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帝内经》医学精华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石映宣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2412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内经》-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帝内经》医学精华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三焦篇2
三焦论2
第一章 三焦是脏腑经络的膜2
一、脏腑的膜2
二、筋膜、皮肤、分(肌)肉膜3
三、经络腧穴的膜4
四、三焦的形态是膜状结构5
五、《内经》三焦膜的运用5
第二章 元真论,兼论三焦是元真象体的膜9
一、《内经》对物质世界的认识9
二、元真象体研究的意义10
三、生命发生11
四、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11
五、元真象体11
六、三焦是元真象体的膜13
七、元真象体理论是脏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4
第三章 三焦的分布及功能15
一、三焦的分布15
二、三焦的功能17
第四章 三焦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9
一、三焦与心的关系(三焦与络脉的关系)19
二、三焦与经络的关系26
三、《内经》确立的三焦、经脉、经络的空间结构27
四、三焦与肺的关系28
五、三焦与脾的关系30
六、三焦与肝的关系32
七、三焦与肾的关系35
第二部分 精气篇39
神气论39
第五章 头为精髓神明之府39
一、神是什么39
二、脑为精髓神明的腑(头脑为元神之腑)40
三、肾为产生元神的脏40
四、神的传导41
第六章 神明45
一、神与阴阳45
二、神的功能46
三、神、精、气相互关系60
第七章 疾病的发生与神相关61
一、神对疾病的影响61
二、影响神的因素62
三、精神性疾病63
四、神伤与脏腑躯体病65
第八章 神的临床病症106
一、神志性神病106
二、神志性神病的临床症状110
三、视、听、嗅、味、触觉神病119
四、七情神病123
五、语言神病124
六、眩晕神病126
七、发作性神病127
八、筋骨肌肉神病症128
第九章 神与疼痛147
一、痛为神病147
二、疼痛传递147
三、疼痛病因148
四、疼痛诊断149
五、寒气致痛的原理151
六、寒气致痛对《伤寒》《金匮》的影响154
七、临床疼痛病症154
八、痛觉缺失170
第十章 神病治疗171
一、疾病治神的必要性171
二、治神的指导思想172
三、静息心理治疗173
四、水谷精气养育神175
五、内科药物治疗神病176
六、从胆、三焦治疗神176
七、按摩治疗177
八、特殊方法治疗177
九、综合治疗178
第十一章 神病治疗——论经气179
一、经气的涵义179
二、经气的运行180
三、经气的作用181
四、针灸治疗183
元气论188
第十二章 元气的发生188
一、出处188
二、元气发生于肾189
三、古代对肾间、肾间动气的认识190
第十三章 真气与元气191
一、真气出处191
二、真气在心肺中合成191
三、真气的功能192
第十四章 元气的功能194
一、生气之原194
二、十二经脉的根本198
三、肾间动气199
四、五脏六腑之本200
五、呼吸之门201
六、三焦之原201
七、守邪之神202
卫气论207
第十五章 卫气的运行及功能207
一、卫气的涵义207
二、卫气的生发207
三、卫气的运行途径208
四、卫气运行理论的实践意义210
五、卫气的特性210
六、卫气的功能213
七、卫气失常,为百病母,百病产生的基础222
第十六章 治卫气是针刺治病的原理224
一、《内经》侯卫气所在而施针刺224
二、治疗原则与措施224
三、治卫气调顺神气226
四、谨侯其时的治疗226
五、病在阳的治疗226
六、病在阴的治疗226
营气论228
第十七章 营气的涵义228
一、生成营气的器官228
二、营气的涵义229
第十八章 营气循环230
一、血脉道路230
二、经络道路231
三、三焦道路232
第十九章 胃气论233
一、胃气出处233
二、胃气的涵义233
第二十章 营气的获得237
一、水谷五味237
二、水精物质246
三、营气的利用249
四、药物的利用252
五、影响水谷精微运化的因素256
六、营气的作用257
七、水谷精微利用后的排泄258
精气论260
第二十一章 概述260
一、宇宙天地之气260
二、精气的发生261
三、外部精气的利用262
四、精气的命名分类262
第二十二章 精为生命的基础264
一、精构成脏腑器官264
二、精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264
三、认识精气265
第二十三章 精气发生疾病293
一、概述293
二、精气危重病294
三、精虚致病297
四、精壅为病302
五、精气倍至为病303
六、精伤为病303
七、精气病诊断307
第二十四章 精气病的治疗312
一、精气病治疗的原则312
二、精气病治疗的措施313
第三部分 疾病原理320
第二十五章 正邪论320
一、正邪关系320
二、邪气形成的因素322
三、邪气的传感途径324
四、邪气在体内的传感规律327
第二十六章 《内经》的病理学理论:卫气为百病之母330
一、卫气为百病母330
二、三焦为卫气与邪相争、卫气御邪的病理场所330
三、卫气为百病发生、变化的主宰331
四、《内经》卫气为百病母的相关论述332
第二十七章 发病学说335
一、正虚发病学说335
二、奇邪发病学说336
三、中医发病学的主体——正气与邪气相并342
四、新故邪发病学说343
第二十八章 邪气论346
一、风邪346
二、火邪(暑热)352
三、燥邪364
四、寒邪366
五、湿邪375
第二十九章 故邪论379
一、故邪的涵义379
二、故邪的种类380
三、故邪存在的部位380
四、故邪发病的因素380
五、故邪发病381
六、故邪与伏气381
参考书目383
热门推荐
- 412620.html
- 3379909.html
- 1465972.html
- 1841545.html
- 3881271.html
- 1961876.html
- 2110181.html
- 2331899.html
- 2104308.html
- 2695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0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72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3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4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15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8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5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8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