子干扰的目的170

6.1.2 对地面防空雷达进行有效干扰的条件170

6.2.1 电子干扰分类171

6.1.3 电子干扰对防空雷达工作性能的影响171

6.2 电子干扰分类与原理171

6.2.2 压制干扰172

6.2.3 欺骗干扰173

6.2.4 无源干扰174

6.2.5 电子干扰的作战使用175

6.3 抗干扰措施177

6.3.1 能量抗干扰措施177

6.3.2 分辨力抗干扰措施179

6.3.3 参数变化速度抗干扰措施180

6.3.4 体系抗干扰措施180

6.3.5 抗干扰技术综合评价181

6.4 电子干扰和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182

6.4.1 电子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182

6.4.2 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183

7.1.1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用185

7.1 地空导弹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和地位185

第7章 地空导弹指挥自动化系统185

7.1.2 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地位186

7.2 地空导弹指挥控制层次与任务划分186

7.2.1 火力单元指挥自动化系统186

7.2.2 作战单位指挥自动化系统186

7.2.3 战术单位指挥自动化系统187

7.3 地空导弹指挥自动化系统组成和特点187

7.4 敌我识别系统188

7.4.1 敌我识别的重要意义188

7.4.2 敌我识别系统工作方式189

7.4.3 现代战争对敌我识别系统的要求189

7.4.4 敌我识别技术的发展190

7.5 地空导弹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190

8.1.1 功用192

8.1.2 分类192

8.1 供电装备192

第8章 支援保障系统192

8.1.3 组成193

8.1.4 工作原理194

8.1.5 发展趋势197

8.2 地形联测车198

8.2.1 功用198

8.2.2 组成199

8.2.3 工作原理200

8.3 维修保障体制201

第9章 典型型号介绍203

9.1 C-300B地空导弹武器系统203

9.1.1 发展历程203

9.1.2 系统组成204

9.1.3 战术技术性能206

9.1.4 作战过程206

9.1.5 主要特点207

9.2.1 发展历程208

9.1.6 C-300B最新改型——安泰-2500208

9.2 “爱国者”地空导弹武器系统208

9.2.2 系统组成209

9.2.3 战术技术性能210

9.2.4 作战过程210

9.2.5 “爱国者”的改进型211

9.3 “霍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213

9.3.1 发展历程213

9.3.2 系统组成213

9.3.3 战术技术性能214

9.3.4 作战过程214

9.4 “罗兰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214

9.4.1 发展历程214

9.4.2 系统组成215

9.4.3 战术技术性能215

9.5.1 发展历程216

9.5 “毒刺”便携式地空导弹216

9.4.4 作战过程216

9.5.2 系统组成217

9.5.3 战术技术性能217

9.5.4 作战过程218

9.6 RBS-70地空导弹武器系统218

9.6.1 发展历程218

9.6.2 系统组成219

9.6.3 战术技术性能220

9.6.4 作战过程221

9.7 “通古斯卡”弹炮系统221

9.7.1 发展历程221

9.7.2 系统组成222

9.7.3 战术技术性能222

9.7.4 作战过程223

结束语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趋势224

参考文献2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