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论
  • 马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7927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9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3

(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及发展模式的思考3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6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8

(一)侧重于生态方面的定义9

(二)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10

(三)侧重于科技方面的定义10

(五)侧重于世代伦理方面的定义11

(四)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11

(六)侧重于空间方面的定义12

(七)侧重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定义12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3

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5

(一)公平性原则15

(二)可持续性原则15

(五)高效性原则16

(三)和谐性原则16

(四)需求性原则16

(六)阶跃性原则17

五、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的八大关系17

(一)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17

(二)协调经济与自然的关系19

(三)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0

(四)协调代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1

(五)协调代内企业之间的关系22

(六)协调代内地区之间的关系23

(七)协调代内国家之间的关系25

(八)协调代际关系28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30

一、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30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历程31

(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状况31

(三)《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具体内容35

二、可持续发展在民族地区的发展历程54

三、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56

(一)民族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是祖国边疆稳定的可靠保证56

(二)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57

(三)民族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对于维护乃至改善我国的自然资源基础意义重大60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管理63

一、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基本概念63

(一)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概念63

(二)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实质、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机制64

二、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基本原则65

(一)系统性原则65

(二)可持续性原则66

(三)公正性原则66

(四)共同性原则67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概述67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67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特点68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69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体系70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模式的国际比较73

(一)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准则——《21世纪议程》73

(二)发达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在于环境保护的维持性74

(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在于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的赶超性76

(四)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综合分析77

五、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79

(二)《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步骤80

(一)《中国21世纪议程》实施框架80

六、21世纪中国将更加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82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的严峻挑战82

(二)立足国情,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83

(三)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与步骤安排83

第四章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基本情况分析86

一、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86

(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86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92

(三)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98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105

(五)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109

(六)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17

二、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状况分析121

(一)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发展现状122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发展现状分析128

(三)西藏自治区人口发展现状分析135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发展现状分析140

(五)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发展现状148

(六)民族地区人口现状分析154

三、民族地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157

(一)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157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资源与环境概况163

(三)西藏自治区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171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175

(五)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180

(六)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现状分析185

第五章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分析188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188

(一)国内外可持续指标体系研究现状188

(二)建立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90

(三)建立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192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98

(一)人口发展指数分析200

二、五个自治区人口可持续发展分析200

(二)人口教育指数分析204

三、五个自治区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208

(一)资源基本指数分析208

(二)资源转化指数分析211

(三)资源消耗指数分析214

四、五个自治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217

(一)排放水平指数分析217

(二)生态水平指数分析221

(三)环境保护指数分析224

五、五个自治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227

(一)经济基本指数分析227

(二)经济发展指数分析230

(三)人民生活指数分析233

六、五个自治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236

(一)社会基本指数分析236

(二)社会安全指数分析240

第六章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及问题分析245

一、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245

(一)内蒙古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246

(二)新疆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248

(三)西藏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250

(四)广西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253

(五)宁夏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表255

二、民族地区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258

(一)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现状259

(二)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现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61

(三)民族地区人口教育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64

三、民族地区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267

(一)开发利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267

(二)民族地区资源的劣势272

四、民族地区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277

(一)民族地区环境特征277

(二)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278

(三)民族地区环境问题的成因279

(一)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283

五、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283

(二)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285

(三)民族地区边境贸易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87

(四)民族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89

六、民族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291

(一)落后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冲突292

(二)社会基础设施落后294

一、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296

(一)研究的意义296

第七章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296

(二)少数民族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297

(三)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01

二、民族地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304

(一)研究的意义304

(二)民族地区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306

(三)民族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对策310

三、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16

(一)研究的意义316

(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318

(三)加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321

四、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24

(一)研究的意义324

(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面临的问题326

(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328

(一)研究的意义333

五、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33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34

(三)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36

六、民族地区边境贸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42

(一)研究的意义342

(二)民族地区边境经贸与生态环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343

(三)民族地区保护生态与边境经贸并行发展的策略选择348

(一)研究意义351

七、民族地区信息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51

(二)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354

(三)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356

八、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59

(一)研究的意义359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360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对策363

九、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366

(一)研究的意义366

(二)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建设面临的问题368

(三)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372

第八章 民族地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375

一、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375

(一)指导思想375

(二)主要目标376

(三)主要任务376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383

(一)指导思想383

(三)主要任务384

(二)主要目标384

三、西藏自治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389

(一)指导思想390

(二)主要目标391

(三)主要任务391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395

(一)指导思想395

(二)主要目标396

(三)主要任务397

(二)主要目标408

五、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408

(一)指导思想408

(三)主要任务409

第九章 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412

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412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413

(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415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观415

(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416

(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417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419

(一)用活用足国家的有关政策,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420

(二)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物质保证420

(三)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421

(四)坚持把农牧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不断强化其基础地位423

(五)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与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425

(七)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谋求可持续消费模式426

(六)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积极扩大对外开放426

三、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430

(一)形成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宏观调控新思维430

(二)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431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431

(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432

(五)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评工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网络和反馈预警机制433

(六)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整体协调,分类指导433

(一)适度控制人口数量,实施全方位管理措施435

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435

(二)全面提高人口质量,把教育作为“超级产业”规划和发展436

(三)优化人口结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436

(四)提高人口容量,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双重压力437

(五)运用市场经济机制调节人口资源配置438

(六)大力推进下岗人员再就业工程438

五、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39

(一)树立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观439

(三)提高资源保护意识,实现资源永续利用441

(二)建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综合决策机制441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42

(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442

(六)加快民族地区生态屏障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443

(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444

(八)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地方资源和环境法律法规体系445

六、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消灭贫困446

(一)正确处理好三大重要关系447

(二)严格控制人口数量,不断提高人口素质448

(三)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449

(四)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力度450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各种脱贫方式450

(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451

(七)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实行移民扶贫开发451

(八)把城市贫困人口纳入反贫困计划452

(九)加强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452

(十)加强贫困监测工作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452

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区战略453

(一)进一步深化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为本”的认识454

(二)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454

(三)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教育投资体系455

(四)注重人才的开发和培养455

(五)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优化科技运行机制456

(六)有计划有组织地办好高新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457

(七)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应用457

(八)加速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进程458

八、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开拓市场459

(一)树立大流通、大市场、大营销观念459

(二)加强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提高驾驭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460

(三)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步伐,加速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461

(四)实施精、名牌战略,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463

(五)大力发展网络贸易464

(六)大力发展绿色营销464

(一)加快可持续发展立法步伐,完善地方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466

九、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地方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体系466

(二)加强可持续发展法律的实施,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467

(三)加强可持续发展法律的宣传教育,增强可持续发展法律意识468

(四)建立健全监督体制,确保可持续发展法律的实施468

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69

(一)建立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重大意义469

(二)建立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70

(三)建立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类型471

(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组织实施和管理475

十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77

(一)建立健全绿色GDP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78

(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479

(三)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81

(四)加大资源整合与开发力度,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482

(五)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82

(六)充分发扬民主,依法办事,消除不稳定因素483

参考文献485

后记4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