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栽培生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唐永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8858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作物-栽培技术;作物-植物生态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作物栽培生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作物栽培的生态原理1
第一节 作物生态需求原理1
一、作物生态需求的三基点1
二、作物生态需求的阶段性1
第二节 作物生态适应原理2
一、作物生态适应性概述2
二、生态位——作物对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3
三、生态型——同种作物对不同环境的趋异适应4
四、生活型——异种作物对相似环境的趋同适应4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5
一、生态因子的类型5
二、生态因子的水平变化6
三、生态因子的垂直变化7
四、生态因子的时间变化7
第四节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8
一、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8
二、必需因子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9
三、限制因子原理9
四、生态因子的互作效应10
第五节 栽培措施的作用原理11
一、栽培措施对作物的直接作用11
二、栽培措施对作物的间接作用12
三、边际效益原理13
第二章 作物栽培与温度15
第一节 温度对作物的影响15
一、低温对作物的影响15
二、积温对作物的影响18
第二节 土壤温度对作物的影响19
一、土壤温度对块茎、块根作物的影响19
二、土壤温度对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影响20
第三节 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与适应21
一、作物对温度的要求21
二、作物对温度的适应与分布25
第四节 栽培措施对作物与温度生态关系的调节27
一、根据作物的春化特性,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27
二、根据气温变化,调节作物播期28
三、保温和增温栽培29
四、降温栽培和变温栽培31
第三章 作物栽培与光照33
第一节 光照对作物的生态作用33
一、光照强度的作用33
二、日照长度的作用35
三、光质对作物的影响36
四、光对作物发育过程的影响38
第二节 作物对光照的适应和要求38
一、作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和要求38
二、作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40
三、作物的光能利用43
第三节 栽培措施对作物光照生态关系的调节44
一、根据作物对日长反应的特点进行引种44
二、合理密植与科学搭配46
三、垄作与定向栽培48
四、育苗移栽与多熟栽培49
五、塑料薄膜对光照的影响50
第四章 作物栽培与水分52
第一节 作物对水分的适应与要求52
一、作物对水分的适应52
二、作物产量与水分的关系54
三、作物生理需水55
第二节 作物生态需水59
一、作物需水方式与土壤水分59
二、水分对土壤肥力和温度的影响64
三、水分与农田灾害65
四、土壤水分调节的栽培措施68
第五章 作物栽培与土壤71
第一节 土壤理化性质与作物的关系71
一、土壤质地和结构对作物的影响71
二、土壤盐害与作物生长73
三、土壤酸碱反应与作物的关系76
四、栽培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调节79
第二节 作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80
一、土壤养分分级及优质土壤标准81
二、作物对土壤养分影响与肥力适应82
三、作物茬口的土壤特性和栽培调节83
四、连作和设施栽培对土壤的影响85
第三节 土壤发棵性、宜耕性与作物栽培的关系87
一、土壤发棵性与作物栽培87
二、土壤宜耕性与作物栽培88
第六章 作物栽培与肥料90
第一节 肥料养分与作物营养的关系90
一、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90
二、营养元素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93
三、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95
四、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反应特点98
第二节 肥料及肥料元素间的相互作用99
一、肥料的酸碱性99
二、肥料混合施用情况100
三、肥料元素间的相互作用101
第三节 施肥与作物、环境的关系102
一、施肥与作物的关系102
二、施肥与环境的关系105
三、追肥方式对作物的影响107
第七章 作物栽培与环境污染108
第一节 环境污染对作物的危害及防治108
一、土壤污染对作物的危害及防治108
二、灌溉水污染对作物的危害及防治118
三、空气污染对作物的危害及防治121
第二节 作物栽培中的环境污染及防治124
一、地膜覆盖栽培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124
二、施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126
三、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129
第三节 无污染栽培的环境要求131
一、无污染栽培的基本环境要求131
二、无公害栽培的环境要求132
三、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要求134
第八章 作物品种生态138
第一节 作物起源、传播与分布138
一、作物起源与传播138
二、作物分布140
三、我国作物分布状态143
第二节 作物的种、亚种、变种和生态型146
一、作物的种、亚种和变种146
二、作物品种生态型148
第三节 品种适应性和品种间竞争155
一、品种适应性155
二、品种间竞争160
第九章 作物种子生态165
第一节 种子休眠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65
一、种子休眠及其原因165
二、种子休眠期及其影响因素167
三、栽培措施对休眠期的调控169
第二节 种子活力与寿命171
一、种子活力171
二、种子寿命176
第三节 种子萌发出苗和环境条件179
一、种子萌发和出苗179
二、种子萌发和生态条件的关系180
三、栽培措施对种子出苗的影响180
第十章 作物群体生态182
第一节 作物群体和生态环境182
一、个体和群体的概念182
二、作物群体结构183
三、群体内的生态环境186
第二节 单作群体的内部关系190
一、作物个体内部关系190
二、群体密度和产量193
三、调节群体内部关系的栽培措施197
第三节 复合群体的种间关系199
一、复合群体种间关系研究方法200
二、复合群体的竞争分析201
三、复合群体增产原因与产量效应分析204
四、调节复合群体的栽培措施207
第四节 栽培技术对间作大豆的影响208
一、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植株光照的影响208
二、栽培技术对间(混)作大豆的影响216
第十一章 作物品质生态226
第一节 作物品质的类型226
一、作物品质分类226
二、作物产品的营养品质229
三、作物产品的卫生品质231
第二节 生态环境对作物品质的影响233
一、地理位置对作物品质的影响233
二、气象因素对作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234
三、气象因素对作物糖分和纤维的影响236
第三节 栽培技术对作物品质的影响238
一、播收期对作物品质的影响238
二、田间布局对作物品质的影响241
三、田间管理对作物品质的影响245
参考文献253
后记262
热门推荐
- 680123.html
- 892661.html
- 1283270.html
- 2152171.html
- 3483002.html
- 1566035.html
- 273734.html
- 16137.html
- 2221116.html
- 538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08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2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2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35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4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5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5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0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