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晋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春平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767148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602页
- 主题词:商业史-研究-山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晋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河东盐的产销与晋商的起源13
第一节 河东盐池是晋商发源之地13
一、晋商源于河东盐池13
二、河东盐池孕育第一批晋商14
第二节 先秦两汉时期人工利用天日晒盐14
第三节 唐代垦畦浇晒法15
第四节 宋代解池的生产和销售16
一、生产方式17
二、生产力与产量17
三、盐货的经销18
四、解盐运输问题25
五、盐课与利润30
第五节 金代的河东盐业34
一、盐业生产及其销售34
二、河东盐商37
第六节 元代的河东盐业38
一、盐业生产及其销售38
二、盐课的增加41
三、中国历史上的运城43
四、第一所盐商子弟学校——运学45
第七节 明代河东盐的生产46
一、生产方式46
二、生产力与产量48
三、防范缉私52
第八节 明代盐货的经销59
一、就场专卖制59
二、商专卖62
第九节 清代河东盐的运销64
一、盐引制64
二、引岸制68
三、巡盐御史和运司的职能71
四、运盐线路73
五、运销体制:商运与民销的变迁74
第二章 先秦到汉唐宋元时期的山西商业贸易83
第一节 晋国的商业和商人83
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营工商业83
二、晋国不同时期的商业贸易政策84
三、晋国著名商人的经商理财之道91
第二节 汉魏时期的山西商业95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山西工商业96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山西商业98
第三章 山西古代的商品生产100
第一节 粮食100
一、粮食的重要性100
二、历史上山西的粮食生产101
三、明代山西粮商崛起的背景103
四、清代晋中粮食期货交易104
五、清末至民国年间晋商在张家口的粮食交易方式104
六、明清以来山西粮食产销方面需注意的问题106
第二节 铁器107
第三节 煤炭110
第四节 木材111
一、历代森林破坏概况111
二、汾河流域的森林变迁113
第五节 丝棉119
一、山西古代纺织业发展概况119
二、明清潞绸业的兴衰及其启示121
第六节 牲畜126
一、牲畜在晋商经营中的功用126
二、晋商在张家口市场的牲畜交易127
第七节 茶叶128
一、茶叶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128
二、晋商经营茶叶之法129
第八节 汾酒130
一、巴拿马获大奖130
二、悠久的历史132
三、杏花村第一个专业酒作坊——“义泉涌”的产生133
四、老掌柜杨德龄的苦心经营135
五、千年名酒的恒久魅力137
第四章 开中法和明代晋帮商人的崛起与发展140
第一节 洪武时期开中法的创兴140
一、开中法的创兴141
二、开中法的兴盛143
第二节 永乐时期开中法的发展146
一、开中法的进一步发展146
二、永乐朝开中法的特点149
三、潜在问题150
第三节 开中法的中转及其存在问题150
一、宣德朝(1426~1435年)151
二、正统朝(1436~1449年)152
第四节 开中内容的扩展与问题进一步恶化160
一、景泰朝(1450~1456年)160
二、天顺朝(1457~1464年)163
第五节 开中法由纳粮为主向纳银转变171
一、成化朝(1465~1487年)172
二、弘治朝(1488~1505年)178
第六节 叶淇变法后的盐政诸弊181
一、武宗朝(1506~1521年)181
二、嘉靖朝(1522~1566年)183
第七节 明中后期边方开中纳粮制的彻底解体184
一、明前期北边的粮饷供给体制184
二、明中后期北边纳粮体制的逐渐败坏186
三、边储由纳米为主转向纳银的内外条件187
四、边方纳粮制解体的完成190
第八节 明代晋帮的形成及其特点192
一、明中叶边患的严重与边饷的增加193
二、边商向内商的转变193
三、晋帮的主要特点194
第九节 晋帮的发展197
一、经营规模的扩大197
二、经营项目的增多198
三、资本的增值200
第五章 晋商活跃的十大市场201
第一节 晋商与明代北部边镇市场开发201
一、晋商在明代北部商业经济活动中扮演了主角201
二、明中叶后,山西商人进军全国203
三、隆庆五年“封贡互市”实现后,晋商在国内市场进入全面繁荣阶段204
四、晋商为农村自由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开辟了道路206
五、晋商对明代卫所向县置的演变产生了积极的助推作用206
六、晋商对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207
第二节 北京——清代晋商的大本营207
一、八大皇商率先受宠崛起,基本垄断京师、张家口、库伦一带的商业贸易207
二、山西票号大都驻足京师,以京城为大本营向全国各地发展208
三、山西商人在北京的会馆最多209
四、许多山西名老字号的创业发展大都和北京有关212
第三节 汉口——晋商货物集散大市场212
一、弹丸小镇的崛起212
二、晋商在汉口的商号经营茶业213
三、上海超越广州、汉口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第一大港214
四、外商轮船进入汉口排挤中国帆船214
五、汉口山西票号占主,家数是全国第二215
第四节 天津——晋商在北中国进行商贸的进出口大港216
一、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北中国商贸中心地位216
二、天津晋商的主要商贸行业217
三、天津的山西商人222
四、山西商品经天津港进出口情况224
第五节 恰克图——中俄边贸大口岸228
一、恰克图市场兴起的背景228
二、恰克图市场的创建229
三、发展中的闭市波折231
四、兴盛232
五、市场的巨大作用233
六、衰落234
第六节 杀虎口——山西人走西口闯出的市场234
一、地理位置235
二、马市商缘235
三、封贡互市237
四、设关征税238
五、兴盛诸因243
六、衰落过程244
第七节 张家口——旅蒙晋商基地247
一、张家口的军事管理与八大皇商247
二、张家口—库伦—恰克图的旅蒙商主体是山西商人248
三、晋商的经营项目251
四、晋商在张家口的社会公益事业257
第八节 张库商道——晋商开拓的物流市场通道258
一、张库商道——联结中俄蒙三国贸易的国际运输通道258
二、晋商为张库商道的兴盛贡献巨大260
三、张库商道辐射四方261
四、张库公路修通促进贸易的繁荣262
五、古道悲歌263
第九节 龙票——清代对蒙俄市场的管理及旅蒙商的进出口贸易凭证264
一、信票是扩大蒙汉民族贸易,限制垄断和走私的产物264
二、信票制度的实施及其内容265
三、信票制度的发展演变266
第六章 票号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69
第一节 票号产生前发达的山西金融市场269
第二节 票号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272
第三节 日升昌票号的首创与蔚泰厚票号的继起276
一、从西裕成到日升昌276
二、日升昌业务的火爆277
三、蔚泰厚的建立与平遥帮的形成279
第四节 两家票号的激烈竞争与发展280
一、竞争根缘:大掌柜二掌柜分道扬镳280
二、竞争策略:一方广设分号、拓展业务;一方组建集团、联合抗争281
三、揽捐之争:日升昌压价竞夺282
四、争汇海运经费:蔚泰厚暂时失利283
第五节 从平遥帮到平遥、太谷、祁县、太原西帮集团286
第六节 票号与飞钱、交子、会票的异同292
一、基本概念及其内涵292
二、飞钱、交子、会子、会票、票号发展的共同规律299
三、飞钱、交子、会票、票号的区别301
第七章 票号的组织架构与业务运营模式305
第一节 票号的组织架构与风险防范305
一、历史背景305
二、票号的组织结构306
第二节 票号的风险防范310
一、防范机制310
二、利弊得失剖析313
第三节 汇兑业务314
一、票汇314
二、信汇316
三、电汇318
第八章 票号严明的制度及其用人之道320
第一节 放权型经理负责制320
一、东掌精诚合作320
二、经理全权负责321
第二节 激励型学徒制322
一、票号遴选学徒的严格规定322
二、职业道德培训324
三、班期考核、试用和轮岗326
四、身股的取得及其激励意义327
第三节 严厉型号规制328
一、号规使经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328
二、最后一份《1921年东伙合议号规》333
三、大德通《号规》的变迁335
四、号规的开拓创新337
第四节 票号的财务管理制度340
一、龙门账的基本原理340
二、山西票号的账簿管理与分类及细目342
三、年总结与清单345
四、银行轧差清算347
第九章 票号在竞争和风险中曲折发展348
第一节 中外战乱中的两次撤庄裁员348
一、国内形势的剧变348
二、第一次撤庄裁员349
三、第二次撤庄350
四、低谷时期的业务状况351
第二节 从低谷走向兴盛352
一、走出低谷的历史机遇352
二、汇兑“京饷”业务的开办与发展353
三、汇兑“协饷”业务的开办与发展354
四、汇兑“洋务运动经费”业务的开办355
五、汇兑河工银两356
六、票号与官府相互勾结利用关系的形成356
第三节 清中后期四次停兑运现之争359
一、第一次禁汇京饷(1863年8月~1871年2月)360
二、第二次禁汇京饷(1876~1878年)362
三、第三次禁汇京饷(1884年1月)364
四、第四次争议(1889年)367
第四节 清欠收账高手宋聚奎367
一、学徒出身,崭露头角367
二、才能出众,赴任汉口368
三、力请难推,再度出山369
第十章 票号鼎盛的标志与衰落原因371
第一节 巨额利润来源371
一、汇费收入371
二、利息收入371
三、平色余利372
四、其他收入373
第二节 大账期分红374
一、红利分配方法374
二、大德通票号分红账374
第三节 山西票号与近代工商业379
一、票号起于商号379
二、票号的主要客户是工商户381
三、票号曾向近代工矿业放贷和投资384
第四节 票号的家数388
第五节 李宏龄——票号改革家390
一、李宏龄其人390
二、高超的经营管理策略390
三、力主票号改组银行393
四、历史见证改革家的远见卓识396
第六节 票号衰落的国内外历史原因反思397
一、票号衰落前后的国际经济政治大环境397
二、国运日衰,票号陷入越来越艰难的境地398
三、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掠夺,加速了票号的衰落399
四、科学技术的落后,使晋商失去了竞争能力401
五、晋商与清政府的结托导致了自己的苦果403
六、浓厚的小农意识405
七、生活上奢侈腐化、挥霍浪费406
第十一章 明清时期山西十大著名商家407
第一节 王、张、马——三位一体的官商联姻巨族407
一、王崇古家族408
二、张四维家族411
三、马自强家族414
第二节 临汾亢氏416
一、小本经营,盐业起家417
二、盐业为主,兼营粮食419
三、民间投资,典当致富420
四、致富秘诀:多元经营与规模化421
第三节 祁县乔家422
一、晋商兴起与乔贵发包头创业及粮食期货生意422
二、买树梢——中国最早的粮食期货交易424
三、买树梢得暴利425
四、买树梢栽跟头426
五、乔致庸发家致富秘诀426
六、乔家票号为何坚持最久427
第四节 榆次常家429
一、家族源流429
二、从张家口起家到归化、恰克图发展433
三、茶叶为主,多元经营436
四、规模效益——十大玉438
五、兼营票号441
六、时局剧变,实业撑不住的家业衰落442
第五节 太原张家443
第六节 太谷曹家447
第七节 介休侯家453
第八节 祁县渠家455
一、百川通票号458
二、三晋源票号459
第九节 灵石王家461
一、从王实卖豆腐起家到王谦受兄弟成官商462
二、跻身盐商进入鼎盛阶段468
三、清末民初王氏商业的回光返照468
第十节 汾阳牛家——旅俄巨商牛允宽468
一、出身寒门,初涉商场469
二、走出国门,艰难创业469
三、创业成家,光耀乡里469
四、国势衰微,退回天津470
第十二章 明清时期山西十大商贸集镇471
第一节 山西古代城镇的发展及其对我省城镇化的启示471
一、山西古代城市概况471
二、隋唐时期山西城市的发展475
三、明清时期城镇的发展与繁荣476
四、山西古代城镇发展的规律及其启示478
第二节 碛口镇481
一、碛口商业的兴起481
二、碛口镇的发展482
三、碛口镇商贸的鼎盛484
四、碛口镇商贸的衰落原因485
五、碛口在抗战前后的艰难经营486
第三节 柳林镇487
一、地理位置487
二、历史悠久487
三、商贸重镇488
第四节 衡水镇496
一、地理位置496
二、商贸重镇496
三、日寇摧残497
四、阎伪接管499
五、古镇新生499
第五节 鲍店镇499
第六节 荫城镇500
第七节 张兰镇504
第八节 台怀镇504
第九节 范村镇507
第十三章 明清晋帮商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508
第一节 论明清商帮508
一、商帮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商品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产物508
二、工商业的发展为商帮的形成和细化提供了基础510
三、商帮的分类及其特点511
第二节 晋帮商贾,威震新疆514
一、商人屯田515
二、晋帮善贾,力挫群雄515
三、堪与外商匹敌,只恨政府软弱515
第三节 明清晋商股份制浅析516
一、晋商股份制的萌发517
二、晋商股份制的兴盛519
三、晋商股份制简评522
第四节 大盛魁财神股、狗股透视523
一、困境中的转机525
二、存金不昧525
三、财神股、犬股的来历与绩效526
四、恒久的诚信纪念528
第五节 明清时期晋中的中小商人528
一、中小商人涌现的原因528
二、中小商人的商业活动530
三、中小商人的命运534
第六节 明代中后期晋商王文素与徽商程大位的数学成就比较537
一、王文素与程大位都生活在明代商业经济空前活跃时期538
二、“北王南程”在中国明代珠算史上的地位属伯仲之间540
三、《算学宝鉴》未能刊传的原因543
第七节 明清时期晋中的汾商544
一、汾商兴起的原因545
二、汾商的经营项目547
三、汾商的特点550
第八节 山西银号552
一、银号产生是白银由贵重金属转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产物553
二、明清时期的银钱兑换行业554
三、民国直到抗战前的山西银号557
作者论文论著565
参考文献571
后记575
热门推荐
- 3072756.html
- 2007981.html
- 566497.html
- 725903.html
- 867440.html
- 1596663.html
- 577703.html
- 2756012.html
- 1334495.html
- 877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3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1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3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1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1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0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