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清文化史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晚清文化史 修订版
  • 汪林茂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文艺
  • ISBN:7539657394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晚清文化史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世界的发现与近代文化的萌发1

一、一统“天下”的裂变1

1.儒家一统的“天下”1

2.“天下”的裂变7

二、走出“天下”10

1.经学的衰变10

2.经典的虚化和经学的异化17

3.走出经学22

4.“格物”之学的独立27

5.重整知识和观念体系34

三、世界的发现40

1.“千古创局”下的探究40

2.走出华夏中心主义的锢蔽46

四、“经世致用”原则下的“师夷”活动51

1.发现“长技”51

2.“师夷”的蠕动54

3.开启新方向60

第二章 “力”“富”“学”的发现——近代文化的初兴66

一、“采西学”以“自强”与“中本西末”66

1.“采西学”以“自强”66

2.“本”与“末”的文化界定72

3.规律下的近代文化扩展80

二、“力”的发现与追求84

1.“兵势”的发现与寻觅84

2.“制器之器”的引进90

3.呼唤“机械之天下”95

三、“富”的发现与伦理观念的变迁99

1.“富”的发现与追求99

2.工商“立国”和“富民”105

3.伦理观念的更新113

四、“学”的发现和新知识的传播117

1.近代之“学”的发现117

2.西学知识的引进和传播124

3.知识体系的更新137

五、社会文化的新气象141

1.“洋”的渗透浸润141

2.社会观念的变迁145

第三章 “民”“智”的发现——近代文化的发展155

一、“兴西学”潮流下的“中西会通”155

1.“天下移风”155

2.“公理”的探求159

3.“中西会通”167

二、“民”的发现和“民权”的张扬177

1.“民”的发现177

2.“民权”的张扬182

三、“智”的发现和近代知识体系的提出191

1.“智”的发现和崇尚191

2.近代知识体系的形成和提出195

3.由“学”而“智”的理路200

四、“开民智”口号下的文化启蒙运动207

1.“开民智”为“第一义”207

2.兴办近代教育210

3.创办报刊215

4.西书翻译219

5.文字语言改革224

6.文学的俗化234

五、新文化的架构240

1.“再立堂构”240

2.近代教育体制的雏形242

3.大众传播机制的初建243

4.近代科学研究体制的探索247

5.新文字语言体系的成形251

6.新文学体系的建构252

第四章 建设民族新文化254

一、近代文化方向的确立和“中西会通”的深化254

1.“若厉”到“若膻”的急速转换254

2.西学的泛漫扩张260

3.新文化运动的深化265

4.“中西会通”以“造就新世界”271

二、民族主义——祖国主义——国民主义277

1.整合国族:民族主义277

2.“知有国家”:祖国主义286

3.权利与义务:国民主义295

三、启蒙的深化与意义世界的更新303

1.留意“新民之道”303

2.“人人能识字”306

3.“开通社会智识”311

4.冶铸“国民新灵魂”323

5.意义世界的更新331

四、近代政治文化凯歌行进339

1.“政治之本原”的更替339

2.尊重人权原则344

3.主权在民原则346

4.分权原则349

5.法治原则352

五、民族新学术的初建356

1.理性的学术356

2.以科学为内核的学术363

3.民族的新学术367

4.近代学术体制的初建377

六、文化世俗化与民族新文化体系的初建388

1.文化建设的世俗化方向388

2.世俗化教育体制的形成399

3.大众传播体系的建设403

4.文学艺术的世俗化410

后记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