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像信息压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图像信息压缩
  • (日)原岛博主编;薛培鼎,徐国鼐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514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压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像信息压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1.1 图像的信息量与信息压缩1

1.无压缩数字化图像的信息量1

2.图像的真正信息量2

3.图像压缩编码器的构成2

1.2 削减图像中的冗余成分4

1.空间冗余度的削减5

2.时间冗余度的削减6

3.结构和知识冗余度的削减7

1.采用量化噪声小的量化方式8

1.3提高量化和代码分配的效率8

2.采用传输速率小的代码分配方式9

1.4利用视觉特性10

1.可逆编码与非可逆编码10

2.视觉对失真的感知特性11

1.5其他信息压缩方法11

1.减少必须编码的像素数11

2.引入自适应机制12

3.采用分层编码方式12

4.传输线路的有效利用12

5.传输线路纠错措施13

1.信息压缩算法及其应用实例14

1.6 当前所能实现的图像信息压缩14

2.图像编码器的典型结构16

3.彩色信号的处理17

1.7关于本书的组成18

参考文献19

2.1 视觉的空间性质20

1.视力与亮度辨别20

2.视觉的空间频率特性24

3.视觉的空间异向性26

2.2视觉的时间性质27

1.视觉的时间频率特性27

2.运动知觉29

3.视觉的时空频率特性32

2.3轮廓信息与视觉特性33

1.马赫效应33

2.克雷克-奥布赖恩效应34

2.4 图像与眼球转动35

1.视野与视力35

2.眼球转动37

3.与运动图像相对应的眼球转动37

2.5视觉与画质劣化38

1.图像信息压缩与劣化38

2.劣化的可见度39

2.画质的心理因素41

1.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41

2.6视觉与画质评价41

3.主观画质评价实验的方法42

4.主观画质评价实验的条件44

参考文献45

3.1 用模拟信号表示图像信息46

1.扫描——线集合表示46

2.彩色图像的表示方法——色组合表示47

3.2用数字信号表示图像信息48

1.采样——点集合表示48

2.量化——舍入数字表示51

1.二维傅里叶变换与空间频率53

3.3图像性质的分析53

2.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54

3.4实际图像信号的分析57

1.静止图像的性质57

2.运动图像的性质61

参考文献63

4.1 预测编码的思路64

1.图像冗余性的利用64

2.人眼视觉特性的利用67

4.2预测编码的机制68

4.3进行预测编码的方法70

1.预测函数的设计70

2.误码扩散72

3.自适应预测编码74

4.4帧间预测编码方式75

1.帧间相关的利用75

2.有条件像素补充方式76

4.5预测编码的应用领域问题79

参考文献79

5.1 变换编码的思路80

5.2正交变换的特点及其比较83

1.变换方式的特点83

2.正交变换的比较85

1.二维DCT编码87

5.3 变换方式的构成法87

2.自适应变换编码90

5.4最新的变换编码方式92

参考文献94

6.1 矢量量化的基础96

1.基本概念96

2.优化条件101

3.效用103

6.2 支撑矢量量化的基本技术106

1.LBG算法106

2.树状搜索法109

3.矢量量化的变种110

6.3图像的矢量量化112

1.矢量间相关的利用113

2.通用性的提高114

参考文献116

7.1 熵与码117

1.信源的熵117

2.信源扩大、编码效率及平均码长120

7.2熵编码的基本方法121

1.代码的基本性质与哈夫曼编码法121

2.游程编码126

1.算术码的原理127

7.3用于熵编码的新代码127

2.算术码的编码实例132

3.算术码的扩展134

参考文献135

8.1 二值图像的数据压缩136

1.二值图像的类型136

2.传真机二值图像的编码方式137

3.抖动法原理与抖动化图像编码法148

8.2 多值图像数据压缩方法153

1.多值图像数据压缩的思路153

2.直接按多值信号进行编码的方法154

3.变换成二值序列后再进行编码的方法154

参考文献157

9.1 彩色静止图像的编码159

9.2各种各样的静止图像编码算法160

1.分块编码160

2.子带编码161

3.分层编码165

9.3背景自适应编码167

参考文献172

10.1 会议电视和可视电话的编码方式173

1.一次群编码方式173

2.亚速率编码方式175

2.广播电视编码的参考方式178

1.高效编码的应用领域和指标178

10.2广播电视信号编码方式178

10.3 HDTV信号编码方式181

1.HDTV方式的分配编码181

2.预测编码方式182

3.VQ和DCT方式183

10 4 编码装置结构的发展动向184

1.编码装置的LSI化184

2.用DSP构成编码装置185

参考文献186

11.1 彩色电视信号的分析188

11.2 频率间隙的利用190

11.3 时间间隙的利用193

11.4 利用视觉特性抽取像素196

11.5利用统计特性抽取像素199

参考文献203

12.1 图像类型与新的图像编码思路206

12.2二维结构抽取编码方式207

1.基于轮廓的编码207

2.区域分割编码208

12.3三维结构抽取编码方式211

1.采用分割形状模型的编码方式211

2.基于整体形状模型的编码212

12.4 采用三维物体模型的编码方式213

12.5混合编码方式218

参考文献221

13.1 图像编码的前途223

13.2 画质更美的图像编码224

1.高速率编码图像质量的提高224

2.低速率编码图像质量的提高224

3.用图像修复技术提高图像质量225

4.更实时的三维立体图像编码225

13 3 更多样的图像编码226

1.从传输编码到记录编码227

2.从固定速率编码到可变速率编码228

1.标准化与互联问题230

13.4更便于使用的图像编码230

2.软件编码的可能性231

13.5今后的图像编码算法231

1.新编码算法的萌芽232

2.从统计冗余压缩编码到结构抽取编码232

3.图像编码发展阶段的划分及智能编码233

13.6对未来理想图像编码的眺望234

1.从信息压缩编码到结构编码234

2.旨在处理加工的编码234

3.多媒体融合编码235

参考文献237

1.轰轰烈烈的图像编码标准化238

2.图像编码标准化的经纬和目标238

附 录238

附录1 标准化动向238

附录2静止图像编码标准240

1.传真图像编码标准240

2.高清晰二值图像编码标准243

3.彩色静止图像编码标准246

附录3运动图像编码标准251

1.会议电视及可视电话编码标准251

2.用于运动图像记录的编码标准254

3.广播电视图像编码标准258

参考文献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