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色扶贫开发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共百色市委员会,百色市人民政府编纂;周炳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910022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609页
- 主题词:扶贫-经济史-百色-1985-2015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色扶贫开发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述4
第一节 贫困历史4
第二节 扶贫进程6
一、贫困对象的确认7
二、扶贫资金与政策13
三、具体实施20
四、扶贫成就22
五、基本经验24
第一篇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37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百色特记37
第二篇 扶贫历程(1980—2015)51
第一章 拨乱反正与扶贫51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51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54
二、体制改革起步59
三、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62
第二节 救济扶贫65
一、体制改革促进扶贫65
二、落实政策66
三、输血型扶贫68
第三节 山区扶贫新探索71
一、山区经济发展探索72
二、创建十大商品基地73
三、探索扶贫工作新路子74
第二章 开展扶贫开发工作76
第一节 机构与资金76
一、分级负责76
二、工作机构77
三、资金管理79
第二节 转变方式82
一、方针与方式转变82
二、开发式扶贫及成效85
第三节 十大商品基地建设96
一、概况96
二、基地建设情况97
第四节 建设新百色与扶贫新思路119
一、继续深化农村改革119
二、优先发展右江河谷,带动两翼山区共同发展122
三、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内引外联125
第三章 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28
第一节 实施国家温饱攻坚重大决策129
一、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29
二、贯彻落实《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131
三、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135
第二节 就地扶贫与解决温饱137
一、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战略137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38
三、改革扶贫方式139
四、技术和技能培训139
第三节 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140
一、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140
二、村级道路建设大会战145
三、农村茅草房改造大会战152
四、村村通电建设大会战156
五、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大会战161
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大会战167
七、地头水柜建设大会战170
八、异地安置建设大会战175
九、农村沼气池建设大会战178
十、屯级道路建设大会战182
第四节 扶贫攻坚工作成效187
一、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87
二、建成一批支柱产业188
三、农村人口素质得以提高188
四、百色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先进典型189
第四章 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191
第一节 目标与任务191
一、“十五”扶贫开发目标与任务191
二、“十一五”扶贫开发目标与任务194
三、“十二五”扶贫开发目标与任务196
第二节 新世纪扶贫开发主要措施和成效206
一、主要措施206
二、主要成效215
第三节 兴边富民大会战219
一、第一轮:边境建设大会战219
二、第二轮:0—3公里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229
三、第三轮:3—20公里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235
第四节 “桂西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242
一、背景242
二、大会战实施方案244
三、主要做法245
四、成效246
第五节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249
一、背景249
二、实施方案250
三、试点工作情况及经验252
第六节 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255
一、决策255
二、建设257
三、主要措施257
四、成效260
第七节 石漠化综合治理261
一、2010年以前的石漠化综合治理262
二、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扶贫开发试验区工程264
三、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工程275
第八节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278
一、“十一五”时期“整村推进”扶贫开发279
二、“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扶贫开发285
第五章 实施精准扶贫291
第一节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及目标任务292
一、新阶段新特征及挑战292
二、新十年扶贫的总体思路293
三、新一轮目标任务294
第二节 精准扶贫攻坚政策的制定295
一、精准扶贫政策296
二、广西精准扶贫决策299
三、百色精准扶贫文件305
第三节 精准扶贫攻坚目标与措施306
一、精准扶贫攻坚目标、任务及要求306
二、主要措施308
第四节 精准扶贫攻坚初步成果及先进典型320
第五节 《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编制与实施324
一、《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编制出台背景324
二、规划范围328
三、《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实施动员329
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工程项目建设情况329
第三篇 重大产业扶贫333
第六章 农业产业扶贫333
第一节 农业产业扶贫之路333
一、建立产业基地333
二、农业综合开发334
三、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335
四、“富民兴百新跨越”战略336
五、“十一五”农业产业336
六、“十二五”农业产业337
第二节 农业产业扶贫格局339
一、粮食产业339
二、蔬菜产业341
三、蔗糖产业343
四、水果产业345
五、林业产业348
六、茶叶产业351
七、烟叶产业352
八、桑蚕产业353
九、中草药产业354
十、畜牧水产业354
第三节 农业产业扶贫成果357
第七章 工业产业扶贫359
第一节 工业发展历程359
第二节 铝矿产业365
第三节 蔗糖产业374
第四节 电力产业377
第五节 冶炼产业381
第六节 煤矿产业383
第七节 建材产业387
第八节 造纸及木材、茶叶加工业388
第九节 石化产业392
第十节 工业园区建设394
第十一节 产业联动401
第八章 旅游产业扶贫403
第一节 红色旅游资源403
第二节 特色旅游的开发405
一、开发红色旅游资源405
二、开发“绿色”旅游资源406
第三节 建设优秀旅游目的地408
第四节 旅游宣传营销410
第五节 旅游业成果的扶贫效应411
第九章 农村劳务输出扶贫414
第一节 松散型劳务输出414
第二节 组织化劳务输出415
第三节 对口劳务输出418
第四节 实施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420
第五节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25
一、农村劳动技能培训概况426
二、“农家课堂”培训工程427
第六节 农民工返乡创业428
第四篇 重大扶贫举措435
第十章 异地安置扶贫435
第一节 异地安置扶贫的探索与实践435
一、异地安置扶贫源于“三西”经验435
二、广西探索异地安置的实践436
三、百色异地安置的根源与探索436
第二节 异地安置扶贫的发展历程438
一、实验与示范性的异地安置438
二、全面性的异地安置440
三、巩固和发展异地安置441
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441
第三节 异地安置扶贫措施442
一、加强组织领导442
二、科学编制规划444
三、增加资金投入445
四、实行优惠政策445
五、创新安置模式446
六、抓好对口扶贫448
七、强化宣传教育449
八、发展特色产业450
九、自力更生创业451
十、加强管理指导452
第四节 异地安置扶贫的主要成效453
一、加快了解决温饱的进程454
二、提高了移民群众的素质455
三、优化了人口的合理再分布和国土资源的有效开发456
四、促进了生态建设456
五、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开发和开放457
第十一章 教育扶贫458
第一节 农村义务教育与扶贫458
一、1986—1997年的农村义务教育与扶贫458
二、1998—2003年的农村义务教育与扶贫461
三、2004—2010年的农村义务教育与扶贫464
四、2011年以后的农村义务教育与扶贫469
第二节 职业教育与扶贫474
一、1998—2005年的职业教育与扶贫474
二、2006—2010年的职业教育与扶贫477
三、2008—2011年的职业教育与扶贫478
四、2012年以后的职业教育与扶贫484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扶贫486
第四节 教育基金会的助学济困491
一、教育基金会的成立491
二、多渠道筹措善款善物493
三、落实助学资金 精准资助493
四、基金会的工作机制495
第十二章 金融扶贫497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的金融支持497
一、历史背景497
二、金融扶贫情况498
第二节 扶贫攻坚的金融支持498
一、历史背景498
二、金融扶贫情况499
第三节 参与式金融扶贫501
一、历史背景502
二、金融扶贫情况502
第四节 综合式金融扶贫504
一、历史背景504
二、金融扶贫情况505
第十三章 交通建设与扶贫509
第一节 道路交通509
一、乡村公路建设510
二、高速公路建设510
第二节 铁路交通512
一、南昆铁路512
二、田东—德保—靖西铁路514
三、百色高铁(南昆客专南宁至百色段)514
第三节 航空交通516
第四节 水路交通517
第十四章 水利水电建设与扶贫520
第一节 水利设施建设520
一、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521
二、右江灌区521
三、百色水利枢纽工程522
四、右江那吉航运枢纽523
五、鱼梁航运枢纽524
第二节 水电建设525
一、农村水电站的兴修与发展525
二、洞巴水电站526
第三节 饮水工程527
一、人畜饮水工程527
二、地头水柜527
第十五章 计划生育扶贫529
第一节 计划生育对扶贫开发的影响530
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不相适应的矛盾530
二、百色人口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532
第二节 计生理念与政策的转变533
一、从“两个正好”到“最好一个”再到“只生一个”,然后到“放开二孩”533
二、从“晚、稀、少”到“晚、晚、少、优”的提出和自治区计生条例的实施,再到新法实施535
三、全国计生工作方针的提出及百色“一二三四”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基本思路的形成536
第三节 人口与计生工作发展历程538
第四节 人口与计生工作措施542
第五节 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547
第六节 计生扶贫的成效和经验551
第十六章 救灾救助扶贫559
第一节 概况559
第二节 救济政策措施561
一、优先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564
二、完善投融资政策,加大扶贫资金投入564
三、以扶智治愚为主要抓手564
四、从计划生育入手,提高人均占有水平565
五、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565
第三节 救灾救济工作情况566
一、有灾救灾、无灾扶贫的临时性救助模式566
二、临时救助与长期救助相结合的救助模式572
三、各级党政领导亲临救灾现场580
第四节 扶贫开发的社会救助基础581
一、提高低保标准581
二、救助机制改革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583
热门推荐
- 178180.html
- 971630.html
- 3791309.html
- 1237062.html
- 3521117.html
- 2715535.html
- 2093678.html
- 2027365.html
- 942765.html
- 3496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7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2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6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2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91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3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7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1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