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基础化学 第9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雪华,陈朝军主编;尚京川,刘君,籍雪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656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基础化学 第9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4
第一节 混合物的组成标度4
一、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及质量浓度4
二、摩尔分数5
三、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5
第二节 溶液的蒸气压力下降6
一、液体的蒸气压力6
二、溶液的蒸气压力下降——Raoult定律8
第三节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9
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9
二、电解质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行为12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12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12
二、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13
三、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14
Summary17
习题18
Exercises19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20
第一节 强电解质溶液20
一、电解质和解离度20
二、Debye-Hückel的离子互吸理论21
三、离子的活度和离子强度21
第二节 酸碱理论22
一、酸碱质子理论22
二、水的质子自递平衡24
三、酸碱电子理论25
第三节 弱酸和弱碱溶液的解离平衡26
一、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及其平衡常数26
二、共轭酸碱解离常数的关系27
三、酸碱平衡的移动28
第四节 酸碱溶液pH的计算30
一、强酸或强碱溶液30
二、一元弱酸或弱碱溶液30
三、多元酸(碱)溶液32
四、两性物质溶液33
Summary35
习题36
Exercises37
第三章 沉淀溶解平衡38
第一节 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38
一、溶度积38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39
三、溶度积规则40
第二节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40
一、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40
二、沉淀的生成41
三、沉淀的溶解43
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的医学意义44
一、骨骼的形成与龋齿的产生45
二、尿结石的形成45
Summary46
习题47
Exercises48
第四章 缓冲溶液49
第一节 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49
一、缓冲溶液及其缓冲机制49
二、缓冲溶液的组成50
第二节 缓冲溶液pH的计算50
一、缓冲溶液pH的近似计算公式50
二、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校正52
第三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52
一、缓冲容量52
二、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52
三、缓冲范围53
第四节 缓冲溶液的配制54
一、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54
二、标准缓冲溶液56
第五节 血液中的缓冲系56
Summary58
习题59
Exercises60
第五章 胶体61
第一节 分散系统及胶体分散系61
一、分散系统及其分类61
二、胶体分散系的分类及特点61
第二节 溶胶63
一、溶胶的基本性质63
二、胶团结构及溶胶的稳定性64
三、气溶胶67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67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其溶液的形成67
二、蛋白质溶液性质及其稳定性的破坏68
三、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力和膜平衡69
四、凝胶71
第四节 表面活性剂和乳状液71
一、表面活性剂71
二、缔合胶体73
三、乳状液73
Summary75
习题76
Exercises76
第六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78
第一节 热力学系统和状态函数78
一、系统与环境78
二、状态函数与过程79
三、能量的转化80
第二节 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热82
一、热力学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82
二、系统的焓变和等压反应热效应83
三、反应进度、热化学方程式与标准状态84
四、Hess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86
第三节 熵和Gibbs自由能89
一、自发过程及其特征89
二、系统的熵90
三、系统的Gibbs自由能92
Summary96
习题97
Exercises98
第七章 化学平衡100
第一节 化学反应限度与标准平衡常数100
一、标准平衡常数100
二、用标准平衡常数判断自发反应方向102
第二节 实验平衡常数102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103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03
二、压力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04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04
Summary106
习题107
Exercises108
第八章 化学反应速率110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110
一、化学反应速率110
二、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111
第二节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12
一、化学反应速率方程112
二、具有简单反应级数的反应速率及其特征113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117
一、碰撞理论与活化能117
二、过渡态理论简介118
第四节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20
一、温度与速率常数的关系——Arrhenius方程120
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121
第五节 催化反应简介121
一、催化剂及催化作用121
二、催化作用理论简介122
三、生物催化剂——酶123
第六节 化学反应机制简介124
一、元反应124
二、复合反应124
Summary126
习题127
Exercises128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130
第一节 原电池与电极电位130
一、氧化值130
二、氧化还原半反应与原电池131
三、电极电位的产生133
四、标准电极电位134
第二节 电池电动势与Gibbs自由能137
一、电池电动势与化学反应Gibbs自由能变的关系137
二、用电池电动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137
三、电池标准电动势和平衡常数138
第三节 电极电位的Nernst方程式及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140
一、电极电位的Nernst方程式140
二、电极溶液中物质浓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141
第四节 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143
一、复合电极143
二、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145
第五节 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145
Summary147
习题148
Exercises150
第十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51
第一节 量子力学基础及核外电子运动特性151
一、氢光谱和氢原子的Bohr模型151
二、电子的波粒二象性153
三、不确定性原理154
第二节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解释154
一、波函数及三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154
二、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157
三、径向分布函数图159
第三节 多电子原子的结构160
一、多电子原子的能级160
二、电子的自旋161
三、原子的电子组态161
第四节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63
一、原子的电子组态与元素周期表163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165
第五节 元素和人体健康167
一、人体必需元素及其生物效应简介167
二、环境污染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169
Summary170
习题171
Exercises172
第十一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174
第一节 现代价键理论174
一、氢分子的形成174
二、价键理论的要点175
三、共价键的类型175
四、键参数177
第二节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78
第三节 杂化轨道理论179
一、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179
二、轨道杂化类型及实例180
第四节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184
一、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184
二、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186
第五节 分子间力189
一、分子的极性与分子的极化189
二、范德瓦耳斯力190
三、氢键191
Summary194
习题195
Exercises196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197
第一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97
一、配位化合物197
二、配合物的组成197
三、配合物的命名199
第二节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200
一、配合物的价键理论200
二、晶体场理论202
第三节 配位平衡207
一、配位平衡常数208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208
第四节 螯合物211
一、螯合效应211
二、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212
Summary216
习题217
Exercises218
第十三章 滴定分析220
第一节 分析结果的误差220
一、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220
二、分析结果的评价221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22
第二节 有效数字223
一、有效数字的概念223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23
第三节 滴定分析原理224
一、滴定分析的概述224
二、滴定分析的分类225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225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226
一、酸碱指示剂226
二、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227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32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233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233
一、高锰酸钾法234
二、碘量法234
第六节 配位滴定法235
一、基本原理235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36
三、配位滴定法的应用示例237
第七节 沉淀滴定法237
Summary238
习题238
Exercises240
第十四章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242
第一节 物质的吸收光谱242
一、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242
二、物质的吸收光谱243
第二节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43
一、透光率和吸光度243
二、Lambert-Beer定律244
第三节 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246
一、分光光度法的误差246
二、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247
第四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249
一、分光光度计249
二、定量分析方法249
第五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介250
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类型250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251
Summary253
习题253
Exercises254
第十五章 常用现代仪器分析简介255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255
一、基本原理255
二、原子吸收光谱仪256
三、实验方法256
四、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258
第二节 分子荧光分析法258
一、基本原理259
二、荧光定量分析方法260
三、荧光分光光度计261
四、荧光分析法的应用262
第三节 色谱法262
一、色谱法概述262
二、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263
三、色谱仪265
四、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266
五、色谱分析的应用266
Summary267
习题268
Exercises269
第十六章 核化学及其应用简介271
第一节 核化学的基本概念271
一、发展过程及应用271
二、核子、核素和同质异能素271
三、放射性元素和放射系272
四、质量亏损与核的结合能272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和核化学方程式272
一、放射性衰变272
二、核化学方程式273
三、半衰期和放射性活度273
四、放射性碳-14测定年代法273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简介——PET-CT274
一、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基本原理274
二、PET-CT成像过程274
三、PET-CT的特点274
四、用于临床诊疗的放射性核素275
第四节 核反应和核辐射275
Summary277
习题278
Exercises278
附录280
附录一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280
附表1-1 SI基本单位280
附表1-2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280
附表1-3 SI词头281
附表1-4可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的我国法定计量单位281
附录二 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常数282
附录三 平衡常数表283
附表3-1 水的离子积常数283
附表3-2弱电解质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83
附表3-3一些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285
附表3-4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86
附录四 一些物质的基本热力学数据288
附表4-1 298.1 5K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和标准摩尔熵的数据288
附表4-2一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热289
附录五 一些还原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ψΘ(298.1 5K)290
附录六 希腊字母表292
附录七 化学相关网站293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94
推荐阅读305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06
热门推荐
- 1062192.html
- 1833984.html
- 2216.html
- 3514688.html
- 1712292.html
- 313984.html
- 1236502.html
- 961642.html
- 69813.html
- 2426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2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72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8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4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6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2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8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