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晓峰,冯秋季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市: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41543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233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心脏血管疾病-并发症-治疗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大学生人文素养理论基础1
第一章 大学生人文教育导论1
第一节 人文运动及其在宗教与哲学领域的延伸1
一、人文主义运动1
二、人文主义在宗教神学领域的延伸7
三、人文主义运动在哲学领域的延伸10
第二节 人文精神的实质及其成长环境16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16
二、尊重——人文精神的成长环境22
三、中国的人文家园在哪里25
第三节 人文教育的定位及其现实问题27
一、人文教育的定位27
二、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31
第二章 现代人文理论学说35
第一节 现代艺术和哲学学说35
一、达·芬奇、阿尔伯蒂的艺术美学35
二、笛卡尔的实践哲学体系36
三、孔德的实证主义学说37
第二节 现代社会与政治学说40
一、洛克的国家政治学说40
二、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41
三、韦伯的社会学说43
四、斯宾塞的社会学说45
五、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说48
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49
第三节 现代心理和教育学说51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51
二、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54
三、后现代教育理论学说58
第四节 现代伦理与道德学说60
一、弗罗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说60
二、现代西方著名德育模式63
第三章 道德的发展和教育70
第一节 道德与个人领域70
一、个人领域和个体的形成70
二、儿童时期个人领域的出现71
三、青少年时期个人冲突和价值观冲突74
四、权力道德观念形成中个体的作用76
五、教育和个人领域77
第二节 道德发展问题78
一、道德和习俗间的交互作用78
二、习俗领域内相互作用和道德发展79
第三节 道德与情绪86
一、思想和情绪之间的关系86
二、进化和道德情绪87
三、情绪和道德理解的建构89
四、情感的发展和指导功能91
五、道德情绪的文化影响93
第四节 对道德品格的再定义94
一、对道德领域的定义95
二、道德品格传统观点的局限96
三、道德自我97
四、道德和自我99
第二篇 大学生人文素养各论103
第一章 中外文化经典导读与文学名家欣赏103
第一节 中外文化经典导读106
一、《论语》106
二、《孙子兵法》107
三、《呐喊》107
四、《倾城之恋》108
五、《围城》110
六、《胡雪岩全传》111
七、《活着》112
八、《我的精神家园》114
九、《我与地坛》114
十、《圣经》116
十一、《神曲》117
十二、《君王论》118
十三、《哈姆莱特》119
十四、《简·爱》121
十五、《汤姆叔叔的小屋》122
十六、《红与黑》123
十七、《老人与海》125
十八、《飘》125
十九、《变形记》127
二十、《全球通史》128
二十一、《小王子》129
二十二、《雪国》130
二十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31
二十四、《情人》132
二十五、《苏菲的世界》133
二十六、《瓦尔登湖》135
二十七、《日瓦戈医生》135
第二节 著名诗人与作家介绍136
一、浪漫诗人拜伦简介136
二、浪漫时代作家卢梭情感小说简介145
三、中国诗人徐志摩诗歌简介150
四、当代作家路遥作品简介156
第二章 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历史素养160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思想脉络160
一、中国文化的孕育期161
二、中国文化的雏形期161
三、中国文化的定型期162
四、中国文化的强化期163
五、中国文化的转型期164
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165
第二节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逐步转变166
一、旧民主主义时期(1840~1919)16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182
三、新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89
第三节 中国近代的社会巨变及其启示191
一、列强侵华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191
二、对列强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分析与思考191
三、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及其影响192
第三章 大学生科技哲学理论素养195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195
一、科学195
二、技术198
三、科学和技术的关系201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03
一、古代科学技术的起源203
二、古代科学技术的形成204
三、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209
四、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与特点209
五、近代技术的形成、发展与特点213
六、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16
第三节 科学技术革命219
一、对科学技术革命的界定219
二、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启示220
三、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启示222
四、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启示224
第四节 当代高新技术229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231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31
二、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条件233
三、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235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38
第三篇 大学生艺术心理素养241
第一章 艺术感觉与艺术想像241
第一节 舞蹈感觉的概念与内涵241
第二节 舞蹈感觉与自我意象242
一、自我意象的发现242
二、对自我意象的感觉243
第三节 舞蹈感觉与本体感觉243
一、本体感觉与本体运动243
二、本体感觉与本体运动的训练与强化244
第四节 舞蹈感觉与艺术通感246
第五节 舞蹈感觉与艺术专感247
一、舞蹈职业敏感的心理状态248
二、舞蹈职业敏感与思维特点248
三、舞蹈创造中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249
第六节 舞蹈感觉与心理训练250
一、心理训练:提高舞蹈感觉250
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舞蹈训练251
第七节 舞蹈感觉与艺术想像252
第八节 从感觉到表象:记忆表象254
一、关于感觉和表象的概念254
二、记忆表象与艺术创作255
三、记忆表象的性质与特征256
第九节 从表象到想像:想像表象257
一、想像及想像表象的概念与特征257
二、想像的种类258
三、创造想像的方法和艺术创作259
第十节 从想像表象到审美理想261
第二章 艺术情感263
第一节 情感263
一、情感概述263
二、情绪、情感与认知过程264
三、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264
四、情绪、情感的分类265
五、情感的功能267
第二节 舞蹈演员表演中的情绪问题267
一、舞蹈演员怯场的表现和原因267
二、克服表演与比赛怯场的措施270
三、适度紧张最为有利273
第三章 舞蹈思维与艺术概括275
第一节 舞蹈思维的概念与种类275
一、一般思维的概念与分类275
二、舞蹈思维的概念与种类275
第二节 舞蹈动作思维276
一、动作表象276
二、舞蹈动作思维278
第三节 舞蹈形象思维279
一、情景表象279
二、舞蹈形象思维280
第四节 舞蹈抽象与艺术概括281
一、概念与符号281
二、舞蹈抽象思维与艺术概括281
第五节 舞蹈思维的过程282
一、舞蹈思维的一般过程282
二、舞蹈思维的具体过程282
第四章 艺术心理能力与艺术创造284
第一节 能力的概念与分类284
一、什么是能力284
二、能力的分类284
三、能力与才能和天才的关系284
第二节 能力的理论285
一、能力的种类285
二、能力的结构286
三、创造力的特点287
四、EQ理论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288
五、加德纳智力理论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290
六、舞蹈人才的智能结构292
第三节 创造力的意义与培养294
一、培养创造力的意义294
二、舞蹈演员和编导智力与创造力的测量294
三、舞蹈编导创造力的培养294
四、舞蹈编导创作思路302
五、灵感特点与产生机制306
六、典型舞蹈创作作品心理分析309
七、新一代编导创编特点310
第四节 影响舞蹈能力的因素313
一、遗传是成才的物质前提313
二、环境与教育是成才的决定因素314
三、非智力因素是成才的必要条件316
四、舞蹈人材选拔的心理评估316
第五章 艺术教育与个体素质的发展319
第一节 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320
一、舞蹈美育的智育功能320
二、舞蹈美育与德育、体育功能321
第二节 舞蹈美育与心理健康323
一、舞蹈美育的表现形式324
二、舞蹈美育与提高民族精神素质329
第四篇 大学生活、学习与理想教育333
第一章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333
第一节 努力适应新环境333
一、积极适应新的环境333
二、科学确定新的目标335
三、树立新的形象336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336
一、时代主题和基本国情336
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337
三、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337
第三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338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保障338
二、增进心理健康338
第二章 学会有效地学习341
第一节 树立面向未来的学习观341
一、正确处理博与精的关系341
二、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342
三、正确处理学习与创新的关系342
四、面向未来,提高学习素质,学会学习342
第二节 培养优良学风342
一、学风与成才342
二、优良学风的基本要求343
三、努力培养优良学风345
第三节 培养创新能力347
一、创新的时代意义347
二、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素质特征348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49
第三章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恋爱351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351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351
二、人际交往的特点351
第二节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352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含义352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352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353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354
五、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55
六、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357
第三节 珍惜友谊358
一、友谊的含义和价值358
二、努力建立友谊359
三、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360
第四节 大学生与恋爱361
一、恋爱观361
二、恋爱道德361
三、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362
四、大学生网恋363
第四章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369
第一节 道德的实质和作用369
一、道德的定义369
二、道德的特点369
三、道德的作用370
第二节 弘扬优良道德传统371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372
一、大力提倡为人民服务372
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373
第五章 大学生审美修养与形象375
第一节 美与审美375
一、美的概述375
二、审美标准376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77
一、审美观的含义和特征377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78
三、当代大学生的错误审美观380
第三节 提高审美能力381
一、审美情趣概述381
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382
第六章 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384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384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384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84
三、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85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385
一、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385
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386
三、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387
第三节 做坚定的爱国者388
一、弘扬民族精神388
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390
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390
第七章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392
第一节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392
一、理想的含义、特征和类型392
二、理想对人生具有的重要作用394
第二节 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95
第八章 大学生就业时的经济素养397
第一节 毕业生求职孕育“就业经济”397
一、什么是就业经济397
二、10亿元的大蛋糕397
三、毕业生成了“摇钱树”398
四、潇洒求职与举债度日398
五、何时求职零成本398
第二节 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399
一、毕业生要清楚自己的职业选择方向400
二、加强对招聘信息的搜集和筛选400
第三节 大学生求职时的心理健康400
一、正确面对就业心理问题401
二、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401
第四节 形成以就业为中心的发展观401
一、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艰巨任务402
二、以就业为中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402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应以就业为中心403
第九章 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405
第一节 后现代社会状况及学校应对措施405
一、后现代状况405
二、对教育的冲击与启示406
第二节 高校校园隐性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409
一、高校隐性文化的概念409
二、高校隐性文化的功能411
三、实现高校隐性文化功能的途径412
第十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414
第一节 大学图书馆地位与作用414
一、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414
二、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414
三、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职能417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418
一、实施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418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419
三、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421
四、信息素质与信息素质教育421
五、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优势424
六、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425
七、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措施428
第十一章 大学生美好生涯设计433
第一节 学习爱433
一、爱,创造出力量434
二、爱是所有回忆434
三、真爱435
四、抱抱法官435
五、我是重要的437
六、礼物437
七、大声说出你的爱437
八、多一句赞美438
第二节 学会做自己439
一、独立的青春440
二、做你自己440
三、翅膀只属于鸟441
四、“由壶变罐”的启示441
五、你的生活在这儿442
六、为何团团转442
七、小狗待售442
八、没有一个人人喜欢的橘子442
第三节 学习爱情443
一、爱情的本质特征443
二、婚姻生活的调适447
三、爱是一生的行动454
四、让爱轻松457
第四节 处世智慧460
一、开发生命的力量460
二、得与失462
三、心态和行为463
四、人生境界464
第十二章 形体健美与健美操469
第一节 形体健美概述469
一、形体健美的概念469
二、形体健美的标准469
三、形体健美锻炼的价值470
四、形体健美锻炼处方470
第二节 形体健美表演与健美比赛赏析475
一、形体健美表演的意义475
二、形体健美表演的内容与方法476
三、竞技健美简介477
四、健美比赛的主要内容477
五、健美比赛观赏方法479
第三节 健美操概述480
一、健美操的概念481
二、健美操的分类482
三、健美操特点482
四、健美操对人体的影响作用484
五、健美操的发展484
六、我国健美操运动的展望486
七、为什么要学健美操487
第三节 健身健美操的创编487
一、创编的原则487
二、创编的要素488
三、成套动作创编的方法和步骤490
第四节 健美操基本动作491
一、基本步伐491
二、常用上肢动作492
第五节 健美操音乐与编排493
一、健美操音乐493
二、健美操编排498
热门推荐
- 2890923.html
- 3262178.html
- 1656961.html
- 1915802.html
- 3786494.html
- 3464821.html
- 882734.html
- 3549023.html
- 2080312.html
- 2261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4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2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8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0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7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1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4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8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95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