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审计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新编审计学
  • 辛金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120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审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审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第1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

二、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3

三、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4

四、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5

五、受托经济责任的新发展6

一、审计职能7

第2节 审计的职能和地位7

二、审计的地位9

第3节 现代审计的本质和特征10

一、审计的定义10

二、审计的特征11

第4节 审计的基本假设14

一、审计假设的基本含义14

二、审计假设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17

复习思考题18

第1节 政府审计机构及人员19

一、政府审计机关的设置19

第2章 审计主体19

二、政府审计的特征20

三、政府审计人员21

四、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职权22

五、国际政府审计组织22

第2节 民间审计机构及人员23

一、民间审计机构23

二、民间审计的特征25

三、民间审计人员26

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方向27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28

五、国际民间审计组织28

第3节 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28

二、内部审计的特征29

三、内部审计人员30

四、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32

五、国际内部审计组织33

复习思考题33

第3章 审计行为规范34

第1节 审计准则34

一、独立审计准则36

二、政府审计准则40

三、内部审计准则44

第2节 审计职业道德准则46

一、关于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46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准则47

第3节 质量控制准则50

一、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51

二、国际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准则51

三、美国质量控制准则53

四、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54

五、独立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准则的关系56

第4节 审计法律责任57

一、变化中的法律环境58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60

三、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法律诉讼61

复习思考题62

第4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64

第1节 审计证据64

一、审计证据的意义64

二、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65

三、审计证据的分类66

四、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68

第2节 审计工作底稿70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意义71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71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72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及编制要求76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77

六、审计工作底稿的管理78

复习思考题79

一、审计方法体系80

第5章 审计方法80

第1节 审计方法概述80

二、审计技术方法的分类81

第2节 审查书面资料的审计技术方法83

一、审计查账技术83

二、审计分析方法85

第3节 证实客观实际的方法87

一、盘点法87

二、查询法87

一、审计抽样技术概述88

第4节 审计抽样技术88

三、观察法88

四、鉴定法88

二、判断抽样法89

三、统计抽样法90

四、变量抽样法97

复习思考题101

第6章 审计目标、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102

第1节 审计目标102

一、审计目标的发展102

二、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104

三、我国独立审计的具体目标107

第2节 审计计划110

一、审计计划的概念和作用110

二、审计计划的内容111

三、编制审计计划的方式112

四、审计计划的审核113

第3节 审计程序114

一、审计程序的意义114

二、审计准备阶段115

三、审计实施阶段118

四、审计报告阶段120

复习思考题121

第7章 内部控制及评审122

第1节 内部控制的意义122

一、内部控制与审计122

二、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123

三、内部控制的概念124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125

二、内部控制的构成125

第2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构成和要素125

三、内部控制的要素126

第3节 调查和描述内部控制129

一、业务循环及其划分129

二、调查了解内部控制130

三、内部控制的描述132

四、内部控制设计健全性的初步评价134

第4节 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135

一、符合性测试的概念135

二、符合性测试的方法136

三、符合性测试的种类137

五、符合性测试的范围138

四、符合性测试的性质138

六、符合性测试的时间139

七、符合性测试中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139

八、双重目的测试140

第5节 内部控制的评价140

一、控制风险评价及估计水平的概念140

二、控制风险估计水平的确定141

复习思考题142

三、对控制风险再评价的记录142

四、评价结果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142

第8章 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144

第1节 审计重要性144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144

二、审计重要性的作用145

三、审计重要性的初步判断145

四、错报或漏报的汇总及其评价148

第2节 审计风险149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149

五、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149

二、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150

三、审计风险模型的运用153

四、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154

五、审计风险的控制155

复习思考题158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目标159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范围159

第1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目标与范围159

第9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59

第2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测试160

一、企业建立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60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160

三、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161

第3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测试162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测试162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165

三、应收票据的实质性测试168

四、预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169

七、增值税的实质性测试170

五、产品销售费用的实质性测试170

六、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实质性测试170

八、应交税金审计171

九、其他应交款审计173

十、其他业务利润的实质性测试173

复习思考题174

第10章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176

第1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概述176

一、购货与付款循环的业务环节176

二、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178

三、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审计目标180

四、重要性和风险181

第2节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182

一、了解并初步评价内部控制182

二、实施符合性测试185

三、评价符合性测试190

第3节 固定资产的证实测试190

一、核实固定资产实有数190

二、进行分析性复核192

三、审查当期固定资产的增加192

五、审查固定资产折旧194

四、审查固定资产的减少194

七、审查在建工程196

六、审查固定资产的租赁196

八、审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97

九、审查固定资产有关项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恰当性198

第4节 无形资产的证实测试199

一、审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199

二、审查无形资产的增减及计价199

三、审查无形资产的摊销199

第5节 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证实测试200

一、应付账款的证实测试200

四、审查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200

五、审查无形资产的披露200

二、应付票据的证实测试203

三、预付账款的证实测试204

复习思考题205

第11章 生产循环审计207

第1节 生产循环审计概述207

一、生产循环中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207

二、生产循环有关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08

三、生产循环的审计目标209

四、生产循环审计的重要性和风险210

第2节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210

一、存货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210

二、成本会计内部控制及其测试212

第3节 存货审计213

一、核对各存货项目明细账与总账、报表余额是否相符214

二、进行分析性复核214

三、审查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实际存在215

四、存货成本的审计219

五、存货计价的审计221

六、存货截止测试222

七、其他存货账户的审计223

八、确定存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226

第4节 生产循环其他账户审计226

一、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226

二、待摊费用的审计228

三、预提费用的审计228

四、管理费用的审计228

六、所得税费用的审计230

五、财务费用的审计230

第5节 工资循环审计232

一、工资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232

二、工资循环中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33

三、工资循环的审计目标234

四、重要性和风险235

五、工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235

六、应付工资及应付福利费的证实测试237

复习思考题239

一、投资循环审计目标与范围240

第1节 投资循环审计240

第12章 投资理财循环审计240

二、投资循环的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测试241

三、投资循环的实质性测试243

第2节 理财循环审计247

一、理财循环审计的目标和范围247

二、理财循环审计的内部控制测试248

三、理财循环的实质性测试249

复习思考题257

一、货币资金业务的特点259

第13章 货币资金审计259

第1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259

二、有关凭证和会计记录260

三、货币资金的审计目标260

四、货币资金的审计范围260

第2节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及其测试260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260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263

第3节 货币资金证实测试266

一、银行存款的证实测试266

二、现金的证实测试272

三、备用金的审计276

四、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277

复习思考题278

第14章 审计报告280

第1节 审计报告的作用280

一、鉴证作用280

二、保护作用280

三、证明作用280

三、按审计报告的详细程度,可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281

二、按审计报告使用的目的,可分为公布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的审计报告281

一、按审计报告的格式,可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281

第2节 审计报告的种类281

第3节 审计报告的内容282

第4节 审计意见的类型283

一、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83

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84

三、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285

四、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86

一、审计报告编制前的有关工作287

第5节 审计报告的编制287

五、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287

二、审计报告的编制要求289

三、审计报告的编制步骤289

第6节 期后事项的审计290

一、期后事项的种类291

二、期后事项的审计292

三、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293

复习思考题293

一、验资的概念和种类295

第15章 其他鉴证业务295

第1节 验资295

二、验资的作用296

三、验资的程序296

四、验资的内容299

五、验资报告302

第2节 盈利预测审核303

一、盈利预测审核的含义304

二、盈利预测审核的范围和程序305

三、盈利预测审核报告307

第3节 执行商定程序308

一、实施商定程序的原因309

二、执行商定程序业务的条件309

三、执行商定程序的内容309

四、商定程序业务的报告310

第4节 内部控制审核311

一、内部控制审核的含义311

二、审核计划312

三、审核程序312

四、审核报告314

第5节 基建工程预算、结算、决算审核报告317

复习思考题319

第16章 经济效益审计320

第1节 经济效益审计概述320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320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和范围321

三、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322

四、经济效益审计的类型323

五、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323

六、评价经济效益的原则326

第2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327

一、经济活动分析方法327

二、数学分析方法329

三、图表审计法330

四、现代管理方法332

第3节 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333

一、业务经营审计的内容333

二、管理审计的内容334

复习思考题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