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学系列教材 语用学概论 修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言学系列教材 语用学概论 修订本
  • 何自然,冉永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50533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语用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言学系列教材 语用学概论 修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是语用学1

1.1 引言1

1.2 语用学的起源3

1.3 语用学的定义7

1.4 语用学和语义学12

1.5 语用学的发展16

1.5.1 英美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16

1.5.2 形式语用学17

1.5.3 描写语用学18

1.5.4 发展缘由19

1.6 语用学的研究范围23

1.6.1 言谈应对社会语言学23

1.6.2 语际语用学23

1.6.3 跨文化语用学24

1.6.4 语用学与翻译25

1.6.5 语用学与语言教学27

1.6.6 认知语用学29

思考题30

第二章 指示语31

2.1 指示语和指示信息31

2.2 人称指示34

2.2.1 第一人称指示35

2.2.2 第二人称指示37

2.2.3 第三人称指示38

2.3 时间指示41

2.3.1 时间单位概念41

2.3.2 日期和指示修饰语42

2.3.3 时间指示副词45

2.3.4 时间指示介词短语47

2.3.5 时态指示49

2.4 地点指示50

2.4.1 地点指示语的三种用法51

2.4.2 空间指示52

2.4.3 come和go的内在指示意义54

2.5 话语指示56

2.6 社交指示62

2.6.1 语法形式和社交指示63

2.6.2 言语功能和社交指示65

2.6.3 社交语境和社交指示66

2.7 前指信息70

思考题76

第三章 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77

3.1 什么是语用含意77

3.2 合作原则81

3.2.1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81

3.2.2 格林对合作原则的重释83

3.2.3 合作原则的遵守和违反84

3.3 会话含意89

3.3.1 会话含意的推导89

3.3.2 会话含意的种类93

3.3.3 会话含意的特征99

3.4 会话含意与连贯105

3.5 格赖斯的贡献与合作原则的不足106

思考题110

第四章 礼貌的语用研究111

4.1 礼貌的界定111

4.2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115

4.3 莱可夫的礼貌规则116

4.4 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与面子观118

4.5 利奇的礼貌原则122

4.5.1 礼貌原则范畴122

4.5.2 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125

4.5.3 礼貌原则的特征128

4.6 FTA现象与调控策略134

4.6.1 言语交际中的FTA现象135

4.6.2 调控策略137

思考题140

第五章 前提关系142

5.1 前提的沿革142

5.2 前提、含意、蕴涵和断言143

5.3 前提的语义分析147

5.3.1 前提触发语149

5.3.2 语义前提的特征151

5.3.3 语义分析的缺陷155

5.4 前提的语用分析157

5.4.1 可取消性158

5.4.2 投射问题160

5.4.3 前提的合适条件163

5.4.4 语用前提的特征165

思考题169

第六章 言语行为170

6.1 言语行为理论沿革170

6.2 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172

6.3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175

6.3.1 施为句176

6.3.2 言语行为三分说181

6.4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185

6.4.1 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与条件185

6.4.2 以言行事行为的种类190

6.4.3 间接言语行为191

6.5 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197

6.5.1 通过逻辑语义表现言语行为197

6.5.2 通过句法结构表现言语行为198

6.5.3 通过语境信息表现言语行为200

6.5.4 通过感情意义表现言语行为201

6.6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发展203

思考题207

第七章 关联理论209

7.1 关联理论的来源210

7.1.1 “关联”概念210

7.1.2 语用处理的非模块性210

7.1.3 关联理论与格赖斯理论213

7.2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223

7.2.1 语码模式与推理模式223

7.2.2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225

7.2.3 明示推理模式228

7.3 关联理论的语境观231

7.4 交际中的关联性236

7.5 认知努力与语境效果238

7.6 关联原则与最佳关联240

7.7 关联理论的价值与不足244

思考题248

第八章 形式与结构的语用研究249

8.1 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249

8.1.1 选择与制约249

8.1.2 时体形式的语用功能251

8.1.3 情态助动词的语用功能254

8.1.4 条件句的语用功能258

8.1.5 否定句的语用功能260

8.2 信息结构分析264

8.2.1 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264

8.2.2 话语结构中的指称信息266

8.2.3 话语结构中的关系信息267

8.2.4 话语结构本身的信息表现268

8.2.5 话语结构和语境信息271

8.3 模糊限制语272

8.3.1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273

8.3.2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274

8.3.3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276

8.4 语用含糊278

8.4.1 语用含糊的类型280

8.4.2 刻意言谈和随意言谈284

8.4.3 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含糊287

8.4.4 语用含糊的积极作用291

思考题293

第九章 会话的语用研究294

9.1 会话分析概述294

9.2 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296

9.3 会话的结构分析300

9.3.1 预示语300

9.3.2 插入语列303

9.3.3 会话中的停顿306

9.3.4 转写标记307

9.4 会话的功能分析311

9.4.1 提问与回答311

9.4.2 后续话步317

9.4.3 会话修正320

9.4.4 话语标记语324

9.4.5 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328

思考题331

第十章 跨文化语用研究332

10.1 概况332

10.2 语际语用学333

10.2.1 定义333

10.2.2 主要内容335

10.3 社交文化语用学340

10.3.1 英汉语用差异341

10.3.2 语用失误348

10.3.3 “离格”英语360

10.3.4 语言顺应与语用移情364

思考题371

参考书目372

人名对照表384

常用术语对照表386

Ⅰ.汉—英术语对照表386

Ⅱ.英—汉术语对照表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