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程物理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褚慧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20217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物理课-教学研究-中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课程物理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科学史上的物理学1
二、大课程论与物理课程的研究开发6
三、实现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8
第一章 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13
第一节 信息化与教育13
一、全新的教育信息化理念14
二、教育评价的信息化15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信息化16
四、信息化环境中的教与学17
第二节 构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教育18
一、开发和利用课程的人文资源19
二、营造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20
三、创设“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过程21
四、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回溯22
第三节 一道高考物理试题引出的思考26
一、更新教育思想27
二、调整评价标准29
三、整合课程内容30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31
第四节 物理学的教育教学功能33
一、物理学在当代新科技革命中的作用34
二、物理学历来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37
三、物理学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40
第五节 物理学的创新精神43
一、物理学创新的依据43
二、物理学理论的预见性45
三、假说是物理学创造力的表现46
四、科技史上有物理背景的人才充满创造力47
第二章 中学物理课程发展概览52
第一节 科技与课程发展52
一、古代科技发展与课程形成52
二、近代科技发展与课程发展55
三、当代科技发展与课程改革57
第二节 社会与课程发展60
一、古代社会形态与课程的关系60
二、我国近代社会中几种不同的课程观62
三、美国二战后的课程改革思潮64
第三节 人的发展与课程66
一、人的发展概述66
二、人的发展与课程67
三、未来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67
第四节 课程的更新68
一、课程观念的更新68
二、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更新68
三、课程结构的更新69
第三章 中学理课程内容和设置研究70
第一节 我国中学物理课程内容和设置的变迁70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学物理课程的内容和设置70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学物理课程的内容和设置72
第二节 国外理科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介绍85
一、美国高级中学实行科学课程和理科教学改革新方案85
二、日本的理科课程的变化87
三、英国的理科课程方向的初步调整90
四、国外理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特点92
第三节 当前我国物理课程内容和设置的改革95
一、近二十年来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95
二、物理课程内容与教材体系发展的思路98
三、STS课程的兴起和发展101
第四章 中学物理课程的实施策略107
第一节 课程实施策略概论107
一、制定课程实施策略的原则107
二、目前我国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110
第二节 中学物理课程的实施策略120
一、目前物理课程教与学的现状120
二、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性121
三、实施策略的保障124
第五章 中学物理课程的展望127
第一节 物理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127
一、走向微观世界,走向广阔的宇宙127
二、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128
三、走向综合,走向应用128
四、物理课程内容的更新129
第二节 知识经济社会对课程的影响129
一、知识经济社会的特点130
二、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对课程发展的影响133
第三节 课程发展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影响134
一、课程发展的内涵及发展趋势134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135
三、更新观念,从实地去做138
第六章 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学习139
第一节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39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与范围139
二、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40
三、重新认识物理课程的阅读能力144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带来的挑战149
一、研究性学习中新的师生关系149
二、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是个研究者151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要求确立新的评价理念152
四、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153
五、研究性学习的个案154
第三节 中学生物理课程学习障碍分析与对策159
一、中学生的身心与情感特点分析159
二、中学生学习物理课程中的障碍分析161
三、中学生学习物理障碍的调查与分析163
四、实施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168
第七章 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研究172
第一节 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测量的研究172
一、能力测量研究的理论依据172
二、能力测量的基本意义176
三、A、K卷测试命题的思考182
四、A卷评定与测量的结果分析186
第二节 中学生综合能力及测试的研究208
一、中学生综合能力测试研究的必要性209
二、中学生综合能力测试研究的理论基础214
三、中学生综合能力测试的实践217
第三节 基于问题解决过程的表现性评价222
一、问题的提出222
二、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225
三、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探索227
四、表现生评价对当前考试及评价改革的启示238
第八章 教师专业发展240
第一节 教师的创造性素质240
一、何谓创造性241
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243
三、教师创造性的表现244
四、教师创造性的培养245
第二节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247
一、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阶段247
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所需的时间252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255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262
一、初级阶段教师专业教育的主要问题262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267
三、任职学校自主培训的条件276
四、任职学校自主培训的问题及对策281
第四节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学习286
一、从博览书刊中学习286
二、在聆听与尝试中学习287
三、在不断研究过程中学习288
四、在分享成果中学习292
五、不断学习,不断追求294
参考文献295
后记299
热门推荐
- 1060691.html
- 2025752.html
- 3796725.html
- 2364067.html
- 1180081.html
- 2352898.html
- 3307903.html
- 3424252.html
- 1333999.html
- 18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85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98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48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1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3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8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