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人之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任继愈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ISBN:7532116190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天人之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1
一 哲学的永恒主题——究天人之际1
二 宗教、哲学与人生4
三 中国与西方的安身立命之学5
四 中国哲学史的特点6
五 如何看待唯心主义8
六 中国哲学发展历史和逻辑的统一10
七 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13
八 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地区性14
和多种文化的融合过程14
九 详细占有历史资料21
一○ 中国哲学的成长期24
一一 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互相转化27
一二 哲学思想的继承问题29
一三 继承以谁为主32
一四 “微言大义”35
一五 论阴阳五行说37
一六 重视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的研究39
一七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唯物主义思想萌芽41
一八“文化影响衰减”现象43
一九 文化遗产的增益现象46
二○ 先秦两汉的哲学探索49
二一 《易经》本义与后人的解说49
二二 《周易》特点和研《易》原则52
二三 《周易》研究的方法55
二四 儒道两家思想何以影响深远56
二五 已具备了研究孔子的条件61
二六 汉以后的孔子63
二七 孔子的贡献和被后代的尊奉65
二八 天文学与老子67
二九 王夫之反对“道生天地”69
三○ 不可替古人讲清楚71
三一 发展观与老子研究72
三二 《孙子兵法》中的哲学74
三三 庄周的“回到原始”76
三四 后期庄学:从天道自然无为到宿命论77
三五 后期庄学:从相对主义到虚无主义81
三六 后期庄学:无条件的精神自由86
三七 庄周的绝对运动观90
三八 虚静和游世92
三九 释《庄子·齐物论》篇的“以明”95
四○ 韩非的参验98
四一 先秦哲学无“六家”99
四二 司马迁论历史动力102
四三 从汉代的神学经学到魏晋的思想解放104
四四 魏晋南北朝的玄学、佛学106
四五 玄学简论106
四六 魏晋南北朝哲学概说109
四七 王弼的“崇本息末”111
四八 隋唐哲学概说112
四九 李贽思想的进步性114
五○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民族哲学家117
五一 文化发展诸现象121
五二 中国哲学的前途125
五三 中国哲学的远景126
五四 总结传统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130
五五 美学是鉴赏之学135
五六 美的范型、形式136
五七 论“自然美”139
五八 美学、艺术与宗教141
五九 上帝、祖先崇拜及其演变144
六○ 宗教变化的四种形式146
六一 宗教学的基本问题——天人(神人)关系147
六二 宗教产生的两个根源149
六三 康德论上帝存在151
六四 泛神论在宇宙观方面对宗教的破坏作用153
六五 泛神论在方法论方面对宗教的破坏作用155
六六 重视对儒教的研究158
六七 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儒教159
六八 宗教与中世纪163
六九 中国哲学与中国的宗教166
七○ 儒教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170
七一 三教合一176
七二 佛教向儒教的靠拢177
七三 三教合一与中国封建社会178
七四 儒教与封建社会181
七五 儒教的彼岸世界183
七六 从儒家到儒教185
七七 儒教个性与宗教共性187
七八 儒教是人伦日用中的神学188
七九 主敬、慎独与坐禅191
八○ 儒教与国民性193
八一 韩愈排佛194
八二 韩愈的道统论195
八三 佛教与儒教198
八四 北宋儒教对佛教的继承201
八五 从程门立雪看儒教203
八六 朱熹论人性和求仁206
八七 朱熹的格物穷理209
八八朱熹的天人合一210
八九 事父事君也是妙道212
九○ 朱熹的天213
九一 白鹿洞学规的政教合一精神214
九二 朱熹的宗教感情217
九三 儒教的国教品格220
九四 朱熹《四书集注》的特点221
九五 《四书集注》的历史地位222
九六 佛教与佛教研究223
九七 佛教文化传播的“势差”现象224
九八 佛教的本貌和变迁226
九九 佛教的“判教”227
一○○ 天台宗的判教228
一○一 我们对佛教的态度230
一○二 从儒教经学到佛教经学231
一○三 南北朝佛教经学233
一○四 从玄学到般若学235
一○五 南北朝的社会和各自的佛教238
一○六 心性论是南北朝佛学的核心240
一○七 论中观学派243
一○八 中观学派“十八空”246
一○九 中观学派“八不缘起”247
一一○ 关于《物不迁论》249
一一一 关于《不真空论》251
一一二 僧肇的《般若无知论》252
一一三 慧远论“神”254
一一四 慧远报应观的主体256
一一五 慧远和鸠摩罗什关于“法身”的讨论258
一一六 慧远的神和传统的鬼神观念260
一一七 慧远的报应论261
一一八 道生的顿悟说262
一一九 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论的本土血缘264
一二○ 《维摩诘经》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心态266
一二一 《维摩诘经》的佛国论267
一二二 《法华经》的“开佛知见”269
一二三 《法华经》与观音信仰270
一二四 《华严经》中的毗卢舍那佛272
一二五 《华严经》的“一多相即”273
一二六 《摄大乘论》的“八识说”275
一二七 关于《大乘起信论》278
一二八 隋唐佛教宗派与寺院经济279
一二九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280
一三○ 法相宗的根本观点281
一三一 法相宗的“种子说”282
一三二 法相宗的因缘说283
一三三 法相宗的成佛论284
一三四 玄奘的成就和国家的支持285
一三五 菩提达摩论286
一三六 弘忍的禅学287
一三七 用禅宗的思维方法研究禅宗289
一三八 神秀北宗禅290
一三九 南北禅宗异同291
一四○ 惠能南宗禅293
一四一 宗密的禅法295
一四二 超脱与成仁296
一四三 敦煌本《坛经》298
一四四 《中华大藏经》的校勘方式300
一四五 论翻译301
一四六 道教研究的重要性302
一四七 道教概述303
一四八 道教的发展阶段306
一四九 内丹学与心性论307
一五一 三教鼎立中道教的命运308
一五○ 全真教与儒教308
一五二 汉魏晋南北朝道教概况310
一五三 隋唐道教312
一五四 宋元道教316
一五五 明清道教318
一五六 道家、道教以及对日本等国的影响321
一五七 由道教衍生的民间宗教323
一五八 论道书的编辑327
一五九 《中国行业神崇拜》一书的特点328
一六○ 《古代基督教史》的特点329
一六一 整理古籍也要走现代化的道路334
一六二 族姓之根与文化之根336
一六三 从孔门说诗看孔子教学341
一六四 思想家和政治家344
一六五 文化发展的势差规律346
一六六 精神文明的内容349
一六七 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350
一六八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351
一六九 救亡,与中国近代历届政权的寿夭352
一七○ 我们应该求助谁353
一七一 清除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355
一七二 正确对待中医357
一七三 人才的涌现与配置358
一七四 人才的选拔与流动360
一七五 创业人才与守成人才362
一七六 武则天与宗教366
一七七 武则天的皇位继承368
一七八 韩愈的古文369
一七九 书写工具与书法371
一八○ 文化思潮与书法风格372
一八一 “南帖北碑”373
一八二 隋唐书法374
一八三 宋代书法376
一八四 明清以来的书法377
一八五 汤用彤先生尊重史实的治学态度378
一八六 汤用彤先生的史学和史识380
一八七 浩荡为学 高尚作人382
一八八 虚往而实归382
一八九 昂首天外挥斥八极383
一九○ 伟大而高尚的理想 深挚又悲苦的责任感385
一九一 谈学术文章的写作388
一九二 充实的伪书与空洞的真品391
一九三 知人论世与为人处世393
一九四 国子监祭酒与北大校长396
一九五 北大的“大”396
一九六 松公府旧北大图书馆杂忆397
一九七 追求——自我小传400
一九八 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402
一九九 我对《老子》认识的转变405
二○○ 我的书斋406
二○一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408
编后记 编选者410
热门推荐
- 3428381.html
- 1552295.html
- 2485427.html
- 2865219.html
- 1133673.html
- 877631.html
- 2321352.html
- 1315373.html
- 363575.html
- 3428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24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9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6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2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5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4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92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7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8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