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许经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11124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初级阶段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5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特征13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13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6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2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23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特征2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7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特征3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32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征32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34

三、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40

四、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发展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非公有制形式47

一、劳动者个体所有制47

二、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48

三、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50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2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52

一、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52

二、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5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57

第二节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机制60

一、社会化生产与社会资源的按比例分配60

二、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61

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0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70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71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73

第四章 社会主义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79

第一节 企业与社会主义企业79

一、企业的一般属性79

二、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特征81

第二节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83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构成83

二、传统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86

三、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复杂性与艰巨性87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9

一、产权与企业制度89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92

三、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环节94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必须的配套改革95

第五章 农村微观经济运行主体98

第一节 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建立98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制度9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制度103

第二节 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完善106

一、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06

二、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110

三、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112

第三节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15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含义115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制117

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制约条件12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25

第一节 市场体系的功能、结构与特征125

一、市场体系的功能125

二、市场体系的内部结构127

三、市场体系的特征129

第二节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133

一、消费品市场134

二、生产资料市场135

三、金融市场137

四、劳动力市场138

五、房地产市场139

六、技术市场141

七、信息市场141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142

一、我国市场体系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障碍142

二、培育市场体系的主要途径144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146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46

二、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149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与工资制度的改革15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其他分配方式158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158

二、公有制经济中的非按劳分配形式160

三、个体劳动者的经济收入162

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收入分配162

五、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收入分配1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原则164

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64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客观必然性166

三、国家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调节 作用167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171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171

一、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171

二、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172

三、国民收入增长175

四、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7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178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178

二、国民收入再分配180

三、国民收入“超分配”182

第三节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185

一、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185

二、积累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189

三、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190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193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193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和内容193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197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200

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203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与原则207

一、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模式207

二、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208

第三节 建立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211

一、建立我国城镇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211

二、建立我国农村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219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2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23

一、组织和管理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职能223

二、市场缺陷与国家的宏观调控225

第二节 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模式与原则227

一、宏观间接调控模式227

二、计划指导的原则229

第三节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231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231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23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244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及其模式选择244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244

二、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245

三、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48

四、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其选择250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252

一、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52

二、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254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258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关系262

一、经济发展与周期性波动262

二、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265

三、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268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27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271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271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273

三、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276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277

一、对外贸易277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282

三、引进技术286

四、劳务输出288

第三节 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地区289

一、我国的经济特区289

二、我国的对外开放地区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