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海沉积矿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海沉积矿物学
  • 陈丽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7160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516页
  • 主题词:海洋沉积物-矿物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海沉积矿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国海概况1

第二节 注人中国浅海的主要河流——黄河、长江、珠江2

第三节 中国海地形特征3

第四节 中国海海流体系6

第五节 中国海沉积物分布格局9

第二章 中国海沉积矿物学研究方法12

第一节 碎屑矿物研究方法12

一、重矿物研究方法12

二、轻矿物研究方法14

三、沉积物全样矿物组合的X射线衍射分析法16

四、矿物组合的统计分析方法16

五、单矿物的研究方法16

第二节 黏土矿物研究方法17

一、样品的处理与粒级选定18

二、X射线衍射分析18

三、差热分析20

四、红外吸收光谱分析20

五、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20

六、化学分析21

第三节 自生矿物的研究方法21

第三章 中国浅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沉积物的矿物组合22

第一节 黄河沉积物的矿物组合22

一、碎屑矿物22

二、黏土矿物27

第二节 长江沉积物的矿物组合30

一、碎屑矿物30

二、黏土矿物31

第三节 黄河与长江沉积物中某些单矿物的类型与化学组成特征31

一、磁铁矿31

二、矿物方解石33

三、伊利石和蒙皂石33

第四节 珠江及其三角洲沉积物的矿物组合35

一、碎屑矿物35

二、黏土矿物35

第五节 三大河流矿物组合特征与环境因素间的关系37

第四章 渤海的矿物组合39

第一节 沿岸河流及河口沉积物的碎屑矿物39

一、黄河及其河口的碎屑矿物40

二、辽河及其河口的碎屑矿物40

三、滦河及其河口的碎屑矿物40

四、六股河及其河口的碎屑矿物40

第二节 渤海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41

一、轻矿物组合41

二、重矿物组合43

三、碎屑矿物分区50

四、矿物组合的统计分析55

五、矿物分异作用的控制因素57

六、物质来源58

第三节 岩心的碎屑矿物59

一、BC-1孔中碎屑矿物组合特征60

二、BC-1孔不同沉积相中某些碎屑矿物含量变化趋势61

第四节 黏土矿物63

一、矿物组成63

二、化学组成67

三、含量与分区69

四、黏土粒级中非黏土矿物——矿物方解石77

第五章 黄海的矿物组合78

第一节 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78

一、轻矿物组合78

二、重矿物组合79

三、碎屑矿物分区88

第二节 岩心中的碎屑矿物95

一、H80-23岩心96

二、H80-19岩心97

三、H80-18岩心97

四、H80-17岩心97

五、H80-14岩心97

六、H-106岩心97

七、H-130岩心98

八、H-136岩心99

九、H-164岩心99

十、YSDP-102岩心100

第三节 矿物的表面微结构101

一、石英102

二、电气石和石榴石104

第四节 黏土矿物104

一、矿物组成105

二、化学组成107

三、含量与分布107

四、黏土矿物分区109

五、控制黏土矿物分布状况的因素113

六、南黄海中部(M4)和东部(M5)泥质区的黏土矿物117

七、QC-1孔的黏土矿物118

八、黏土粒级中非黏土矿物——矿物方解石119

第五节 微玻璃陨石119

第六章 东海大陆架的矿物组合121

第一节 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121

一、轻矿物组合121

二、重矿物组合123

三、碎屑矿物分区131

第二节 岩心中的碎屑矿物138

一、Ch-2孔138

二、Ch-3孔140

三、Ch-1孔141

四、DC-1孔142

第三节 石英的表面微结构144

第四节 黏土矿物145

一、矿物组成145

二、化学组成149

三、含量与分布149

四、黏土矿物分区151

五、控制黏土矿物分布规律的因素155

第七章 冲绳海槽的矿物组合156

第一节 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156

一、轻矿物组合156

二、重矿物组合158

三、碎屑矿物分区166

四、重矿物的统计分析168

第二节 岩心中的碎屑矿物174

一、吐噶喇断裂带以北海区中的岩心175

二、吐噶喇断裂带以南,宫古断裂带以北海区中的岩心179

三、宫古断裂带以南海区中的岩心186

第三节 新矿物——钓鱼岛石198

一、物理性质与光学性质198

二、化学组成198

三、晶体结构199

四、人工合成实验205

五、成因探讨206

第四节 火山型斜长石207

一、表层沉积物中火山型斜长石的分布及成分特征207

二、岩心中火山型斜长石的分布及成分特征209

三、火山型斜长石的环带构造212

第五节 火山型斜方辉石213

一、表面特征213

二、化学组成214

三、结晶温度227

第六节 火山型单斜辉石232

一、表面特征232

二、化学组成232

三、结晶温度235

第七节 碳硅石238

一、矿物学特征239

二、沉积环境239

三、成因239

第八节 金属球粒矿物240

一、矿物学特征240

二、成因241

第九节 黏土矿物242

一、表层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242

二、岩心中的黏土矿物244

第十节 物质来源与岩浆活动246

一、物质来源246

二、岩浆活动248

第八章 南海北部陆架的矿物组合257

第一节 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257

一、轻矿物组合257

二、重矿物组合258

三、碎屑矿物分区261

四、矿物组合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270

第二节 岩心中的碎屑矿物271

一、珠江口外海区(K8剖面中的岩心)272

二、海南岛琼海市外海区(K16剖面中的岩心)276

三、海南岛莺歌海市外海区(K28剖面中的岩心)277

第三节 石英的表面微结构281

一、化学溶蚀痕迹281

二、化学沉淀痕迹282

三、动力撞击痕迹282

四、成因282

第四节 碎屑海绿石282

一、矿物学特征284

二、含量分布285

三、沉积环境285

四、物质来源285

第五节 玻璃小球286

一、矿物学特征286

二、化学组成286

三、含量分布288

第六节 黏土矿物289

一、矿物组成289

二、化学组成291

三、含量分布292

四、黏土矿物分区294

五、物质来源297

第九章 北部湾的矿物组合298

第一节 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298

一、轻矿物组合298

二、重矿物组合298

三、碎屑矿物分区301

四、矿物组合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305

第二节 岩心中的碎屑矿物306

一、X-1孔306

二、L4剖面中的岩心314

第三节 黏土矿物317

一、矿物组成及含量分布317

二、化学组成及分布特点318

三、黏土矿物分区318

第十章 南海陆坡与深海盆的矿物组合320

第一节 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320

一、轻矿物组合320

二、重矿物组合323

三、物质来源325

第二节 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327

一、南海东北部深海盆(水深>3000m)的黏土矿物327

二、南海中部陆坡与深海盆中的黏土矿物328

第三节 表层沉积物的矿物分区329

第四节 岩心的矿物组合332

一、矿物组成332

二、矿物含量的垂向变化特征333

三、生物方解石含量与气候变化333

第十一章 自生海绿石335

第一节 东海自生海绿石335

一、颗粒状海绿石的矿物学和晶体化学特征335

二、生物状海绿石的矿物学特征343

三、书页状海绿石的矿物学特征349

四、海绿石的分布和沉积环境349

五、海绿石的形成机理351

第二节 黄海自生海绿石355

一、颗粒状海绿石的矿物学和晶体化学特征355

二、颗粒状海绿石的分布和沉积环境362

三、颗粒状海绿石的形成机理363

四、生物状与书页状海绿石的矿物学特征364

第三节 南海自生海绿石365

一、生物状海绿石的矿物学特征365

二、颗粒状与书页状海绿石的矿物学特征373

三、海绿石的分布与沉积环境374

四、生物状海绿石的形成机理376

第四节 早期成岩过程中自生海绿石的演变史377

一、上新世自生海绿石的形貌特征377

二、上新世自生海绿石的化学组成特征377

第五节 现代生物状海绿石K-Ar法地质测年问题的探讨379

一、生物状海绿石的矿物学特征380

二、K-Ar法测年结果及讨论380

第十二章 自生黄铁矿382

第一节 矿物学特征382

一、物理特征382

二、X射线分析384

三、化学组成385

四、硫同位素组成388

第二节 分布状况395

一、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布395

二、岩心中的含量分布395

第三节 沉积环境399

一、细粒沉积区(泥、粉砂质泥和泥质粉砂)399

二、水动力条件400

三、地球化学条件400

第四节 成因探讨405

一、形成过程406

二、有机与无机作用相结合成因408

三、莓体成因408

四、胶体成因409

第五节 自生黄铁矿与自生石膏的共生组合410

一、矿物组合和分布410

二、成因探讨412

第十三章 铁锰结核和其他自生矿物413

第一节 铁锰结核413

一、矿物学特征413

二、化学组成416

三、含量与分布418

四、成因探讨419

第二节 针铁矿结核420

一、南海西南部的针铁矿结核420

二、北部湾的针铁矿结核421

三、东海北部的针铁矿结核424

第三节 菱锰矿团粒428

一、矿物学特征428

二、分布与形成环境429

第四节 菱铁矿429

一、矿物学特征429

二、化学组成429

三、成因430

第五节 铁方解石431

一、矿物学特征431

二、晶体结构特征431

三、化学组成433

四、成因探讨436

第六节 重晶石437

一、矿物学特征437

二、成因探讨438

第十四章 中国海沉积矿物的分布模式及形成机制439

第一节 矿物组合439

一、碎屑矿物439

二、黏土矿物440

三、主要矿物的分布模式442

四、矿物分区443

五、矿物区分布模式的控制因素452

第二节 自生矿物455

一、海绿石456

二、黄铁矿461

三、铁锰结核463

四、针铁矿结核464

五、菱锰矿团粒465

六、菱铁矿466

七、铁方解石466

八、重晶石467

参考文献4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