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引航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引航学
  • 刘明俊,刘敬贤,甘浪雄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43587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领航-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引航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船舶通航环境1

1河流1

1.1 河流基本知识1

1.1.1 河流的基本组成1

1.1.2 河流的分类与分段2

1.1.3 河道特征3

1.2 河流动力学基本原理3

1.2.1 泥沙运动的基本形式3

1.2.2 河道演变的基本原理4

1.2.3 泥沙冲积物5

1.3 弯曲河段6

1.3.1 弯曲河段的组成6

1.3.2 弯曲河段的水流泥沙特性6

1.3.3 弯曲河段的演变规律7

1.4 浅滩河段8

1.4.1 浅滩河段的组成8

1.4.2 浅滩演变的基本规律9

1.4.3 浅滩的类型9

2航道12

2.1 航道的基本概念12

2.2 航道及其种类12

2.2.1 按航道的级别划分12

2.2.2 按航道的管理属性划分13

2.2.3 按航道所处地域划分13

2.2.4 按航道形成的原因划分13

2.2.5 按航道的通航条件划分14

2.3 内河航道尺度与航道等级15

2.3.1 内河航道尺度15

2.3.2 内河航道等级19

2.4 港内水域及海港航道24

2.4.1 制动水域24

2.4.2 回旋水域24

2.4.3 码头前沿停泊水域25

2.4.4 进港航道26

2.5 航道维护29

2.5.1 回淤泥沙的来源及其特性30

2.5.2 维护性疏浚的优化30

2.5.3 航道的日常维护34

2.6 航道管理与服务35

2.6.1 航道的管理机构及职责35

2.6.2 航道的规划和建设36

2.6.3 航道信息与发布37

3水文40

3.1 比降和流速40

3.1.1 比降40

3.1.2 流速42

3.1.3 流向43

3.1.4 流量43

3.2 水位44

3.2.1 水位与水深44

3.2.2 水位期的划分46

3.2.3 影响水位变化的因素47

3.3 流态47

3.4 潮汐52

3.4.1 潮汐成因52

3.4.2 大潮和小潮53

3.4.3 天体赤纬不同对潮汐的影响54

3.4.4 潮汐名词解释55

3.4.5 河口潮汐及推算56

4气象64

4.1 气象要素64

4.1.1 气压64

4.1.2 气温68

4.1.3 湿度71

4.1.4 风74

4.1.5 云78

4.1.6 能见度80

4.1.7 雾81

4.1.8 降水82

4.2 天气系统84

4.2.1 气团84

4.2.2 锋86

4.2.3 气旋和反气旋93

4.3 对船舶航行产生影响的主要气象要素101

4.3.1 风对船舶航行的影响101

4.3.2 降水对船舶航行的影响101

4.3.3 能见度对船舶航行的影响102

4.4 对船舶航行产生影响的主要天气现象104

4.4.1 雷暴对船舶航行的影响104

4.4.2 雾、霾对船舶航行的影响105

4.4.3 热带气旋对船舶航行的影响106

5船舶助导航系统109

5.1 内河助航标志109

5.1.1 概述109

5.1.2 总则109

5.1.3 航行标志110

5.1.4 信号标志113

5.1.5 专用标志114

5.1.6 内河航标配布115

5.2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117

5.2.1 侧面标志118

5.2.2 方位标志119

5.2.3 孤立危险物标志121

5.2.4 安全水域标志121

5.2.5 专用标志122

5.2.6 新危险物的标示123

5.3 智能航标124

5.3.1 虚拟航标124

5.3.2 雷达应答器125

5.3.3 航标遥测遥控127

5.3.4 AIS航标128

5.4 卫星导航系统130

5.4.1 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组成130

5.4.2 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131

5.4.3 GPS导航系统132

5.4.4 GLONASS系统135

5.4.5 Galileo系统137

5.4.6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39

6航行图142

6.1 制图原理142

6.1.1 渐长纬度图的制图原理142

6.1.2 高斯-克吕格图的制图原理143

6.2 比例尺与图式144

6.2.1 比例尺144

6.2.2 海图图式146

6.3 航行图的种类152

6.3.1 航行参考图152

6.3.2 分道航行图152

6.3.3 雷达航行参考图153

6.3.4 电子江图154

6.4 航行图的使用155

6.4.1 图的使用和保管155

6.4.2 图的改正156

6.4.3 航行通告157

7船舶交通流与定线制158

7.1 船舶交通流的基本概念158

7.1.1 船舶交通流的定义158

7.1.2 船舶交通流的特点及其类别158

7.1.3 船舶交通流模型的基本要素159

7.1.4 船舶交通流基本模型关系式159

7.2 船舶交通流观测、统计与分析160

7.2.1 海上交通调查概述160

7.2.2 船舶交通流观测161

7.2.3 船舶交通流数据的统计与分析162

7.3 船舶交通流与船舶航行的关系165

7.3.1 船舶交通流对船舶航行的影响165

7.3.2 船舶航行对船舶交通流的影响166

7.4 船舶定线制概念与基本构成166

7.4.1 船舶定线制概念166

7.4.2 船舶定线制的基本类型及定义166

7.4.3 船舶定线制的基本构成170

7.5 船舶定线制原则170

7.5.1 船舶定线制的规划原则170

7.5.2 设计标准171

7.6 长江干线船舶定线制173

7.6.1 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173

7.6.2 长江安徽段船舶定线制175

7.6.3 长江三峡库区船舶定线制178

7.6.4 长江中游分道航行规则(试行)180

7.6.5 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181

7.6.6 长江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域船舶分道航行规则183

7.7 中国海区船舶定线制185

7.7.1 成山角水域船舶定线制185

7.7.2 老铁山水道船舶定线制186

7.7.3 大连港大三山水道通航分隔制186

7.7.4 长江口船舶定线制(2008)188

7.7.5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191

7.7.6 琼州海峡船舶定线制194

8船舶信息感知与信息服务198

8.1 船载雷达技术198

8.1.1 雷达组成部分198

8.1.2 雷达工作原理199

8.1.3 干扰杂波200

8.1.4 数字化雷达201

8.2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202

8.2.1 AIS概况202

8.2.2 AIS工作原理204

8.2.3 AIS的应用206

8.3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207

8.3.1 VTS系统的组成207

8.3.2 VTS系统的功能211

8.3.3 VTS系统在引航中的作用212

8.4 电子海图技术212

8.4.1 电子海图技术212

8.4.2 电子海图系统原理214

8.4.3 电子海图数据标准217

8.4.4 电子海图技术在引航中的应用218

8.5 基于GPRS的船舶监控技术218

8.5.1 GPRS系统218

8.5.2 基于GPRS的船舶监控系统220

第2篇 船舶引航技术222

9引航原理222

9.1 船舶运动特征222

9.1.1 基本定义222

9.1.2 船舶运动坐标222

9.2 风、流、浅滩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224

9.2.1 风、流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224

9.2.2 浅滩对航行安全的影响227

9.3 航行条件分析229

9.4 引航基本要领229

9.4.1 航路的选择230

9.4.2 船位摆置与调整231

9.4.3 转向点的选择232

9.4.4 掉向点的选用233

9.4.5 做好避让233

10典型河段的引航235

10.1 顺直河段的引航235

10.1.1 顺直河段的航行条件235

10.1.2 顺直河段的引航235

10.2 弯曲河段的引航239

10.2.1 弯曲河段的航行条件239

10.2.2 弯曲河段的引航240

10.3 浅滩河段的引航248

10.3.1 浅滩河段的航行条件248

10.3.2 浅滩河段的引航249

10.3.3 顶推船队的引航252

10.3.4 吊拖船队的引航252

10.4 急流滩的引航253

10.4.1 急流滩的成因和分类253

10.4.2 急流滩的航行条件255

10.4.3 急流滩的引航256

10.5 险槽河段的引航259

10.5.1 弯、窄、浅险槽的引航259

10.5.2 滑梁险槽的引航260

10.6 河口段的引航260

10.6.1 入海河口的引航260

10.6.2 支流河口的引航263

11水工建筑河段的引航267

11.1 桥区河段的引航267

11.1.1 桥区河段的航行条件267

11.1.2 桥区河段的引航268

11.2 枢纽河段的引航269

11.2.1 概述269

11.2.2 船闸航行条件分析272

11.2.3 船闸引航273

11.2.4 葛洲坝船闸引航示例274

12海上引航276

12.1 进出港引航276

12.1.1 进出港引航的准备工作276

12.1.2 进出港引航操纵要点277

12.1.3 特殊情况下船舶进出港引航279

12.2 FPSO过驳引航279

12.2.1 FPSO及其特点279

12.2.2 FPSO海上过驳作业方式280

12.2.3 FPSO过驳引航前的准备工作281

12.2.4 FPSO过驳引航操纵要点281

12.2.5 FPSO过驳引航的应急操纵与注意事项282

13特种船舶引航284

13.1 高速船舶引航284

13.1.1 水翼船驾驶操作特征284

13.1.2 气垫船驾驶操作特征285

13.1.3 滑行船驾驶操作特点285

13.1.4 高速双体船及其性能特点285

13.2 超大型船舶的引航286

13.2.1 超大型船舶的特性286

13.2.2 超大型船舶引航要领286

13.3 无动力船引航288

13.3.1 无动力船的定义288

13.3.2 无动力船的特性288

13.3.3 无动力船的拖轮配布及引航方案288

13.4 LNG船舶引航290

13.4.1 LNG船舶的定义290

13.4.2 LNG船舶的特性291

13.4.3 LNG船舶的交通组织方案(包括引航方案及拖轮配布)294

14特殊环境下的引航300

14.1 能见度不良时的引航300

14.1.1 夜航300

14.1.2 雾天航行301

14.2 雷雨大风天的引航302

14.2.1 风天气候变化特征302

14.2.2 雷雨天引航注意事项302

14.2.3 风天引航303

14.3 高洪水期的引航304

14.3.1 高洪水期的航行条件304

14.3.2 高洪水位期的引航要点305

14.3.3 在水位猛涨、猛落时的引航注意事项305

14.4 流冰期的引航306

14.4.1 流冰期的航行条件306

14.4.2 冰区航行特征306

14.4.3 冰区航行307

14.4.4 船舶卧冬308

14.5 淤沙走沙期的引航309

14.5.1 河流淤沙走沙的一般规律309

14.5.2 淤沙走沙期的引航310

14.5.3 典型重点淤沙河段臭盐碛的引航实例310

参考文献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