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赤脚医生”教材 上 供南方地区参考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卫生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33161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734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7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赤脚医生”教材 上 供南方地区参考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体概述1
(一)人体生命特征和机能活动2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5
(三)祖国医学对人体的认识12
第二章 新医疗法21
第一节 新针疗法22
一、基本知识(22):22
针刺操作22
针刺时注意事项25
二、常用穴位(27):27
上肢穴位27
下肢穴位32
腰背部穴位37
胸腹部穴位40
头颈部穴位42
三、针灸与经络的关系(47):47
手太阴肺经47
手阳明大肠经49
足阳明胃经49
足太阴脾经52
手少阴心经52
手太阳小肠经54
足太阳膀胱经54
足少阴肾经57
手厥阴心包经57
手少阳三焦经60
足少阳胆经60
足厥阴肝经63
督脉65
任脉66
四、常见病的新针疗法(67):67
取穴的一般原则67
常见病的治疗69
第二节 其它新医疗法77
一、耳针疗法77
二、腕踝针疗法84
三、穴位注射疗法92
四、穴位埋线和穴位结扎疗法94
五、挑治和割治疗法100
六、推拿疗法102
七、拔火罐和刮痧108
第三章 常用中草药110
第一节 中草药基本知识111
(一)怎样辨认中草药111
(二)怎样采药111
(三)怎样制药112
(四)怎样用药113
〔附〕中药配伍禁忌115
妊娠用药禁忌115
中草药剂量简写方法115
第二节 常用中草药简介115
一、解表药(115):116
(一)发散风寒药:116
紫苏116
葱白116
芫荽117
土细辛117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藁本、细辛、白芷、辛荑花、香薷118
(二)发散风热药:120
薄荷120
桑叶120
紫背浮萍121
大豆卷121
菊花、蝉壳(蜕)、柴胡、葛根、牛蒡子、蔓荆子122
二、止咳化痰平喘药(122):123
(一)止咳平喘药:123
马兜铃123
千日红124
枇杷叶124
莱菔子124
曼陀罗花125
鼠曲草125
百部、杏仁、前胡、紫菀、白果、款冬花126
(二)清热化痰药(126):126
天竺子126
米仁根127
瓜萎127
萝藦128
竹沥、贝母、胖大海、昆布、海藻129
(三)温化寒痰药(130):130
天南星130
白芥子130
旋复花130
桔梗130
三、清热药(130):131
(一)清热泻火药:131
夏枯草131
决明子131
漆姑草132
龙葵132
地耳草133
石膏、知母、竹叶、青葙子、芦根、茅根133
(二)清热燥湿药:134
牛筋草134
椿根白皮135
黄芩、黄连、黄柏、栀子134
(三)清热解毒药:135
金银花135
蒲公英136
紫花地丁136
马齿苋136
鱼腥草137
半边莲137
虎耳草137
马兰根138
爵床138
酢浆草139
榄核莲139
鸭跖草140
葎草141
七叶一枝花141
白花蛇舌草141
垂盆草142
蛇莓143
乌蘝莓143
野荞麦根143
水蜈蚣144
黄药子145
锦灯笼、射干、白鲜皮、白头翁、大青叶、连翘145
(四)清热凉血药146
地锦146
翻白草146
地骨皮、白薇、牡丹皮、地黄、犀角147
四、祛暑药(147):147
藿香147
荷叶、荷梗、荷蒂148
绿豆148
白扁豆149
青蒿149
西瓜翠衣、苍术、砂仁150
佩兰149
五、泻下药(150):151
土大黄151
蜂蜜151
蓖麻子152
扁竹根152
郁李仁、芒硝152
六、利尿逐水药153
(一)利尿药:153
车前草153
萹蓄153
瞿麦154
地肤子154
冬葵子154
冬瓜皮、冬瓜子155
将军干155
米赤豆155
蝼蛄156
杠板归156
玉米须156
凤尾草156
金钱草157
海金砂157
马蹄金158
茯苓、泽泻、木通、滑石、茵陈158
地柏枝159
(二)逐水药:159
甘遂、芫花、大戟、泽漆、牵牛子159
七、祛风湿药(160):160
苍耳子160
寻骨风160
接骨木161
络石藤161
豨莶草162
菝葜162
徐长卿162
虎杖163
独活、羌活、木瓜、秦艽、威灵仙164
八、温里药(164):164
姜164
附子、吴茱萸、肉桂、高良姜、茴香、蜀椒165
艾叶166
九、理气药(166):166
香附166
枸桔李167
薤白头167
川楝子167
野蔷薇花168
腊梅花168
香橼皮、广木香、桔皮、枳突、厚朴、延胡索、郁金169
十、理血药(170):170
(一)行血药:170
泽兰170
土牛膝170
益母草171
〔附〕童子益母草171
月季花171
水蛭171
虻虫172
马鞭草172
急性子172
荠菜173
刘寄奴173
紫金牛173
茅苺174
凌霄花174
大田基黄174
石见穿176
紫丹参176
川芎、赤芍、三棱、莪术、桃仁、王不留行、红花、牛膝175
(二)止血药:176
菊叶三七176
仙鹤草177
小蓟177
蒲黄177
墨旱莲178
侧柏叶178
茜草178
铁苋菜179
茉莉179
瓦松179
卷柏、血余炭、槐花、陈棕炭、白芨、地榆、灶心土180
十一、固涩药(180):180
(一)敛汗涩精药:180
浮小麦180
韭菜子181
五味子181
海螵蛸181
瓦楞子181
桑螺蛸、芡实、枫桃子、糯稻根、金樱子182
(二)涩肠止泻药(182):182
乌梅182
石榴皮182
肉豆蔻、诃子183
十二、助消化药(183):183
鸡内金183
麦芽184
谷芽184
神曲、山楂、佛手184
十三、止吐药(185):185
竹茹185
牛夏185
十四、补养药(186):187
(一)补气药:187
山药187
黄精187
金雀根188
枸骨叶188
楮实子188
人参、党参、白术、黄芪、甘草、人胞、大枣189
(二)补血药:190
生、熟地黄、当归、白芍、阿胶190
(三)助阳药:191
肉苁蓉、鹿角、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菟丝子、续断、补骨脂、益智仁191
(四)补阴药:192
黑芝麻192
北秫米192
百合193
女贞子193
麦冬194
何首乌194
野大豆194
沙参、玄参、天冬、石斛、沙菀蒺藜 桑寄生、龟板、鳖甲195
十五、安神镇惊药(196):196
(一)安神药:196
含羞草196
铁落196
合欢皮197
酸枣仁、远志、柏子仁198
(二)镇惊熄风药:198
地龙干198
磁石、龙骨、牡蛎、蜈蚣198
天麻、钩藤、全蝎、代赭石、石决明、蛇蜕、乌稍蛇199
十六、驱虫药(200):200
苦楝根皮200
大蒜201
使君子、槟榔、鸦胆子、常山、鹤虱201
十七、外用药(202):202
雄黄、蛇床子、蟾皮、蜂房、壁虎202
第三节 中医常用方剂203
(一)解表剂(203):203
麻黄汤203
桂枝汤203
双解汤204
化饮解表汤204
麻黄附子细辛汤204
麻杏石甘汤205
银翘散205
桑菊饮205
(二)攻下剂(206):206
大承气汤206
小承气汤206
调胃承气汤206
温脾汤206
麻子仁丸207
(三)和解剂(207):207
小柴胡汤207
四逆散208
舒肝散208
葛根黄芩黄连汤208
大柴胡汤209
(四)清热剂(209):209
石膏知母汤209
导赤散210
泻肺散210
龙胆泻肝汤210
青蒿鳖甲汤211
(五)祛暑剂(211):211
香薷饮211
生脉散211
六一散212
(六)祛风剂(212):212
牵正散212
川芎茶调散212
独活寄生汤213
(七)祛寒剂(213):213
温阳化水汤213
理中汤213
四逆汤214
吴茱萸汤214
晨泻丸214
桔核丸215
(八)利湿剂(215):215
五苓散215
平胃散216
苓桂术甘汤216
甘姜苓术汤216
三仁汤217
茵陈蒿汤217
舟车丸217
(九)润燥剂(218):218
炙甘草汤218
清燥救肺汤218
黄连阿胶汤219
甘麦大枣汤219
(十)理气剂(219):219
补中益气汤219
越鞠丸220
牛夏厚朴汤220
良附丸221
苏子降气汤221
定喘汤221
旋复代赭汤222
瓜蒌薤白汤222
(十一)理血剂(222):222
胶艾汤222
黄土汤223
赤豆当归散223
咳血方223
柏子仁丸223
失笑散224
桃仁承气汤224
膈下逐瘀汤224
归脾汤225
(十二)补益剂(225):225
参苓术草汤225
小建中汤226
参苓白术散226
金匮肾气丸226
(十三)消导剂(227):227
保和丸227
(十四)祛痰剂(227):227
十枣汤227
二陈汤228
三子汤228
千金苇茎汤228
礞石滚痰丸229
消瘰丸229
(十五)固涩剂(229):229
固汗散229
桑螵蛸散229
固经丸230
(十六)痈疡剂(230):230
消痈饮230
阳和汤231
大黄牡丹皮汤231
蛇咬伤方231
乳腺炎方232
(十七)其它成药(232):232
小金丹、豨莶丸、跌打丸、铁笛丸、冰硼散、青黛散、锡类散、妇科十诊片、鹭鸶涎丸、黑锡丹、南通蛇药、催乳丸、红棉散、紫雪丹、至宝丹、苏合香丸、牛黄抱龙丸、回春丹、安神补心丸、香连丸232
第四章 疾病诊治基本知识234
第一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34
一、疾病的发生(234):235
常见致病因素及其作用235
机体防御功能244
二、疾病的发展和转归(249):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过程250
疾病的转归254
三、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变化(256):组织的损伤与修复257
炎症259
第二节 疾病的诊断263
一、诊断方法(264):264
病史的询问264
体格检查266
辅助检查274
二、疾病的辨证(275):276
八纲辨证276
脏腑辨证282
第三节 疾病的治疗287
治疗原则288
治疗方法291
第五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299
第一节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299
一、呼吸道299
二、呼吸的生理301
三、儿童呼吸系统特点303
四、祖国医学对呼吸系统的认识304
第二节 呼吸系统检查法306
一、问诊306
二、望诊308
三、触诊311
四、叩诊312
五、听诊313
第三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316
一、感冒316
二、流行性感冒319
三、支气管炎(321):322
急性支气管炎322
慢性支气管炎325
四、支气管哮喘328
〔附〕哮喘性支气管炎333
五、支气管扩张334
六、肺气肿336
七、大叶性肺炎338
〔附〕中毒性肺炎的处理345
八、支气管肺炎347
九、胸膜炎351
十、气胸355
病例讨论一、二、三356
第六章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361
第一节 消化系统解剖生理361
一、消化管362
二、消化腺364
三、腹膜366
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366
五、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367
六、小儿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370
七、祖国医学对消化系统的认识370
第二节 消化系统检查法372
一、问诊372
二、望诊374
三、触诊376
四、叩诊379
五、听诊379
第三节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380
一、急性肠胃炎380
〔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383
二、小儿腹泻(386):387
轻型腹泻(单纯性消化不良)387
重型腹泻(中毒性消化不良)389
〔附〕小儿营养不良392
〔附〕佝偻病394
三、慢性胃病(397):397
溃疡病397
慢性胃炎403
胃下垂405
胃神经官能症407
四、肝硬化408
五、急腹症(416):420
胆囊炎、胆石症420
胆道蛔虫症425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27
急性胰腺炎429
急性阑尾炎433
肠梗阻437
肠套叠441
急性腹膜炎442
〔附〕各种急腹症的鉴别诊断表444
病例讨论一、二、三、四446
第七章 常见寄生虫病及传染病的防治451
第一节 传染病概述451
(一)传染过程451
(二)流行过程452
(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453
(四)传染病的诊断454
(五)传染病的预防455
(六)传染病的治疗456
第二节 预防为主,大搞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456
第三节 传染病报告、疫点处理和预防接种459
一、传染病报告459
二、疫点处理460
三、预防接种461
〔附〕种痘反应462
〔附〕主要制品年度预防接种安排参考表464
第四节 常见寄生虫病、传染病和除害灭病知识465
一、疟疾465
二、丝虫病469
三、灭蚊473
四、蛔虫病476
五、钩虫病480
六、蛲虫病483
七、姜片虫病484
八、血吸虫病(486):489
急性血吸虫病489
慢性血吸虫病490
九、粪管和灭螺(499):499
粪便管理499
灭螺504
十、钩端螺旋体病506
十一、流行性出血热508
十二、灭鼠515
十三、水痘516
〔附〕天花518
十四、麻疹521
〔附〕风疹和幼儿急疹(527):527
风疹527
幼儿急疹528
十五、猩红热529
〔附〕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表534
十六、白喉535
十七、百日咳539
十八、结核病(544):546
肺结核546
颈淋巴结核553
肠结核556
结核性脑膜炎556
肾结核558
十九、流行性腮腺炎560
二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63
〔附〕化脓性脑膜炎(571):572
肺炎双球菌脑膜炎572
流感杆菌脑膜炎573
二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574
〔附〕病毒性脑炎578
二十二、脊髓灰质炎580
二十三、食物中毒585
〔附〕霍乱、副霍乱589
二十四、细菌性痢疾592
〔附〕阿米巴痢疾599
二十五、伤寒与副伤寒603
二十六、传染性肝炎610
二十七、饮水、饮食卫生和灭蝇(619):饮水卫生619
饮食卫生624
灭蝇625
二十八、灭臭虫和灭蟑螂(628):灭臭虫628
灭蟑螂629
病例讨论一、二、三、四631
第八章 循环、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防治637
第一节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637
一、血液循环系统(637):637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637
血液的循环642
心脏的机能活动643
心脏机能活动的调节647
二、淋巴循环系统649
三、祖国医学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650
第二节 循环系统检查法651
一、问诊651
二、望诊653
三、触诊654
四、叩诊655
五、听诊657
第三节 血液系统解剖生理666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用666
二、血液的生成和血量668
三、血型和输血669
第四节 循环、血液系统常见疾病670
一、风湿病及风湿性心脏病(670):风湿病670
风湿性心脏病672
〔附〕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679
〔附〕心肌炎与心包炎(680):680
心肌炎680
心包炎682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683
三、高血压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686
四、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692):心绞痛693
心肌梗塞695
五、先天性心脏病698
六、充血性心力衰竭701
七、心律失常(708):708
?性心律失常708
过早搏动710
阵发性心动过速712
心房颤动716
心脏传导阻滞716
八、贫血(718):719
缺铁性贫血719
急性失血性贫血721
再生障碍性贫血722
九、白细胞减少症724
十、紫瘢(726):726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26
过敏性紫瘢728
病例讨论一、二、三730
热门推荐
- 1212343.html
- 1828591.html
- 2535101.html
- 2884004.html
- 3227614.html
- 921706.html
- 3057528.html
- 1385648.html
- 3054984.html
- 847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6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2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6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3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71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2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2240.html