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旅游地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
  • 毕华,王凤霞,游长江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10146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旅游地理学-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旅游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1

一、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特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

一、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2

二、旅游地理学的特点3

三、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第三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4

一、野外实地综合调查法4

二、文献资料分析法4

三、统计图表法4

四、旅游地图法5

五、分类对比法5

六、技术经济论证法5

七、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5

第四节 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6

一、古代朴素的旅游地理描述6

二、近代旅游地理学发展6

三、现代旅游地理学发展7

第二章 中国旅游资源11

第一节 概述11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11

二、旅游资源调查15

三、旅游资源评价18

四、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2

第二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26

一、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26

二、水体类旅游资源30

三、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资源32

四、生物旅游资源37

五、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40

第三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44

一、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44

二、古建筑类旅游资源49

三、古代陵墓类旅游资源53

四、古典园林类旅游资源55

五、宗教类旅游资源56

六、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59

七、民俗风情类旅游资源62

八、城乡类旅游资源66

九、现代设施类旅游资源68

十、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70

第三章 中国旅游客源地理74

第一节 旅游流74

一、旅游流形成的地理环境74

二、旅游流形成的根本原因77

三、感知环境与旅游者决策行为对旅游流的影响77

四、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78

第二节 中国旅游客源市场79

一、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与结构79

二、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兴起与结构85

第三节 中国旅游客流地理87

一、海外入境旅游客流87

二、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客流92

第四章 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线路95

第一节 旅游交通概述95

一、旅游交通概念95

二、旅游交通特点96

三、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97

四、旅游交通主要方式98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交通99

一、铁路交通网99

二、公路交通网101

三、水路交通网101

四、航空交通网102

第三节 旅游线路102

一、旅游线路概念102

二、旅游线路类型103

三、旅游线路设计影响因素104

四、旅游线路设计原则105

五、中国主要旅游线路107

第五章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112

第一节 区域旅游合作概念112

一、区域旅游概念112

二、区域旅游合作概念113

第二节 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113

一、区域差异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113

二、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与旅游合作经济带理论116

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理论118

四、区域旅游与区域竞争优势理论120

第三节 中国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121

一、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21

二、中国各省(市)区域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和总体评价122

第四节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模式与格局125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结构模式125

二、区域旅游合作伙伴的空间关系模式126

三、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格局127

第六章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132

第一节 旅游点与旅游地132

一、旅游点及其建设132

二、旅游地及其类型、等级133

第二节 旅游区与旅游区划134

一、旅游区、旅游区系统与旅游区划概念134

二、旅游区划目的136

三、旅游区划原则136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138

一、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简介138

二、本书的中国地理旅游区划方案141

第七章 东北旅游区142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142

一、旅游环境概况142

二、旅游资源特征145

第二节 主要旅游地146

一、黑龙江省146

二、吉林省150

三、辽宁省153

第八章 华北旅游区157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157

一、旅游环境概况157

二、旅游资源特征159

第二节 主要旅游地160

一、北京市160

二、天津市164

三、河北省167

四、山东省171

五、河南省175

六、山西省180

七、陕西省186

第九章 华东旅游区191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191

一、旅游环境概况191

二、旅游资源特征194

第二节 主要旅游地196

一、上海市196

二、江苏省201

三、浙江省204

四、安徽省208

五、江西省213

第十章 华中旅游区219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219

一、旅游环境概况219

二、旅游资源特征221

第二节 主要旅游地224

一、湖北省224

二、湖南省229

第十一章 华南旅游区236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236

一、旅游环境概况236

二、旅游资源特征239

第二节 主要旅游地243

一、福建省243

二、广东省248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253

四、海南省259

五、香港特别行政区263

六、澳门特别行政区264

七、台湾省265

第十二章 西南旅游区269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269

一、旅游环境概况269

二、旅游资源特征272

第二节 主要旅游地273

一、云南省273

二、贵州省281

三、四川省286

四、重庆市290

第十三章 青藏高原旅游区293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293

一、旅游环境概况293

二、旅游资源特征296

第二节 主要旅游地297

一、青海省297

二、西藏自治区301

第十四章 西北旅游区305

第一节 旅游资源环境305

一、旅游环境概况305

二、旅游资源特征308

第二节 主要旅游地311

一、内蒙古自治区311

二、宁夏自治区313

三、甘肃省315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18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